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口出租车“耍客”、“拒载”现象日渐频繁。随着“禁摩”实施,出租车生意日见火爆,其脾气也日渐见长。市民们“打车难、车难打”的抱怨声不绝于耳。
出租车耍大牌,让“打的”的难上难。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更影响海口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
本地人,搭不成出租车,还可以选择别的交通工具。但游客,初来乍到,站在机场、车站出口举目望去,一切都是陌生的,就是让他们站在站台公交牌前,也未必知道该搭乘几路又换乘几路。陌生的城市,不熟悉的道路对游客来说是最大的障碍。这时,最直接、最有效的“救星”非出租车莫属。如果碰上“的士”空车不停,堵车路段不去,太近油水少不载,游客的焦虑、无奈、气愤是可想而知的。毫不夸张地说,游客来到一个新城市,出租车是他们最常、也是第一个就要接触到的群体。也许,他们对于一个城市的印象就由此开始了。
记得,我在广州就遇到过出租车拒载的情况。当时同去的友人就怒了:“就这素质,这交通,还办亚运会?!”而戏剧性的是,就在当天,和当地一位市民聊天,当得知我们是来自海南时,她就抱怨开了:“哎呀!我去过海南,风景是很好啦!但是出租车不行啊!不打表,要价高,还老是不走。”本来想辩争几句,为咱海口争争光。但一想,我们确实有这种情况存在,也只好闭嘴了。看来,我们在抱怨别人的同时,也别忘了审视审视我们自己了。
如果说环境是一个城市的脸面,那么出租车就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一张流动着的名片。海南不是正在掀起“城市名片”热么?比起“美丽三亚,浪漫天涯”、“阳光海口,娱乐之都,品位之城”的口号名片,我们更应该建设和管理好“出租车”这张“活名片”。
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口作为海南的省会城市,一点儿也马虎不得。摩的禁了、厕所建了,环境好了,出租车“乱像”也该管管了。不能让这张流动的名片抹了海口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