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四川10市州遇特大山洪泥石流 官员称灾情或加重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0-08-17 07:54

  主持人(劳春燕):

  您好,欢迎收看《新闻1+1》。

  昨天8月15日,我们挥泪送别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泪迹未干,我们还是要面对洪水和泥石流,面对新的地质灾害。8月12日以来,四川有10个市州再次遭遇了特大山洪泥石流,大约有40万百姓被迫转移离开了家园。泥石流、地质灾害已经成为了需要我们防上加防的天灾。

  清平乡受灾村民1:

  有红烧鸭子、有青椒肉丝,都有,有四五种菜,你喜欢吃什么他就给,一分钱都不收。

  清平乡受灾村民2:

  这几天也凉快,休息得好,也有电风扇。

  解说:

  四川省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今天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临时安置点,每一间教室都临时安置了20多个受灾群众,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绵竹市清平乡。

  四天前的深夜,清平乡,这个三年前汶川大地震时的重灾区之一,突然经历了20年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这场雨竟然持续了将近6个小时,伴随着强降雨,让人恐惧的特大泥石流突然发生了。

  记者1:

  这个是清平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交通要道——汉青公路,在“8•13”特大泥石流中,整个道路基本上被掩埋或者冲毁。

  记者2:

  在我的旁边这条河叫绵远河,强大的泥石流使河水已经漫延到了那边的民房,而这些民房是清平乡元包村村组的房子,这些房子是地震灾后重建的,刚刚盖起的新房。这样一些新房由于这场泥石流很多的房顶就已经被完全淹没了,有些民房是二层楼。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到,其实在我们现在看到的两根电线杆的地方,这里原本是有一座桥叫幸福桥,而现在整个桥身、桥体完完全全都看不到了,整个桥面已经被冲击到底下那座桥。

  解说:

  房屋被淹,群众被困,交通、通讯、电力全部被中断,通过航拍画面我们看到,昔日的青山绿水被一道道灰白色的泥石流隔断,触目惊心,曾经的美丽小镇也被泥石流拉开了一道大大的山口。

  清平乡受灾村民3:

  那个房子是2层楼,下面还有一户,都没得了,淹没了。

  杨丛玉(清平乡受灾村民):

  房子都完了,文家沟全部泥石流,完了。

  解说:

  全部冲毁了?

  杨丛玉:

  全部冲了,东西全部埋到里面了,跑出来的时候,衣服也没穿,重建的新房,住都没住几天。

  解说:

  截至今晚7点,清平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已造成9人遇难、5人失踪、379户房屋被淹没、危房100余户,还有500多户住房受到地质灾害严重威胁。

  王涵(本台记者):

  今天已经是灾后的第四天了,现在整个清平乡仍然是一个断电、断水、断通讯、断交通,完全中断这么一个状态,也就是说清平乡现在还是一座孤城。

  解说:

  在泥石流围困下,公路一度完全中断,清平乡成了孤岛。所有的物质运送和人员转移只能依靠一条由直升飞机搭建起来的空中生命通道。在过去的几天,刚刚建起来的汉旺中学操场成了临时停机坪,每隔20余分钟就有两架直升机在这里起驾。

  记者2:

  我们可以看到在清平乡被困的群众,他们在这里有序地排起了长队,主要是老人、妇女、儿童,还有一些伤员,他们都会从这个地方被通过直升机转运出去。

  粟国(成都军区陆航团团长):

  两天以来,我们现在累计一共飞行了将近300架次,运送了80多吨物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往灾区运送物资、药品和食品这些东西。

  王涵:

  汉青公路经过三昼夜的连续抢修,就是汉旺通往清平的这条陆路通道现在已经修复了大半。现在可以说他们的救援力量加紧展开对剩余地质复杂路段一个抢通保通的攻坚战,只有这条公路彻底抢通之后,保障水、电、通讯这样一些大型的应急设备才能通过陆路通道运进去。

  解说:

  抢修公路、转移伤员、卫生防疫,今天清平的救灾行动正在有序进行。而与此同时也有人注意到,对于绝大多数清平乡人来说,虽然财产损失巨大,但是最让人感到幸运的是,就在那一场600万立方米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突然袭来之前,清平乡5400多名村民已经被安全转移。


  主持人:

  清平、绵竹、映秀这几个名字在“5•12”大地震以后就变得特别让人牵挂,再度遭灾就变得让人特别揪心。在这里我们也要向那些受灾的同胞表示慰问,向救灾的人员表示敬意。

  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先生。陶司长,您好。先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现在那里受灾的情况怎么样?

  陶庆法(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

  因为现在是雨季,刚刚遭受了特大泥石流灾害的袭击,所以灾情、险情都比较严重。灾情发生之后,当地政府进行了密集的抢险救灾,但是雨还在继续下,雨季没有结束,我们对于地质灾害的防范要更加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得更扎实。

  主持人:

  雨还在继续下,灾情会不会进一步加重?

  陶庆法:

  灾情会进一步加重,因为原来已经下来的泥石流要继续往下游走。另外,还会产生新的崩塌、滑坡等等地质灾害。

  主持人:

  大家也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今年泥石流这样的地质灾害似乎比往年要多,而且灾情也比往年要重?是为什么?

  陶庆法:

  主要原因,今年是局地的强降雨到处都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这种强降雨如果降落在高山峡谷地区,就引起了这种大的泥石流,还有崩塌、滑坡。这种现象在四川、甘肃都出现了,而且在陕南。所以给我们的印象是今年的地质灾害特别严重。

  主持人:

  您刚刚提到的这些地区,大家也都在问一个问题,这些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地区,似乎都是发生汶川地震的一些受灾区,是不是发生地质灾害的这些区域跟地震后遗症有直接的关系呢?

  陶庆法:

  有一定的关系,它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加重。在今年发生的,包括四川、甘肃的南部,都是在我们国家青藏高原的斜坡地带,地域是地形变化比较大,相对高差比较大,就是高山、峡谷、陡坡。

  主持人:

  本身这样的地理特点就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的关系,是不是也是因为地震把这个山体震松了?

  陶庆法:

  对。“5•12”地震之后,使原来这个地区的岩石裂缝增加了,而且原来的裂缝扩大了,还会增加新的裂缝,岩石比较疏松了。

  主持人:

  地质灾害频发,到底对于这样泥石流、地质灾害能不能够做到预测,能不能够进行监测呢?我们也来再听一听专家的看法。

  字幕提示:

  8月15日《面对面》节目

  田廷山:(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副主任):

  我们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专业监测,但专业监测的时候并不是说我要派个人到高山上,3000米、5000米以外的高山上,天天在那儿监测,这是办不到的。

  柴静:

  为什么呢?

  田廷山:

  因为我们工作精度有限,而且我们网站观测点有限,我们只能是区域性的预警预报。比如说我们在舟曲县,我们只能说甘南地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大,只能做这个区域。

  柴静:

  假如这些监测点能够将来在决策中布设得更多,这个监测点多能够带来什么?

  田廷山:

  只能说监测点多能够提高预警预报的精度,但也不一定能够准确预报。德国有个实验场,降雨实验场,在两平方公里范围内,他设了将近三十几个监测点,两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量,一场雨能差十几毫米。所以这个精度来讲,局地降雨这个差别是非常非常大的。


  主持人:

  我们的政府已经在加强专业监测了,但毕竟这个工作的精度有限。我也记得徐绍史部长有一句话,他说,“地质灾害防不胜防,但是我们还是要防上加防”。首先我们来说说这个防不胜防怎么理解?

  陶庆法:

  防不胜防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这种规律不太好掌握,它是变化的、复杂的;第二,我们对它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地质灾害我们说是因为地质作用产生的,对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无时无刻不在发展进行的,风化坡石、削高填低,这是永远在进行着的、运动着的。

  主持人:

  我们能不能在一些重点区域来加强重点的监测呢?

  陶庆法:

  可以,我们现在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监测重点主要在三峡库区。我们在三峡库区采取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点的监测相结合,我们叫群测群防。专业监测点现在在三峡库区是255个,其它的有3000多个群测群防点。这种专业监测点主要是针对崩塌和滑坡来的,泥石流的监测点在三峡库区还没有。因为泥石流的监测点不是一个点的问题,它是一条线、一个系统。

  主持人:

  通过专业监测能够做到在多少天之前预知这个灾害将会来临?

  陶庆法:

  这就牵涉到一个临灾预报,对于临灾预报比较困难,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主持人:

  对哪一些灾难会特别起到作用?

  陶庆法:

  我们认为比较典型的一些滑坡,通过一些应力监测、位移监测,甚至地下水动力、地下水位的监测,根据它发展的趋势,它今天离开一点,明天又离开一点,一看在加速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提前撤离。但对泥石流比较困难。

  主持人:

  对泥石流还是比较困难?

  陶庆法:

  比较困难。

  主持人:

  泥石流这样的地质灾害防不胜防,但越是防不胜防,我们越是要防上加防。说到怎么来防上加防,可能清平例子能够带给我们大家很多的启示,我们稍后继续。

  (播放短片)

  清平乡村民1:

  那天(8月12日)晚上从7点多就开始下雨,在12点前后雨就比较大,在11点多的时候,派出所就把警车开启,警报拉开,各个村庄都去车子,用喇叭喊,通知人马上撤离到安全地带,往高处撤。

  杨丛玉:

  听到乡里喊快出来,水来了,没这些喊的话只有淹死到里面,转不出来的。

  解说:

  警车的警报声、当地的敲锣声、沿途的喇叭声、水来了快跑的喊话声,熟睡中的人们就是这样被惊醒,然后起身、哭喊、转移。当灾难真的到来,事先的筹备都显得如此必要。

  灾害发生的前三天,清平乡就接到了暴雨预报,各地质灾害监测点的监控员们就开始24小时监测雨情。12号晚上8点,7个监测点的16名监控员进入二级应急状态。此时,村干部开始挨家挨户通知村民们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陈涛(清平乡政府工作人员):

  我们提前有应急预案,在雨量达到中到大雨的时候就启动应急预案,提前就有安排,通过派出所的两台警车用拉警报喊话的方式提醒老百姓疏散。

  解说:

  除了拉警报喊话帮助村民紧急疏散转移,按照预案对于只有老人和小孩儿的家庭还需要敲门确认转移。民警在棋盘村再次清查时,发现了两位待在家里的老人。当民警把老人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后,惊险一幕突然发生。

  韩顺军(清平乡派出所民警):

  我坐上车过后泥石流就来了,就把我车上驾驶室这边的玻璃已经淹了,我看不对,就把钥匙撤了,从副驾驶上翻窗户跳出去。翻出去后,泥石流就已经到腰了。

  解说:

  4个小组,5000多名村民在和泥石流的赛跑中,时间就是生命,漆黑的夜色里每一步都似乎决定着生和死。

  付兴和(清平乡党委书记):

  每年进入5月1日以后,就要进行这方面演练。我们今年演练了三次,通过演练就是为了(让村民)熟悉路线。

  刘谋勇(绵竹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8月13日下午16点33分,我局接到地质灾害省指挥部和市气象局的预报,未来48小时有暴雨天气过程,要求他们做好准备,到晚上11点40分,要求清平乡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撤出危险区的所有人员。

  解说:

  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清平乡的这次成功脱险得益于对地质灾害持续的高度警惕。就在半个月前,清平乡小岗山就因连日暴雨出现坍塌,10公里长的堰塞湖困住4000多人,在长达10多个小时和外界失去联系的时间里,村民们是相对平静的情绪。

  付利章(清平乡村民):

  吃的、用的我们差不多都有,只是说堵起了进出不方便,比如说这些生活用品超市都有,米、面政府也都准备。

  解说:

  早在今年4月,绵竹市国土资源局全面排查全市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查出隐患342处,其中清平乡115处。而在事发前几天,绵竹市召开防汛会议,要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所有部门及沿河山区、乡镇一把手均不得请假,实行防洪值班制度。回望这次紧急避险,地震重灾区的警惕、事先的排查、实时的监测、一把手的值班制度、每家每户的动员、物资的储备,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自己的功效,它所留下的不仅仅是5000多人的安全,还有对地质灾害到底该如何防上加防的启示。

  主持人:

  清平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虽然说天灾难防,但是通过提前有预案,然后到时候有预警,还是能够把这个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不知道您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您觉得清平的例子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呢?

  陶庆法:

  清平是比较成功避让地质灾害的一个例子,它有几个方面的经验可以值得总结:第一,应急指挥体系和群测群防体系健全了;第二,进行了提前预警;第三,在紧要关头果断组织进行了撤离;第四,有预案,怎么撤离,什么方向,什么路线,撤离到什么位置,都事先做了准备。

  主持人:

  平时还有应急的演练?

  陶庆法:

  对,还有一个应急演练,很重要。

  主持人:

  我这里有一个小问题,因为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到底什么样的地区要特别堤防泥石流,那里的公众要特别小心?

  陶庆法:

  就是在这些高山、峡谷岩石比较松散的地区。对目前来说,地震地区尤其要防上加防。

  主持人:

  除了这个地震灾区可能大伙会比较有警惕性以外,其它很多地区可能大家没有那么完善的应急机制,没有那么多的应急预案,也不知道雨水下到什么时候大家该撤,山石松到什么样的程度大家该撤?

  陶庆法:

  除了经常发生地质灾害的这些重点地区,我们要像清平乡这样进行完整的防灾,应对灾害的这种体系和措施,对其它地区我认为也得要采取这种措施,健全我们应对灾害各方面的措施。

  主持人:

  您一直在强调群测群防,到底怎么测怎么防?

  陶庆法:

  群测群防说的是我们在每个隐患点,都要让我们附近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知道,这里家庭落户,住山上,有隐患点,明确要有人经常、定期地去测一测,去巡查,去看看它的危险到底怎么样,一旦发现险情,要立即报告,向上级报告。当发现紧急险情的时候,当地包括村,甚至村民小组就要迅速组织转移,群测群防主要要发挥这种作用。

  主持人:

  一般对于老百姓来讲都是故土难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大家也不愿意离开故土,到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必须要转移,刚刚您也说到清平撤离的时机抓得非常好,及时地进行了撤离。

  陶庆法:

  临灾预报是个难题,要撤离,需要提前撤离。

[来源:央视《新闻1+1》] [作者:] [编辑:谢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