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将至,不少商家欲借“东风”掀起促销高潮;有的家长也将教师节定为“送礼节”,礼品越送越“重”。教育界人士指出,这些行为都异化了教师节的本来涵义,应予纠正,要真正让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9月9日《解放日报》)
教师节到了,学生家长借机向辛勤教育自己孩子的园丁们表示慰问和感谢,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借着节日的名义,给老师送上厚礼却让纯洁的教师节蒙上了阴影。其实,表达感谢的方式有很多,一句简单而纯朴的问候,一张学生自制的明信片,一首赞美老师的小诗,一堂充满感恩的主题班会,都是对老师最真的节日祝福。但时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热衷于送出“贵重”的礼物呢?
教师节送“重”礼,不排除学生和家长是真诚内心的自然驱动,但在笔者看来,最深刻的动机恐怕还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他们看来,送的礼物越贵重,老师自然不会毫无表示。俗话说得好,“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你老师收了东西,以后能不对我偏心一点,关照一点?其实老师也很为难,收吧,违背师德;不收吧,盛情难却。而教师节一旦变成了“送礼节”,显然是一种变了味的尊师形式。
其实,尊师不必送礼的呼声已喊了很多年,但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呢?说到底,还是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思想作怪。送礼,不过是商品经济在教育领域的“物质化”表现罢了。时下,在有些人眼里,一切都可以物化,什么都可以用钱衡量,只要有利益,钱就成了摆平一切的杀手锏。他们眼里的教师节,已经被功利化成师生关系的利益“粘合剂”了。这种功利化倾向,不仅背离了教师节的本义,也与社会上弘扬的尊师重教的精神严重不符。它不仅有损教育的尊严和神圣,违背了教育的公平和公正,破坏了师生原本最纯洁、最高尚、最无私的关系,而且滋长了攀比行贿之风,加重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会使孩子的心灵过早地蒙上世俗的阴影,给老师整体的社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祸害无穷。
因此,笔者呼吁,别再让教师节沦为“送礼节”了,还一个原汁原味的教师节!(张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