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际新闻>

世界人道主义日:为了忘却的纪念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0-08-19 09:05

 

今天是第二个世界人道主义日,我们缅怀那些为人道主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士,同时也向工作在救援第一线的人道主义工作者表达敬意。

2003年8月19日,联合国巴格达办事处遭汽车炸弹袭击,造成包括联合国特使德梅洛在内的22人死亡,150多人受伤。为纪念在此次炸弹袭击事件中献身的工作人员,200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8月19日定为世界人道主义日。

 

世界人道主义日的设立,一方面旨在增进公众对世界各地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以及国际间在此方面合作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另一方面,是向所有人道主义者以及那些为促进人道主义事业而献出生命的工作人员表示敬意。

 

自1990年中国第一次参加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以来,中国已派出1.4万多人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除海地地震中遇难的8名维和人员外,中国还有3名军事观察员和5名士兵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时牺牲。

 

    8月1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首个世界人道主义日纪念活动上致辞。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2009年8月19日是第一个世界人道主义日。联合国当天在纽约总部举行纪念仪式。在秘书处大楼游客大厅内举行的纪念仪式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2003年8月19日在联合国巴格达办事处爆炸事件中殉职的联合国工作人员敬献花圈,并与在场的其他联合国官员一起默哀一分钟。

 

潘基文随后发表讲话说:“在这一天,首先我们要重申,我们决心扶助没有发言权和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不论他们身处何地。这是人道主义界的长期使命。在这一天,我们还要向大批英勇的人道主义工作人员致敬。这些男女工作人员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但是他们都坚信,一人受苦,人人有责。”

 

联合国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针对国际人道救援人员的暴力活动呈上升势头,仅2008年就有260名人道主义工作者在暴力冲突中遇害、被劫持或严重受伤。人道主义救援工作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加。 

 

  这是2003年5月30日拍摄的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在瑞士日内瓦的照片。2003年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的巴格达运河饭店发生爆炸。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被炸死。新华社发

 

  2003年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的运河饭店发生爆炸后,饭店外的汽车燃起熊熊大火。新华社发

 

2003年8月19日下午在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的运河饭店门前发生汽车炸弹爆炸,爆炸地点就位于德梅洛办公室的窗下,他的办公室被彻底炸毁。

 

另据现场的救援人员说,这次爆炸造成100多人死伤。

 

德梅洛是巴西著名外交家,1948年3月15日生于里约热内卢,1969年开始在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工作,1996年成为联合国难民事务助理高级专员,2002年9月被任命为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2003年5月派驻伊拉克担任现职。

 

安南痛悼德梅洛。

 

德梅洛不想前往巴格达。在之前的一年里,这位巴西职业外交官一直在日内瓦,是联合国的人权高级专员。但是,由于德梅洛曾经是驻科索沃和东帝汶的特别代表,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请求他接受伊拉克的工作。他出生在里约热内卢一个富裕家庭,曾经就读于巴黎大学,能讲流利的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他是一位闯荡于灾难地区之间的勇将,与军阀和政客面对面地打交道。东帝汶外交部长若泽·拉莫斯·奥尔塔回忆道:“德梅洛精力过人,身体强健,每周都做长距离的慢跑。他是一位耐心的外交官,是个善于倾听、长于交流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善于引导大家达成一致意见。”

 

2003年6月2日,德梅洛飞抵巴格达。他的任期仅为四个月,他忙于帮助组建伊拉克政府并使之投入运作。他和工作人员乘坐联合国的飞机奔波于伊拉克各地,寻访城市和宗教领导人,谋求他们的支持,向他们提供帮助。德梅洛最艰巨的工作是与美国驻伊拉克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保罗·布雷默建立关系。

 

在巴格达的某个地方,一名攻击者坐在一辆军用卡车的驾驶室里,在下午的车流中缓缓行进。据调查人员透露,他也许是忠于萨达姆的人,要向所有支持美国占领者的人实施报复。他的车里装满了弹药。联邦调查局怀疑这名司机从伊拉克安全人员那里获取了关于联合国办事处布局的详细情报。司机驱车拐到联合国办事处东南侧的一条没有警卫的公路上。他停在德梅洛的办公室下方。下午4点半刚过,当德梅洛和工作人员毫无戒备地谈话时,炸弹爆炸了。 

 

    这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部分队员在海地营地举行升国旗仪式的资料照片。

 

    1月16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官兵向被埋战友的遗体敬礼。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跨越半个地球来到海地,远离祖国、远离亲人,承受着战乱、动荡、热带疾病和自然灾害的风险。这一切付出,都是为了把和平带给这个遥远的加勒比海岛国,把平安带给当地的民众。当强烈地震发生时,他们与当地民众一起遭受着死亡考验。

 

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维和警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湛、不畏牺牲、不辱使命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同样牺牲在此次地震中的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团长安纳比曾如此评价:“中国维和警察是具有奉献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队伍,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已经将我们的维和使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兰·罗伊则如此评价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你们充分展示了最严明的纪律和最专业的职守,你们所代表的是联合国价值的最高体现。”

 

 让动荡中的地区重归稳定,让战乱中的人们得到和平。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正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让世界各国能享有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中国的理念。

 

维和树国威 心有情牵挂——中国海外维和人员的情怀

 

    资料图:3月11日,在利比里亚的绥德鲁,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部队司令西坎德尔·阿夫扎尔中将(右)给中国维和部队士兵授勋。新华社发(云俊德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长期以来热爱和平、珍视和平,也需要和平及重视维护和平。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一批又一批中国军人和警察戴上蓝盔,走出国门,奔赴世界各地参与维和行动。

 

作为和平卫士与友谊使者,中国蓝盔战士忠于职守,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用汗水与劳动传递和播种着友谊,与驻在国人民之间建立起了经得起风雨考验的深情厚谊,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维和部队和世界维和史上的新篇章,也为世界维和部队树起了新的丰碑。

    资料图片:2009年8月19日,一位联合国工作人员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观看纪念首个世界人道主义日的图片展。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合国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每年都有联合国工作人员及维和部队官兵在一些爆炸袭击等暴力事件和地震、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中殉职。

 

2003年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地遭汽车炸弹袭击,造成包括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伊协调员布利克曼等17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内的至少24人死亡。

    1月19日,群众自发守候在通往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的路口迎接英烈的灵柩。当日,八位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的灵柩搭乘专机将抵达北京。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在海地地震中殉职的8名中国维和人员的灵柩19日由专机运回国内。这8名为世界和平而献身的中国维和人员是:朱晓平、李钦、郭宝山、王树林、钟荐勤、和志虹(女)、李晓明、赵化宇。

 

  这是2003年7月13日拍摄的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在巴格达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发表讲话的照片。

 

  这是2002年11月17日拍摄的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区东部的运河饭店的外景。2003年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的运河饭店发生爆炸。新华社发

 

  8月19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运河饭店外,一名执勤的美军正在指挥交通。

 

  8月19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运河饭店外,医疗人员紧急护送一名伤员赶乘美军直升机。

 

 

 

 

  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的运河饭店发生爆炸后,饭店外的汽车燃起熊熊大火。此次爆炸目前造成至少3人死亡,约70人受伤。新华社/法新

[来源:新华国际] [作者:] [编辑:陈肖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