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2010年全球金融不断抛撒令人震惊的新名词:三轮量化宽松、欧债危机、货币战争……国内,通胀压境,热钱虎视眈眈,存款准备金率创出历史新高,加息与否,争论空前,中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到定调稳健,一路且行且斟酌,实属不易。
这一年,经济复苏之路不断书写新的曲折。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对中新社记者分析,今年中国经济呈现了典型的“经济周期短期化”特征,快速经历了一季度偏热、二季度显著回落、三季度企稳、四季度走强的短波动周期。
这一年,尽管全球金融风云多变,新兴市场国家利率汇率政策进退两难,但可显见,中国的货币政策事实上仍在有条不紊由“危机政策”走向“正常化”。
这一年,中国央行除不断发行央票对冲流动性外,还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向部分商业银行定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次,加息1次。巴曙松认为,四季度经济偏强令宏观政策决策应对通胀压力更为坚决。相信这亦是四季度紧缩政策相对密集的原因之一。
来年,“稳健”是货币政策的焦点,中国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提“稳健”,一度令坊间解读为“银根紧缩”。但接近决策层的人士更愿以“介于宽松和从紧的中间值”、“回归常态”来界定“稳健”二字。
来年,货币政策如何把握“稳健”力道?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八字诀中,很难读到“大起大落”意味。此间专家称,来年货币政策旨在令货币环境回归常态,预计新增信贷大致维持7.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回落至16%,指标亦与今年无大幅落差。
总量对冲、增量控制、适度升值、谨慎加息,以期“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巴曙松预计这将是来年货币政策“配方表”。
一则,业界对来年通胀压力预判好于市场预期。巴曙松称,当前阶段性冲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在2011年年中冲高后会企稳回落,来年CPI中位数将维持于约4%~5%,通胀压力难以突破金融危机期的高点。
再者,今年财政收入状况良好,可助积极财政支持经济转型,减小货币政策压力。
尽管货币工具“配方”温和,但观察家并不排除未来“加息”空间。
来年或有一段时间政策集中发力,时机亦需谨慎把握。巴曙松预计,2011年CPI翘尾因素主要集中于上半年,其中1月和6月的翘尾权重最大,年内CPI高点可能在二季度显现,利率汇率政策或在此打开时间窗。
相关链接:
中央定调明年货币政策:稳健并非紧缩
周小川:货币政策尽量兼顾资本市场反应
媒体称印钞厂招聘无关货币超发 钞票非手工生产
央行行长首次正面解读“池子论” 否定货币超发
2011年宏观经济十大猜想:物价、房价将如何演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