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险峻、易守难攻的石门洞 |
先民们在岩洞里修建的御敌窄门 |
中天桥洞口险峻的台阶。据考证,在后人修建台阶之前,进出洞口都需要攀爬。 |
随处可见先人遗留下的建筑构件。 |
“石室幽深几转弯 小溪穿谷即为关 峰峦高插雄如剑 家族久栖稳若山 隐处任凭妖气逼 遁来莫管世风艰 时人欲问何年事 志在咸丰同治间”,这首藏头诗,刻在柳州市融安县大良镇石门村一个名为“中天桥”的岩洞洞口。既道明了石氏族人在此隐居的历史,抒发了对时局黑暗的控诉,又将这位名叫石小峰先民的才情流传百年。
清咸丰同治年间(主要指19世纪60年代前后),广西一带匪盗四起,为了躲避战火和匪盗侵扰,村民纷纷寻找附近的岩洞避难,在与入侵者对抗中,他们要么建设机关防御,要么构筑房屋,形成了一套特有的防御体系。
据融安县大良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伊凯介绍,在该县石门洞一带,一共有两处保存完好的古代避难所遗址。一处是石家屯先民避难的“天桥洞”,按照位置的高低,三个相互不连通的山洞分别称为上、中、下天桥;一处是戴家屯先民避难的“戴家岩”,这些避难所均分布在“石门洞”大山周围。
根据当时留存下来的大量石小峰起草的石刻,和当地文史专家的多年考证,我们有机会重现先民们躲避战乱时的情景。
“避难公约”记录战争残酷
在融安县文管站的陈列室里,记者看到了几块早年从中天桥巨大的岩洞中运出的石碑,上面记叙着石小峰起草的碑文。这些石碑中即有先民与入侵者对抗的战史,又有为了保证避难者安全而制定的“避难公约”。
石碑上规定:盗窃他人财物者,驱逐。通奸乱伦者,杀无赦。畏战不出者,所携带财物尽数充公。发现敌情后,因故意拖延导致被入侵者发现洞口者,按通敌论处。村民被绑票,绝对不能以打开岩洞为条件交换人质…… 同时,石碑中还记录了一些具体的军事准则,例如在新人进入岩洞时,就进行考量,给予具体分工。每天在其他山顶建立流动哨,并制定了相应的暗号。
在这些冷酷的条款后面,石小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御寇安排须定位,留题布置是良规,后人莫道余多事,临敌仓皇恐蹈危”。
岩洞“水楼”固若金汤
如今,在面积最大的中天桥岩洞,洞口开阔,走下落差约10米的台阶,便可以看到一个后人复原的洞门。门口很小仅容一人猫身进出。进入后,便是一个面积约50平方米的石室,再穿过一道小门,一个顶高约20米,面积达上千平方米的巨大岩洞展现在面前,出口外便是百丈悬崖,险不可攀。地上的瓦砾中,不乏一些产于咸丰、同治年间的瓷片。几个石堆还能依稀分辨出灶台的模样。一些看起来年代并不久远的木炭和岩壁上的涂鸦告诉我们,这里如今偶尔有牧羊人或是野营者来临。
据中天桥石刻记载,当时,居民们根据岩洞特点,修建了一座“水楼”。“水楼”上的人,可以依托石洞看到洞口的动静,同时,用猎枪等武器进行自卫。一旦入侵者强行冲入洞口,开枪开炮之后,敌人一旦失足摔下,非死即伤。即使冲进了洞口,窄门处进出不便,成为了先民第二处伏击阵地。即使冲破第二处窄门,第三处窄门也同样可以继续伏击。
伊凯说,虽然这种民间防御工事看似简陋,但是非常有效,略懂兵法的入侵者看到这样的险峻之地,也不会轻易来犯。而这些防御工事从咸丰同治年间开始,一直到解放前依然有人使用,尚没有被攻破的记载。
先民在“空中楼阁”里飞檐走壁
可能是因为没有什么石刻记载。“戴家岩”留给我们的资料并不多。
记者看到,“戴家岩”其实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岩洞。而是把山体掏空形成的一座宽20多米、高30米的巨大岩洞,当地人称山洞里面为“里岩”。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山体不少石块堆砌的矮墙,高处离地足有20多米。
通过整理相关老人流传下来的回忆,伊凯给我们构架出一幅当年的壮观景象。
这些矮墙一方面是居民防御的掩体,一方面也是居家遮风挡雨的屏障。每一处矮墙处,都是一个家。虽然戴家屯的先人没有留下精美的文章传世,但精湛的工程技术足以让后人惊叹。
在这处巨大的岩洞里,戴家村人用木头连接起岩壁四周突出的石块,修建出一座数层的“空中楼阁”。平日里,先民用绳梯、悬索上下,而住在“空中楼阁”的人家,则用人力绞索的“电梯”出入。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离地较近的“住宅”周围,凿出的浅坑,这都是先民出入用的“楼梯”。
就这样,山体在人力的雕琢下,变成了一座大厦。据估算,“里岩”内的居民最多可能达到500人之多。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山体内,戴氏先祖们是如何苦中作乐,在这座大厦内“飞檐走壁”。
书院虽逝书香犹存
遗憾的是,在60年代修建石门水库时,“下天桥”因为人力改变,已无法攀登进入了。
远远看着这个小小的洞口,谁也想不到,它还有一个儒雅的名字——南峰书院。据伊凯介绍,这处石氏先人避难所因石小峰而有了灵魂。根据县志记载,石小峰原本是当年石家村(现石家屯)的教书先生。由于他有文化,有想法,成为上、中、下天桥的难民首领,那些石刻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后来,有乡贤看中他的才华,推荐他做官。可是,看透了时局黑暗的石小峰毅然拒绝,继续在家乡教书育人。
由于下天桥的洞口相对隐蔽,避难所里的先民们敬仰石小峰的才华,纷纷将孩子送到他这里读书学习。于是,他干脆就在面积较小的下天桥里开办了南峰书院。进过里面的老人说,洞里面积较大,在修水库前,出入还算方便。
150年之后的今天,曾经在里面读书的孩童应该早已作古,但至今石家屯依然人才辈出。据介绍,屯里的人大多有一手好书法,附近村屯逢年过节纷纷前来请他们写对联。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