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兄妹5人工地玩耍落泥塘溺亡 现场未设警示标志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0-07-29 17:24

                           遇难的孩子,在泥塘边留下了鞋子。记者 王荣军摄

 

  7月27日下午,贵港市港北区武乐乡长城村发生一起悲剧:5名儿童去一个工地玩耍时,落入积了雨水的泥塘中,不幸丧生。事发后,当地政府、警方迅速赶往现场调查处理此事。

 

  5堂兄妹玩耍时发生意外

 

  28日下午1时许,记者赶到该村小学旁的事发现场。这是一个小型建筑工地,已经打好了地基,准备建设一个养老院。在工地一侧,有一个长约3米、宽约2米、深约1.8米的泥塘。据村民介绍,这个池子是施工方挖出来准备建化粪池的。这几天下雨,塘里积满了黄色的泥水。27日下午,5名儿童就是在这个泥塘溺亡的。据介绍,当天下午5时许,6名林姓儿童去该建筑工地玩耍。他们是堂兄妹,最小的4岁,最大的11岁。当时,建筑工地因为下雨停工,现场没有大人。

 

  唯一的幸存者,今年11岁的男孩小维告诉记者,他们6兄妹先是去工地边想摘桃子,见桃子不熟就准备回家。回来的路上,一个女孩发现脚上有泥,于是到事发塘中洗鞋子,有4个弟妹跟过去玩水。小维不想玩,就一个人先回家了。过了一会儿,见弟弟妹妹还没回家,他就返回工地找,突然发现有人在水中挣扎,小维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呼救。

 

  村民林鹤乾刚好到长城小学的操场上翻谷子,听到呼喊马上跑了过来。“当时水面很平静,看不到孩子。我跳下去用脚勾了几下,发现池底有人。”林鹤乾介绍说,他赶紧把5个孩子都捞了起来。此时,不远处的村医谢树林也闻讯赶过来,对孩子采取急救。但不幸的是,5名孩子都停止了呼吸。

 

  事发前工地未设警示标志

 

  在这次事故中,村民林鹤强失去了一儿一女。他悲痛地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常年在广东打工,孩子交给爷爷看管。27日下午听闻噩耗后,他和妻子连夜从广东赶回贵港。

 

  悲痛之余,林鹤强对该工地没有设置任何警示标志提出质疑,他说:“你看,这个泥塘虽然看起来很小,但积水却很深,施工方应该在旁边树立警示牌或用围栏把泥塘围起来,以防发生意外。”林认为,施工方应该为5名儿童的死亡承担一定责任。

 

  当天下午4时,记者还在现场采访时,几名男子突然骑着摩托车来到现场。他们拿出铲子,把泥塘四周的黄泥往池子里填。其中一男子称,他们是按照有关领导的指示,把泥塘填起来保证安全。但死者家属站出来质疑此举是“破坏现场”,几名男子只好作罢。随后,他们又拿出红绳和竹竿,在工地周围拉了一圈警示线。

 

  民警调查排除人为作案

 

  事发当晚,武乐乡、港北区领导先后赶到现场处置,安抚死者家属。贵港市公安局迅速调集刑侦、治安和派出所等单位的数十名警力对事件进行调查,在排除了人为作案的可能性后,初步认定5名儿童是意外溺水致死。

 

  武乐乡乡长王翔说,针对这起事故,武乐乡28日专门召开了由乡、村干部,中小学校领导参加的通报会。会上要求,所有建设工地都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学校老师要到学生家中开展暑期安全教育活动,督促家长看管好小孩,防止溺水、交通事故等常见事故的发生。

 

  目前,此事故的相关善后工作还在进行中。

[来源:广西新闻网 ] [作者:王荣军] [编辑:陈肖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