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9月10日消息近期以来,接到市民频频反映,讲述自己遭遇的各种诈骗电话、诈骗短信的经历,希望通过报社提醒其他市民不要上当受骗。
记者从海口警方了解到,目前110报警中心也不时接到市民关于各类诈骗手段的投诉电话。骗子究竟抓住了犯罪对象什么心理?作为普通市民应当如何防止自己落入“诈骗陷阱”?遇到诈骗行为应当如何鉴别,如何应对?
海口警方就近期骗子骗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两种心理最易被利用
海口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奖活动、花钱消灾、神医骗钱,诈骗名目虽多,但归根结底,骗子通常都会利用人们的两大心理来行骗:一些人贪小便宜的心理,还有常人都有的恐惧心理。
几类人群易成为行骗对象
采访中,该负责人还总结了一些容易被骗子“选中”的人群特点:
一、社会经验少,经历不足的人:这类人群因为对社会新闻关注少,对骗子行骗伎俩了解不多,对一些部门操作流程缺乏起码的认知,骗子选择这样的人进行“忽悠”,一般较容易得手。
二、家庭中曾发生过不幸的事、家里有曾犯法的亲戚的人:骗子通过多种途径获知这类人的家庭背景和个人信息,利用对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蛊惑人心。
三、一些对健康比较关注的老年人,或家中有重病患者的人:老年人一般对健康的关注度更高,而若家中有重病患者,则更加对神医、保健、偏方等词比较敏感,这类人通常容易轻信他人。
四、心中有鬼,心虚的人:做了什么亏心事,不想让人知道,骗子通过“恐吓”方式行骗,往往歪打正着。
如何防骗
1、牢记“三不”原则
一、不贪小便宜。信息诈骗中,骗子一般会通过发布中奖信息,利用人们想挣钱、贪财的心理,实施诈骗。
二、不轻信陌生人。该负责人表示,不管是打电话、上网,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陌生的电话不要回,尽量不要跟陌生人深入交谈。尤其是对以“400”、“000”等开头的特殊号码,不要轻信告知信息,特别是不要相信电话里自称公、检、法机关电话告知的犯罪信息。另外,在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或遇到不明白的事时,不要急于做决定,应及时和家人沟通。
三、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自动取款机打印的银行卡取款回执单,不能随便乱丢,在跟陌生人交谈的时候,不要轻易告知对方自己的家庭情况和个人信息,以防被犯罪分子利用,脑海中应当树立一个自我防范的意识。
该负责人称,只要遵守这“三不”原则,骗子就不会轻易得手。
2、警方办案不会电话告知
该负责人想通过南国都市报特别提醒市民,警方办案有自己一套严格、正规的程序。外地警方介入,会通过当地公安机关协调,即使公安局真的要调查,也会派出2人以上民警上门调查,绝对不会以电话的方式告知,更不会要求在电话里“做笔录”。
如何确认上门的就是“真警察”?该负责人表示,市民可以提出查验警官证,如果还不放心,还可以拨打警官证上注明所属管辖的公安机关的电话进行求证。
最后,该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一旦遇到这类诈骗案件,一要向涉及的部门求证,目前,银行、邮政部门、电信部门都有自己专门的服务电话,市民可以通过114进行查询求证。二要及时报案。
近期要特别警惕以下骗术
骗子行骗花样繁多,层出不穷,近期,就有多位读者揭露他们遇到的诈骗伎俩,希望能以此提醒其他市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记者了解到,比起其他人群,对网络了解甚少、与社会接触减少的退休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几率更高一些,因此希望子女日常注意提醒家中老人注意防骗,同时,老年人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或遇到陌生人搭话时,尽量第一时间与子女联系告知。
骗术一:欠费停机
海口的杨女士9日一大早接到一个“010”开头的外地电话,一段语音提示告知“电话欠费,若不赶快缴纳便要停机,如需人工服务请按9”,按了9号键后,对方要求杨女士提供自己和家人的姓名,又说查到有人冒用杨女士的名字在深圳开了一个固定电话,已经欠费2000多元。觉察对方是骗子的杨女士挂断了电话。
骗术二:信用卡透支
张先生近期遗失身份证,9日上午,他收到一条“131”开头的手机号码发来的短信称其银行卡被扣1200元钱,如需咨询请拨打682679xx,并注明是某银行客服。
“客服小姐”询问了张先生的姓名、电话等信息,随后告知他,有人用他的身份证以某企业的名义在海府路某银行办理了一张十万元的信用卡,近日已透支了5万元。张先生前往银行柜台查证,被工作人员告知这是骗局。
骗术三:花钱消灾
9月6日,海口一老人在散步时,被三名骗子利用事先跟老人聊天套取的个人信息,让老人相信神医“真神”,随后称老人家里近日将会有血光之灾,若想消灾需拿3万元给“神医”作法,老人由此被骗走3万元。
骗术四:假冒邮政
8月25日,市民彭先生接到有人以邮局名义谎称有从云南来的包裹,内有白粉等违禁品,并提供“警官”电话,让其交3-5万元的“茶水费”“摆平”。彭先生提出让该警官用办公室电话打过来,对方匆忙挂了电话。
骗术五:购车退税
近日车主王先生接到手机来电,自称财政部退税补贴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核对其家庭住址、车牌号、购车时间及身份证号码等个人详细资料,在得到确认后,提醒王先生可以获得购车款5%的补贴款。并要求记录“补贴编号”和电话号码办理补贴,王先生想起曾报道的退税骗局,果断挂断。
骗术六:捡钱分赃
8月27日晚,三亚市河西公安分局抓获“7·12”特大诈骗主要嫌犯向某。自去年年底以来,向某伙同他人在三亚市区以在路边捡到金项链“见者有份”为幌子作案7起,今年7月12日诈骗市民李某17万元。
骗术七:恭喜中奖
3名临高籍青年利用腾讯QQ发布虚假中奖消息,诈骗福建一女子29800元。临高公安局与福建警方联手将3名诈骗嫌疑人抓捕归案,追回被骗现金近3万元。
骗术八:响一声就挂
不少市民手机有时候会接到陌生号码的来电,经常是铃声还没开始响或者响一声就挂了,回拨过去就会损失掉几十元的通话费,有的人甚至为此支付几百元的费用。
骗术九:返还教育费
海桂学校初三毕业生的家长接到自称是国家教育部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说只要往其提供的帐号里汇1000元,即可得到教育部返还的九年义务教育费用2700元。
骗术十:健康讲座
近日,一伙人在琼山区影剧院以免费健康讲座、赠送贵重礼品为诱饵向老人们高价兜售保健品,众多老人被骗。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