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社会长焦>
取消特权车牌为何仍让公众纠结
取消特权车牌为何仍让公众纠结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周继坚 时间:2010-08-07 11:06

在全省取消“豫O”号牌的同时,1日下午,郑州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将于2日起取消“豫AAA”号牌。长期以来,郑州市部分公务用车采用“豫AAA”号段的号牌。在一些市民眼中,悬挂“豫AAA”车辆是“特权车”。在交警实际执法中,个别“豫AAA”号牌的车辆驾驶员,也自恃拥有特权而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了不良影响。(《人民日报》8月2日)

全国各地陆续取消“O”牌车,各类特殊车牌,这是打造阳光政府、文明政府、法制政府的一大体现,也是政治文明迈出了一小步。不少“特权车”不遵守交通法规,乱用警灯、乱鸣警笛、乱闯信号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社会反映强烈,不仅影响了党政机关形象,还影响了交通秩序。“特权车”公然侵犯公共权力,对建立法制与和谐社会影响极坏,背道而驰,各地陆续消除这样的“特权”,与民平等,理应给予掌声,并欢欣鼓舞,可是,从各地先后取消“特权车牌”来看,公众对此依然非常纠结。

车牌与民无差别,是否又换汤不换药?在更换民牌的时候,虽然车牌“与民同乐”,但挡风玻璃上的某某机关特殊标志,又在展示着“特权车”的另一个标记。在特殊号牌转变民牌过程中,又划定一个号码段,普通老百姓可能难以区别谁是官车谁是民车,但交警部门却深知那个号段是哪个机关的。一旦拥有权力的民牌车辆,与明显挂着“特权车牌”并无明显差别,只是一明一暗的区别。权力滋生的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特权作风依然存在,掩人耳目的公权力可能更加凶猛,而交通执法部门在面对时,依然难以公平、公正依法行政。

多少年来,公车私用以及“三公消费”作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痼疾之一,久为老百姓所诟病。官车走进群众中,是否更容易掩人耳目?公车私用现象更为明目张胆,大众难以区分的公车,却更加大胆地招摇过市,为那些滥用权力者大开方便之门,出入声色场所等腐败现象提供便利?特殊号码很容易识别,记下号码,拍摄照片即可查对是哪个机关的车辆,而变为民牌后,就失去了普通民众的监督,这使不少人对此很纠结。


显然,这是特权思想在不少官员心中作祟,如果不加强管理,这样的变化,难以根除“特权车”依然为虎作伥的行为。不管车牌怎样换,其实更应该改换的是不少官员头脑中的特权思想。不管车辆披着怎样的外衣,而车内的人才是核心。怎样监督管理公务车,推进公车改革,这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推进改革的问题。(娄义华原题:取消特权车牌公众仍然非常纠结)

(编辑:王小畅)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