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89岁高龄的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坐着政府专配用车,为12名失地农民代表开道,带其到云南省政协反映问题。此举受到云南省政协老干部处一处长责怪。该处长认为,杨不该以省政协原副主席的身份带上访农民进入省政协大院,称农民有冤屈应走正常渠道反映问题。杨维骏称,因多次递交群众的信访材料,有人托人转告再瞎管闲事,小心灭口。(12月21日《新京报》)
89岁高龄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从官场潜规则来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官员责怪杨维骏带人进政协上访,动机不难理解。但是,监督政府、批评政府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不仅普通百姓有权批评政府,有权信访,退休高官也有权力监督政府依法行政。面对村民们的求助,面对失地农民无法获取补偿,数十次上访无果的残酷现实,作为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带领农民代表到云南省政协反映问题,体现了一名退休高官的责任意识与民生情怀,何错之有?与某些捞取个人好处的退休官员截然不同,像杨维骏这样为民请命的退休官员不妨多些再多些。
当然,从程序上讲,村民上访应该走正常渠道,无须烦劳89岁高龄的杨维骏。问题是,村民在求助杨维骏之前,曾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过问题。他们去过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市区政府,共达80次之多,但事情毫无进展。房屋被限期拆除,政府没有出示征地手续,冬天到了,征地款与安置房都没有下落。被拆迁村民难道活该在露天过夜?常规渠道“此路不通”,村民“信访不信法”也好,向退休高官求助也好,都是权力给逼的。官员责怪为民请命的杨维骏多管闲事,民生情怀何在?如果杨维骏是在位的省政协副主席,处长连巴结都来不及,谈何责怪?所谓“人走茶凉”的官场潜规则在这里得到了生动体现。据杨维骏介绍,“因多次递交群众的信访材料,有人托人转告再瞎管闲事,小心灭口。”为民请命的退休高官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权力之张狂由此可以窥斑见豹。在法治社会里,连原省政协副主席为民请命,都遭到“灭口”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存尊严将何处安放?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曾指出,人们解决纠纷“信访不信法”,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循着信访这条路反复处理,将导致法治社会的倒退。问题是,为何那么多人“信访不信法”呢?试想:如果民众权利救济通道畅通,法律受到了信仰与尊重,会有那么多人走“信访不信法”的捷径吗?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有人无视民众利益,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才有了民众“信访不信法”的权利救济举动与退休高官为民请命,带村民上访的权利纠偏之举。
虽说民众维权应该走法律程序,但是“信访不信法”并非民众的错。也不能怪退休高官多管闲事。在法律执行不给力的现实语境下,退休高官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为民请命,也是一条种权利救济通道。某些官员不必如此激动,更不能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的当下,各种社会矛盾显现,民众参与改革发展成果分配的热情高涨,权利意识不断觉醒。民众上访正是权利意识觉醒的体现。事实表明,除了少数人无理取闹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有冤无处申、有理无处说,疑难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上访。由于法律执行不给力,相关部门不作为;由于民众权利救济通道逼仄,民众权利无法伸张,好多疑难问题一拖再拖,才有了民众“信访不信法”,退休高官带村民上访的另类图景。要说退休高官带村民上访有什么不妥的话,那也是有人侵权在先,违法在前。有人欺负村民时,官员假装看不见,退休高官帮村民维权,官员急于发声责怪,岂不是选择性作为?
信访虽不是解决民众诉求的根本路径,退休高官带村民上访还给某些人带来压力。但是在当前的体制语境下,尊重民众信访权利,尊重退休官员的民生情怀,既是检验政府以民为本深度的重要标尺,也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防线,不可轻易言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