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城道路交通拥堵太可怕,解决办法在哪里?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0-09-19 17:46
18日下午,海口海秀东路的交通让人触目惊心
海口路网沿海岸呈混合式方格网,东部旧城区路网较密,西部呈疏带状。南北向连通道路多断头,东西向交通不畅。海口城区缺乏贯穿东西的交通干道,大量车流压在海秀路、海府路、龙昆南路和滨海大道上,在高峰时经常造成交通阻塞,交通事故也频发,东西向的主干路有滨海大道和南海大道,但未能与其他支路有效的连接起来,不能形成完整通畅的道路交通网状系统,致使高峰时段主要车流过分集中在主干道上,一部分干道交叉口出现车流阻塞或接近饱和。道路交叉口设置不合理降低通行能力,部分交叉口面积较小,造成无法渠化和增加有效通行面积;部分交叉口在高峰时段已达到饱和,必须进行立交建设,交通量达到饱和后,现有的道路设施和交管措施将无法解决饱和后的拥堵。
海南省道路交通规划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口的道路拥堵现状是多方面因素制约而造成的,要改善目前的交通现状,政府主管部门要优化路网结构,采取多手段的交通管理措施,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办法一:专家建议:政府优化路网结构,采取多手段管理措施
目前,海口市的公交车、出租车的运力投放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乘公车拥挤打车难的情况下,电动车是一个替代的交通工具。电动车数量日益增长的同时,由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栗生认为,政府必须加快出台关于电动车的管理办法,引导电动车驾驶人正确行车。
截至2009年,海口市机动车保有量31万多辆,并正以日均近200辆的势头迅猛增长,在海口市区行驶的机动车保守估计在40万辆以上。栗生认为,随着私家车数量的骤增,停车难的问题会日渐严重。栗生建议,政府在城市建设当中,必须规划设立配套的公共停车场并予以落实,以解决停车难题。
在海口市各名校门前路段,每天上下学时都会变成私家车“秀场”造成道路拥堵。栗生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督促一些学校开设校车接送学生,同时要对校车加强监管,使之成为安全的、家长放心的车辆,这样名校门前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公交车可以大大节约交通资源,减轻道路通行压力,提高运输效率。栗生认为,海口市目前的公交车尚无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需加大运力的投放。此外,海口市的公交车线路、站点、覆盖率仍比较落后;出租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无法充分发挥其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作用。栗生建议,政府应该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加大公交车、出租车的运力投放。在对公交发展资金扶持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借鉴一些发达城市的经验,“比如香港,他们的公交线路就采取招标的方式,让社会资金参与。”
栗生同时强调,不论是什么样的公交运营方式,政府必须加强监督,严格制定公交线路、发车班次、间隔发班时间等等。同时也可考虑建立“快速通道”,发展“轨道交通”,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如果公共交通发展好了,电动车数量自然就会减少。”
在今后城市发展中,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紧密结合,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成为三位一体化。海口市在今后的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应该单单解决一个道路硬件建设的问题,还应该包括用规划、工程、管理和智能交通多种手段,最终使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和谐通行。也即是说,海口出现新的开发区域规划时,要将路网、停车场等规划好,要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对待城市发展而出现的交通问题。
办法二:落实《海口绿色慢行休闲系统规划》
据了解,海口目前是我国首个将全市纳入绿道慢行系统规划的省会城市,而且也是我国首个将绿道慢行系统进行专项规划的城市。
根据《海口绿色慢行休闲系统规划》,海口市将结合旅游需求、健身运动、休闲娱乐等特点,构建“公交+慢行”的一体化交通出行模式,建立覆盖全市的慢行休闲绿道网络,以江、河、海及无缝公交体系为蓝脉,以绿道为骨架,打造一个完整的休闲、生活、娱乐的城市绿色慢行休闲系统。
根据规划,该系统以无缝衔接的公交体系为线、借用串珠式结构,将绿色慢行系统中的各自完整的观赏景点、景区串联在一起,共同组成“一环三带多心”的结构,凸显生态绿色,营造宜居环境,构建娱乐、休闲的城市特色。
“一环”即以无缝衔接的公交体系为交通环;“三带”是指滨水景观带、城市景观带和生态景观带;“多心”即以各个主要绿色慢行观赏区为核心,规划划分为慢行一级和二级观赏区,其中一级观赏区包括会展中心、西海岸带状公园、海口湾、东海岸带状公园、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火山口地质公园,二级观赏区包括金牛岭公园、海秀公园、金沙湾、盈滨岛、永庄水库森林公园、沙坡水库森林公园、五源河森林公园和玉龙泉国家森林公园。
未来的海口,将建成独特的绿色慢行休闲系统,形成以无碳能源的自行车、轮滑和步行为主,公共交通为辅的绿色出行方式,将海口打造为一个可以享受慢调生活的慢游城市。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人民网海南视窗] [作者:王飞、肖霈] [编辑: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