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的一些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种同质化竞争现象,土地、税收、用水、用电、供暖等配套和劳动力供给,这些“红利”是它们能够给予富士康的全部。河南的优势在于,富士康的80万员工中,河南籍员工有15.7万;另外,该省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土地出让金额也都相对较低。
“不管走到哪里,企业都应该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让员工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而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跟进,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满足”。区域经济学家、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提醒说。
在高调宣布大幅加薪之后,最近富士康迁厂的消息也接踵而至。有报道称,在尚未正式签订协议之前,河南及天津均传言富士康即将在当地建厂及扩建,而且相关员工招聘工作也已提前布局。
一份张贴在河南各地的富士康招聘员工广告称:富士康员工实行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5天的工作制度。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加班费,员工每周至少休息1天。员工工资底薪1200元,考核合格者月薪不低于2000元。同时,还有富士康在河北廊坊招工的消息。
此类迁址、招聘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多方面关注。
富士康为什么在“连跳”事情后高调内迁?世界上最大代工厂内迁预示着中国的产业经济版图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不怕上错花轿就怕嫁错郎的北迁企业 如果把富士康比作是一个漂亮的女人,那么这个漂亮女人婚姻生活的关键,当然在于选择如意郎君,至于上哪个花轿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富士康一直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也是自有用意,“神秘”一般是女人的杀手锏,必然会惹得待选新郎们团团转,并且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讨取美女欢心。聪明的女人也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空间选择,以便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实际上,地方政府已经在如何吸引富士康这个纳税大户上各显其能。
《河南日报》曾发表了关于“富士康招工”的答记者问,详细介绍了招工的标准和薪资待遇等,大篇幅地为富士康招聘做集中的宣传。政府招聘工作小组的效率高得出奇。
像河南郑州这样的内地城市,开出的条件无疑对富士康存在着一定的吸引力。
内地的一些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种同质化竞争现象,土地、税收、用水、用电、供暖等配套和劳动力供给,这些“红利”是它们能够给予富士康的全部。河南的优势在于,富士康的80万员工中,河南籍员工有15.7万;另外,该省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土地出让金额也都相对较低。
郑州当地一位政府官员曾向媒体表示,为了引入富士康,政府在税收、土地供应、用工服务等多方面做出了“最大的让步”。河南省政府很早便组织了由副省长牵头的工作组负责项目跟踪,郑州市更于2007年就成立了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投资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并由市长赵建才担任组长。然而,在过去的数年中,他们“与富士康的谈判也是谈谈停停”,这场相亲一直进展也不大。
相对而言,富士康似乎更青睐河北廊坊。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比郑州优越,距离北京和天津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而那里有富士康大客户如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公司的工厂。富士康2006年开始考虑在此设厂的时候,选择了廊坊市南的龙河,而不是市北更加成熟的经济开发区,主要原因是南面有更大的面积可以建厂,但这也造成了如今龙河只能看到富士康一家工厂,周围都是未经建设的土地。
为求幸福宁做落跑新娘 人们一贯把“叶子”的去留问题留给树来解答,其实,未必不是叶子自己的选择。落跑的新娘有时候不会因为失宠落跑,而是为了走另外一条更好的路,追求更好的幸福。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认为,富士康搬迁符合产业梯度转移的市场规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是不争的事实,这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倒逼机制。富士康在管理上已经比较完善,通过两次加薪,员工提高福利也没有太大空间,它是代工企业,无法大规模地增加研发,因此它只能转移。”
制造业的工厂发生如此大规模搬迁的现象并不常见,因为这会造成商誉损失,在迁入地是否可以找到大量的工人,尤其是熟练工人,是个未知之数。
知名代工企业纷纷迁离鹏城是否意味着深圳的吸引力不再?深圳大学国际金融所所长国世平认为,附加值不高的代工企业迁离深圳是大势所趋。
国世平表示,要正常看待知名代工企业迁离深圳的现象,这是深圳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本土土地成本、人才成本居高不下,使得传统型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尝到的“甜头”越来越少。“即使特区扩容,可供企业生存的土地紧张的局面依然不会改变。”
另外,员工自我维权意识的加强,也是迫使企业内迁的原因之一。随着近几年不断出现的“新工潮现象”,表明沿海地区打工人员的维权意识普遍高于内陆。对于企业来讲,员工越来越不好“把控了”,转战内陆,无疑是可以把以前很好的模式得以延续。
长期以来,大批低廉的劳动力供给是富士康等代工企业获取市场的法宝。近期富士康提出员工加薪计划,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股价应声而落。向内地迁厂,必然能在短期内规避大规模加薪带来的阵痛。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值高的区域移动才能持续发展。
产业更好升级的关键是双赢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行政力量有责任出手完善市场环境,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提供政府服务。这其中,除了地方政府向入驻企业提供土地等各项配套要素外,培育素质较高、人员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也显得尤为重要。
“迁徙后最重要的还是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否则难以真正建设和谐的劳资关系”,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员吴奕新说,“像富士康这样的超大型企业,将生产经营和员工社会生活区分开来,消除代工企业的运行封闭性,实现物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市场化、社会化,对员工和企业都有好处。企业减轻了运营成本,更专注于生产经营,而员工则能更好地融入社区,释放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不管走到哪里,企业都应该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让员工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而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跟进,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满足。”区域经济学家、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提醒说。
内陆廉价劳动力将有效降低富士康的用工成本,同时,富士康也会为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和就业,这是一种双赢。
企业的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急于摆脱落后,都是燃眉之急,毕竟双赢的婚姻才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