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闸限电把水泥拉上涨价快车
——价格上涨能否成为水泥结构调整契机
做了15年的水泥经销,山东青岛的建材商匡先生头一次目睹水泥竟也搭上了物价上涨的快车。
“这一轮涨得厉害,不像以往只是二三十元地涨,是成倍地涨,涨疯了。”就在最近这段时间,匡先生甚至留意到,山东某水泥企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几乎每隔一小时涨一次,吨价每次上涨20元至50元不等。
这一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一次次撩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临近岁末,建筑行业的基础原材料——水泥,也出人意料地加入价格上涨的行列。近10年来相对稳定的水泥市场价格竟在短时间内被撼动。
一时间,“价高货紧”成为主导水泥市场的魔咒。在深究水泥价格此番异常波动的主因时,水泥行业如何走出长期以来的产能过剩困局、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如何重塑产业布局,同样值得关注。
何为涨价推手
“涨价在意料之中,但涨幅之大却是在意料之外。”山东某大型水泥企业一销售人员对本报记者坦言。
上述销售人员指的“意料之中”,是水泥业不成文的销售规律,即每年的第四季度一般是量价齐升之际。但惊人的涨幅却让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
匡先生举例说,今年国庆节之前,山东某水泥厂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R型号为250元/吨,PO42.5R型号为330元/吨,到目前为止,该厂PO32.5R型号水泥已涨至480元/吨,PO42.5R型号涨至600元/吨。
这并非个案,据记者了解,此轮涨价已波及多地。来自数字水泥网的消息,10月份,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泥价格较3个月前上涨了80元/吨,达到370元/吨,而目前价格再度上调,创下了历史新高540元/吨,上海摸高600元/吨。据工信部统计,截至11月中旬,水泥平均价格已攀升至每吨400元,最高达每吨450元,创20年来新高。
令人咋舌的,还有此番水泥价格的攀升频率。据媒体报道,在山水集团济南水泥厂,水泥出厂价在不到一个月内上调了7次,从340元/吨上调至420元/吨,涨幅近25%。
与高价相伴,水泥荒成为困扰许多建筑商、建材商的难题。“最近的水泥非常紧俏,过去买水泥时经常可以赊欠,现在即使是给厂家现金也拿不到货,大家都在疯抢。”匡先生说。
究竟何为此次涨价风波的推手?经记者多方采访,不少人将最重要原因归为自7月以来一些省市实施的对高耗能企业的限电措施。
在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看来,拉闸限电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水泥市场的供需关系。“最值得关注的是供给的变化,限电措施带来分区域、分时间段的供给缺口,使释放出的价格提升空间大大超过了以往。”
此外,据记者了解,今年的暖冬也使得北方施工期明显延长。按照惯例,每年11月就进入施工淡季,但不少地区频现温暖如春的气候,非常有利于水泥凝固,进一步释放了水泥市场的需求。“原材料如煤炭和粉煤灰等价格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泥价格的攀升。”刘作毅说。
多种因素共同拉动,终使水泥价格飙升在2010年的这个冬季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
“市场价格的理性回归”
在水泥业界,对此番价格异常波动却有另一种声音。
“长期以来,水泥的价值和价格严重倒挂,价格偏低,这次涨价其实是水泥市场价格的理性回归。”枣庄水泥行业协会秘书长杨万立说。据记者了解,枣庄因水泥产业集中、水泥产能占到水泥大省山东近1/4,有“水泥窝”之称。
杨万立向本报记者介绍,枣庄的水泥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200元/吨左右,今年上半年以来大部分水泥企业呈亏损状态,而通过这轮涨价,每吨价格平均升至350元左右,这样亏损企业全年能实现扭亏。
在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看来,水泥价格长期被压制确是不争事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向记者作了三方面的比较:“相比于国际市场,水泥价格为每吨80美元~100美元,而国内市场均价只有40美元~50美元;相比于国内水泥行业利润期最好的1993年,当时高达13%,而这几年的利润率只有7%;相比于水泥的上游产业煤炭,近十年价格增长2~3倍,下游产业房地产更是翻了几番,而十年间水泥价格只增长了10%~20%。”
而国内水泥之所以长期低价,刘作毅认为,这同水泥行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不无关系。
“10年前,当时我国水泥行业主要以落后产能为主,采用的是立窑工艺,效率低、污染重。‘十一五’是我国对水泥行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各地开始采用新型干法逐步取代立窑生产,但当时为了尽快淘汰立窑,采用成本较高的新技术、新装备生产的水泥,却以跟立窑水泥差不多的价格出售,由此水泥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
不过,此次价格惊人的涨幅却让不少业内人士在欣喜之余坦言,“步子走得更远了些”。
与此相应,地方政府调控水泥价格的政策频出。11月,海南省出台政策对水泥价格进行临时调控干预,通知规定对水泥生产企业水泥出厂价格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同时对水泥经销环节实行差价率控制。
福建省从12月1日起,对全省辖区内的水泥价格实施干预措施,省内所有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出厂价格不得高于本厂2010年11月上旬的加权平均出厂价格水平。另外,在省内销售的所有水泥经营者,同城销售仅限一道批发环节,各经营者的进销差率不得超过5%(不含运杂费)。福建省物价局还要求各地物价部门加强对水泥价格及成本的监测。
关于来年的价格走向,许多业界人士认为随着拉闸限电举措的结束,水泥价格回调是肯定的,但价格会回落到怎样的程度尚不好预测。
产能过剩的危机与启示
作为高能耗行业,拉闸限电的举措无疑让水泥企业在这个冬天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然而不同的企业却命运迥异。
“这次战役中‘倒下’的大多是一些工艺落后的中小水泥企业,而那些拥有先进工艺的龙头企业却在收获利润的同时也巩固了市场。”刘作毅向本报记者强调。
刘作毅介绍,限电使水泥市场的供给结构发生变化。“过去的新型干法企业向小粉磨站提供熟料,小企业买入新型干法企业的熟料生产水泥,又反过来冲击新型干法企业的水泥市场。而限电使大企业一方面减少了熟料库存压力,增加了水泥提价的底气,另一方面大幅减少熟料外销甚至不销,切断了对小粉磨站的供给,市场上基本上形成大企业共同维护市场的格局,加强了对终端市场的维护,并直接反映到水泥价格。大企业对市场的健康成长、市场的维护有了逐步的认识与共识,没有这个前提,是不会有今年的价格的。”
上述山东某大型水泥企业销售人员认为,限电举措对水泥价格上涨的影响毕竟是暂时的,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背景则起着长期的、更为关键的拉动作用。2010年8月,工信部公布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要求这些企业的落后产能必须在今年9月底前关闭,其中包括762家水泥企业。
更多业内人士则将此次价格上涨视作水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一次难得的契机。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国内水泥业长期背负着产能过剩的“黑锅”。多部委于2009年9月出台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2008年我国水泥产能18.7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11亿吨,特种水泥与粉磨站产能2.7亿吨,落后产能约5亿吨,当年水泥产量14亿吨。目前在建水泥生产线418条,产能6.2亿吨,另外还有已核准尚未开工的生产线147条,产能2.1亿吨。这些产能全部建成后,水泥产能将达到27亿吨,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产能将严重过剩。
而一旦产能严重过剩,整个行业遭致的恶果难以想象。在水泥业界,“浙江现象”常被反复提及、引人深思。浙江曾于2002年起在全国率先投资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并带动了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发展。两年后,由于过度投资建设新水泥生产线,使产能大大过剩,出现了众所周知的“浙江现象”。过度投资所引发的后果十分严重,伴随着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企业无序竞争剧烈,加上电煤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生产成本剧增,行业利润排名滑至全国下游。
目前,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引导水泥业健康发展尤为紧迫。鼓励优势企业并购重组落后企业,推动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业界共识。
“如何改善水泥市场供需关系,面对产能过剩如何控制供给,是这次限电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启示。过剩产能的控制与挤压应是改善市场关系的关键。改变市场的供需关系和格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通过市场的竞争、并购重组逐步推进,但我们已经看到了水泥价格回归的曙光。”刘作毅说。
相关链接:
江西水泥悲喜两重天 安全隐患令人揪心
水泥市场“价高货紧” 海南决定实施临时价格干预
茅台“为国涨价”,喝酒岂非更爱国?
“短缺”要比“涨价”更危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