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寿星及婚龄最长夫妇均在我省
据统计,全省共有10对双方年龄都在100岁以上的“双百夫妇”,分别分布在海口、临高、万宁、陵水、澄迈和昌江等6个市县,其中夫妻双方年龄相加超过210岁的有2对,婚龄超过80年的有4对,婚龄最长夫妇是生活在陵水县本号镇长甬村委会长埇村的张万经(男)和王玉秀(女)老人,他们已经结婚84年,“这也是全国婚龄最长的夫妇”。
去年10月,本报独家报道了海南最长寿的老人——文昌翁田镇周良村的郭方姬老人,她今年119岁,这位跨越了三个世纪的百岁寿星,也是目前全国的第二寿星。
海南老年人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农村老年人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城市老年人,低收入老年人主要集中在高龄组。我省城市老年人年人均收入约9953元,相当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78.99%,经济收入以退休金为主;农村老年人年人均收入约3277.8 元,相当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的74.65%,经济收入以生产经营性收入为主。
百岁老人是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但也绝对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神秘和怪异,其实很多百岁老人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比如有的百岁老人至今还在交党费,还有百岁老人没有亲人,一直由邻居照顾等等。”许永建说,他们能在海南颐养天年,除了自然环境外,和谐的社会环境也保证了这些老人的生活。
许永建介绍,我省是唯一一个为老年人立法的省份,通过政策和地方立法保证了高龄老人的相关优待。从2006年起,我省开始发放百岁老人长寿补贴,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百岁老人能享受到省级补贴的省份。在省级补贴的基础上,三亚、东方、文昌、白沙、陵水和澄迈等7个市县还下发了市县补贴。
百岁老人大多愿与家人一起居住
百岁老人心态淡泊宁静,处世善良温顺,性格乐观旷达,且多愿与家人一起居住。在2009年5月的调查中,海南省老年人家庭户规模平均5人,两代户、三代户和四代户大家庭户合计占75%以上,其中三代户老年人家庭占多数;独居和老年夫妇户的纯老年家庭户约占21.0%以上。主要居住方式的年龄分布,两代户主要集中在低龄年龄组,三代户主要集中在75岁以上中、高龄年龄组,四代户主要集中在低龄年龄组,老年夫妇户主要集中在60~74岁低、中龄年龄组,独居户主要集中在75岁以上中、高龄年龄组。
调查显示,80%的老年人选择愿意与子女一起居住,主要是生活在大家庭户的老年人愿意延续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居住方式。城市三代户占63.4%,两代户占18.5%;农村三代户占52%,两代户占31.2%。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居住在一起,可以得到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支持。另外,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院或敬老院,城市占5.2%,农村占13.8%。这部分老年人家庭的居住类型,以三代户占多数,城市占63.4%,农村占52.2%;两代户其次,城市占18.5%,农村占31.2%;再次是老年夫妇户和独居户。这部分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已婚的占大多数,城市和农村分别占67.4%和67.1%;城市以丧偶为次占38.9%,农村以未婚为次占32.3%。这部分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城市经济很困难的占半数以上,其次为大致够用;农村有些困难和很困难的分别占47.1%和41.1%。调查显示,这部分老年人无经济来源、无赡养人以及独居的特征并不明显,主要还是年过70岁以后自身健康、生活自理能力和经济状况恶化的原因,期盼改变居住方式,得到社会服务的支持。
为研究百岁及以上长寿老人的生命质量,省老龄委联合省医学院开展相关调查,并编制出版《海南省百岁老人影像志——长寿文化》,通过长寿老人分布图、长寿老人总体生命质量报告和讲述长寿老人的故事,揭示海南的绿色生态,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敬老、爱老的和谐社会生态,海南老年人自然、自尊地长寿,老年人以对生活和生命的睿智而自在地长寿。它揭示了海南长寿密码,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本研究海南的重要参考资料。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