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关于“环首都经济圈”,国家相关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
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薛维君向《中国经济周刊》建言:“‘环首都经济圈’不单单是北京和河北两家的事,没有中央的介入,根本不行。比如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建设部、民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局等部门要出面,跟北京、河北坐到一起商讨、研究‘环首都经济圈’问题,拿出具体方案,这件事才能进入实质阶段;如果他们实际参与制定政策了,那才真正像回事了。”
对话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薛维君:
“环首都经济圈”不应是
“河北做事情,北京做表情”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红茹I河北、北京报道
“环首都经济圈”这一新概念一经出炉,以往被称为“环京津贫困带”的河北13县市区,似乎一夜之间有望升格为“发展特区”,并将获得“比深圳更优惠的政策”,以至与在民生福利方面令人艳羡的北京能够“一体化”。
但目前,除了共用区号“010”,更多的期待和设想还只停留在纸面上,且保持低调。“环首都经济圈”将如何具体操作?“发展特区”特在哪里?与北京达成“一体化”有多难?11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薛维君。
《中国经济周刊》: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表示,河北将把“环首都经济圈”定位为“发展特区”,对这个特区,“将给予比深圳更优惠的政策”。如何理解“发展特区”这个新概念?“发展特区”特在哪里?
薛维君:特区的“特”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特殊的定位和地位,把这一“圈”在未来河北全省发展中的作用提到“引领”和“新动力”的高度。
其次是特殊的目标和要求,这一“圈”到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两番,城镇化率也要达到60%,这基本上是一个超常的跨越目标。
再次是特殊的政策,包括土地、政策、工商、行政审批等,一句话,就是要清除障碍。
最后是特殊的力度。由常务副省长牵头组成了“河北省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提出了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这是少有的力度。
《中国经济周刊》:以往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规划大都是把“京津冀”放在一起,为什么这次只谈“环首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