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民头疼的城市道路“拥堵病”,正在江苏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从主城区、老城区向周边地区蔓延,在一些大城市,经常出现长达一到两小时的早晚高峰拥堵时间,说“寸步难行”一点也不为过。27日召开的江苏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会议上传出,江苏可能出台措施,限制私家车过快发展缓解交通拥堵。
不只在江苏,从全国范围看,从南往北,“堵”城比比皆是,要找出一个不堵的城市,还真不容易。江苏的一些大城市,早晚高峰一堵两小时,而在北京,一堵三四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有数据说中国去年一年卖了将近1400万辆车,列全球第一。想想,光把这些车扔到马路上,也够大家受的,何况这还只是一年新增的量。
严重的拥堵,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让人苦不堪言,确实应该治治,但仔细一想,什么叫限制?无非是增加购车成本,抬高持车门槛,像上海一样,车牌拿出来拍卖,光一个车牌就要卖好几万元。如果让限制了,是不是我们也要像上海人一样花更多的钱买车开车?这不会又是在算计俺们口袋里的这点钱吧。这点钱,对富人来说压根不算什么,可对咱穷人来说,就是笔不得不算计的成本。凭什么人家富就得好吃好住好玩供着,我们穷,连买个车都这么难,这种限制岂不是限穷不限富吗。看来限不限制事小,影响到社会公平则是大事了。
何况,限制私家车是不是一定能缓解交通拥堵,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限制能立竿见影、一劳永逸,那也是好事,就怕钱多收了,事还照旧,这是老百姓所担心的。毕竟,限制不是禁止,车还是会一天天多起来的。
为什么堵?这个问题首先要理理清楚。车多了固然是个原因,但开车是要成本的,又费脑子,不会有人有事没事就开着车去溜达。进城无非是这么几件事——购物消费、办事看病,但是,在很多城市,巴掌大的一块地,窝好几家医院,还都是最好的医院,这交通能不堵吗?公共服务部门也喜欢扎堆,哪里热闹往哪扎,结果,要办事,还非得去这个地方,不管是开车还是坐公交车,一样都堵。不但如此,停车难问题也够你受的,找不到车位,只好一圈圈地绕,甚至在路边找个地方就停了,本来就窄的马路更窄了,能不堵吗?也就是说,虽然车是我们自己一辆辆开到马路上去的,但这堵车的账还真不能轻易算到每个人头上。
在这些问题没解决之前,所有的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如果城市各种功能过于集中,再宽的马路也会堵起来。可能面临的局面就是,花了很大的代价治堵,但该堵的还是堵,甚至更堵了,这才是要命的,到那时又如何去说服公众呢?
从目前看来,我国步入汽车时代已经是必然的事了。不管你愿不愿意,汽车时代都会如期而至。也许有人觉得一年卖1400万辆车已经很多了,可未来呢,也许一年卖个3000万辆车都是家常便饭。经济在发展,大家越来越有钱,即使把购车的门槛抬得很高,比如像上海这样,也不见得真管用,该买的车还得买,到那时又拿什么来挡住大家买车的热情呢?
要应对汽车时代,城市得有个整体变革。不能像以往一样热衷于搞中心,这个中心那个中心,看起来,每个中心都富丽堂皇,但滚滚而来的车辆也就成了永远的痛。城市的功能应该均匀地分散到各个城区,让尽量多的人在家门口解决生活工作所需,这才是根本之道,别动不动就限制,拿公众的权利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