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发展20年,如今已成为老百姓重要的理财渠道之一
12月19日是上海证交所正式挂牌营业20周年。再往前推20天,则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20周年。可以说,中国资本市场本月迎来了20岁生日。
回眸20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少起到三重积极作用。
一是,推动中国企业摆脱旧有体制快速建立完全面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有人说,中国股市最初就是为国有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和走出经营困境而设计的,这话没有错。20年来,股市在帮助国企改制和融资、提高金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创新型经济发展等方面,功不可没。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已经累计为企业融资接近5万亿元人民币,先后上市的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达900多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44%多。
二是,开辟了资源配置、产业整合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市场化道路。过去,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资源配置和产业整合完全靠行政手段,不仅效率低下,造成资源闲置或浪费,往往还越调结构越失衡。如今,透过资本市场,企业自己就可以解决并购、重组等问题,效率提高了,存量资产盘活了,也更符合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接近市场的要求了。
三是,成为企业家、科技精英以及普罗大众投资创富的一个重要路径和方式。从上海的杨百万到深圳的老太太,从江浙的农民企业家到海外归来的高新技术人才,资本市场帮助他们增加了资产、丰富了生活,提高了自身价值。有数据显示,中国创业板目前有140多家上市公司,账面资产超过亿元的富豪就有500余人,资产超千万元的达千余人。美林公司的最新全球财富报告说,中国百万富翁人数已在全球排名第四。股市仍是造富的摇篮。
然而,20岁的中国股市,毕竟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打一个比喻,就像是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年轻人——人体的各种机能正由不成熟发育向成熟转化。“青春期”的个体如果引导不当,容易产生诸多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并影响其直至成年。
中国股市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但一些制度性建设和监管手段尚处在“草创期或粗放期”,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如一二级市场不对等、市场信息不完全透明、企业在利润上弄虚作假、内幕交易、投机过度、退市机制尚未建立等都已成为中国股市“青春期”的病灶。一旦制度建设长期缺位,监管稍有不慎或松懈,都会给股市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未来,随着中国股市规模的增大,其积聚的风险也会更大,如何保持股市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如何保障其平稳度过“青春期”?这是中国股市20岁生日后,包括监管者、融资者、投资者等在内的资本市场全部参与者所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20岁,中国股市依然需要防止“青春期”病变。(来源:世界新闻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