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镇将把地震探槽将建成博物馆 吕甲 摄
华西都市报7月11日消息:在地震断裂带上“掘地三尺”,挖出的大坑就成了科学家眼里的“聚宝盆”:这里发生过多少次大地震,什么时候发生的?下一次地震会是什么时候?……太多待解谜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这大坑里的某处。
昨日(10日),“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彭州市白鹿镇制出的一张规划图显示,位于该镇下书院的四川地震灾区唯一一个“古地震探测研究现场”——地震探槽将于年底完成全新打造,采用全透明玻璃钢制作“阳光房”,罩在探槽上方,游客可360度无障碍探究地震带的地下奥秘。
断裂带上挖坑破解地震谜题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地震极重灾区彭州市白鹿镇遭受重创。下书院(无玷书院)附近的白鹿镇九年制学校,恰巧位于一条地震断裂带之上,地震巨大的破坏力活生生将3层高的小学教学楼整体抬高约3米,造就彭州市三大地震遗址之一的“最牛教学楼”。2008年11月,来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台湾大学的专家,选择在“最牛教学楼”右侧10余米处展开科学研究。
“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挖坑。”白鹿镇副镇长朱杨宇回忆,专家们将开挖点确定在紧邻学校升旗台的一处坡地上。仅剩一截几十厘米不锈钢旗杆的升旗台,连同身边的一处平缓土坡,在地震中被瞬间抬高,成了一个小山坡。专家解释说,此处地貌表明,这里正好是在地震断裂带之上,地震的破坏力显露无遗。
土坑一直朝地下挖掘了近10米,每下挖几米,专家便留出一截类似台阶的断面,一共有三层。断面很是齐整,与考古发掘活动中大家常见的“探方”类似。断面上的几个小坑,是专家取走样土研究时留下的。林林总总的地震奥秘,在这个大坑里一一现身。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