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下,无处安放的亲情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严辉文 时间:2010-08-24 11:14
在武汉打工的陕西钱姓男子,因身上刚刚凑够给儿女交学费的钱,为省钱决定步行千里,暴走回家,被称为暴走父亲。(8月23日《武汉晚报》)
暴走,曾是一个时尚的词语。据称其作为一项高强度又简单易行的时尚户外运动方式,源自美国,风靡欧洲,流行于日韩等地。不过,在如今语境下,暴走却是一个不仅不时尚,反而还带上无奈辛酸滋味的词汇。这么说着,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从暴走父亲联想到暴走妈妈。
在暴走父亲、暴走母亲们沐风栉雨辛苦奔波的剪影之下,我们看到了亲情的伟大。因为亲情,患有重度脂肪肝的陈玉蓉,为了给患有先天性肝功能不全的儿子捐献肝脏,每天暴走10公里。奇迹般在短短七个月让肝脏恢复了正常,且顺利实现了割肝救子的愿望。因为亲情,没有余钱的暴走父亲,在回家路费和儿女学费间做出了毅然决然的选择。
可见,中国式暴走,无关时尚,且透着苦涩。亲情之下,暴走意味着医药费、学费等现实负担的缓解,意味着儿女幸福的寄托。暴走是一种家庭自救活动而已。不过,在家庭医疗、就学等需要面前,仅仅是亲情需要暴走吗?现代社会,笔者更希望看到责任政府、救济团体在关键时刻也能小跑几步。(严辉文)
(编辑:胡世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