影像的世界,是光影雕刻,是惊艳叙事,是诗意风格,是深刻剖析,是美学升华。小小银幕,是生活的渐近,是历史的回放,是学生接触优秀影视作品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的重要渠道。江西财经大学的《影视鉴赏》课程已有20余年的建设历程,作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它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之外,深入挖掘影视作品的思政元素并展开教学,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好立德树人的基本前提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一主线,进行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空喊口号、自说自话,而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维度,从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个人追求等方面锤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有用之才。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媒介,在培养青年的国家认同、塑造青年的价值观念方面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影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作为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高校工作者,要时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中,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促共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生、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得益彰的大思政体系。
红色影视作品以真实的形象刻画和人物塑造为主体,依靠大量真实可靠的史实为依据,集中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中华儿女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新时代爱岗敬业、勇于突破的改革创新精神,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近年来,一大批制作精良、导向正确的优秀红色影视作品在大荧幕上播出,在“国庆档”“贺岁档”等热门上映时段占据一席之地。例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长津湖》《功勋》等,以壮观震撼的场景呈现和细腻深沉的情感表达引导广大观众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感悟今日之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影视鉴赏》课程将红色影视作品的赏评搬上课堂,将思政课融入专业课堂之中,有助于让影视作品中极具感染力的情感元素成为学生看、学、思的重要启发。
作为高校美育课程,《影视鉴赏》一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拥有影视鉴赏解读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理解、鉴赏电影的能力与水平;二要透过影视作品,感悟其人性之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多元开放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分享意识、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终身学习意识以及国际化视野;三要深挖影视作品故事的文化内核,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课程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重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打造课程思政影视作品案例库等,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达到“四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最佳效果。
在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层面,把教学内容分为“鉴赏理论”与“电影人生”两个模块,其中“鉴赏理论”模块侧重于影视鉴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认识电影、影像元素鉴赏、声音元素鉴赏、镜头语言鉴赏,以影视作品片段赏析连接理论知识点与课程思政。“电影人生”模块侧重于影视鉴赏理论知识的应用,以专题嵌入式开展课程思政,包括电影中的家国情怀、电影中的传统文化、电影中的真善美、电影中的理想信念。例如在《我和我的祖国》的鉴赏时,课程团队对影片中七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进行了细微化和人性化的拆解,从故事、人物、音乐、意境四个维度透视细密连贯的影像表达中的家国情怀。这种对家国情怀的讲述不是说教式的,而是借助电影中所呈现国家历史高亮时刻中的个人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家国情怀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而是由每个中国人所经历的、所构成的。这些时代的记忆,深度的情感,将作为学生们难以忘怀的影像记忆,留存于灵魂深处。
在课堂教学手段创新层面,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选择知识讲授、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专题嵌入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思考问题、归纳总结观点,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探索者和创造者。例如在红色歌谣的专题中,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实践团实地走访了景德镇市浮梁县,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取景地。“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亲人回,岭上开遍映山红”,朴素的言语,唱出了生活在黑暗之中的苏区人民渴盼红军归来的强烈心声。实践团唱着《映山红》,走过当年潘冬子走过的路,在情景交融的场景下,感受先辈们的革命激情与坚定的理想信念。此外,课程团队深入开展第二课堂,丰富课程教学渠道。《影视鉴赏》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包括微电影拍摄,可视化影评等。在设计活动主题时充分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真善美的情感,提高政治素养和道德准则的主题。课程团队也提供了系统丰富的线上课程教学资源。2018年秋,《影视鉴赏》上线中国大学慕课网,并被认定为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和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2020年),线上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完善。
在教学案例选择层面,兼顾艺术性和思想性,选择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作品,力求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培养影视鉴赏素养能力的同时彰显课程思政活力和亮点,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例如课程团队将“建国三部曲”,即《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作为专题之一,让学生跟随电影镜头和电影叙事,在时代用新角度重新感悟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除了红色主题教育,课程团队也注重电影中传统文化的展现和真善美的弘扬。例如课程通过对《百鸟朝凤》《霸王别姬》《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和传统文化的解读,引导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进取、慈悲仁爱、天人合一、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希望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个人修养,塑造健康人格。
在考核评价标准层面,完善考核的内容、方法和机制,构建《影视鉴赏》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一是评价内容多维化,课程不以卷面成绩作为唯一依据,而将老师对学生平时表现的主观性评价、对学生课堂讨论与课堂分享时行为与观点的评价、学生对学生观点的评价也纳入考核标准,关注学生“质”的发展与个体差异、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使用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将师生之间紧密联结起来,成为学习共同体,更加充分客观地体现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
红色影视作品是优质的、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路人,在课程教学中要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影视鉴赏》作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搭建了“大平台”、组建了“大师资”,用好了“大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流程。教学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自身建设更加完善。《影视鉴赏》抓住课程思政建设的契机,挖掘了一批具有时代性、引领性、价值性的红色影视资源。通过对红色影视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影视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于现代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也积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优化课程思政目标、充实课程思政内容、深化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优化思政教育空间,增添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教师团队课程思政素养提升、技能深化。《影视鉴赏》课程团队定期组织教学研讨,通过协同备课、专家评课,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思路得以开阔,理论水平和学习研究能力得以提升;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强化了《影视鉴赏》课程思政教学的艺术性、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切实提升了课程思政教学技能。这种规律性、长期性的教学研讨和协同备课,也有助于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集百家之长,让课程走深走实。
学生学习成效显著。作为案例的红色影视作品兼具正确的价值导向、崇高的革命信仰、高尚的审美追求,能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错误思想的决心。在《影视鉴赏》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在提升鉴赏能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了分享意识、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终身学习意识以及国际化视野;坚定了文化自信,厚植了爱国情怀,强化了国家认同,坚定了理想信念,铭记了责任担当。
(作者:王妤彬,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周婧,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罗书俊,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