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满是识字的卡片。(记者 彭桐 摄)
起早摸黑,让孩子走出自闭
这样生活,硬熬了三年。2008年年初,陈丽看报纸知道,她家算残疾人家庭,可获得政府生活补助。在坡博居委会的帮助下,她家被申报为低保家庭,居委会还送来了被子和大米。又通过拨114查询,找到龙华区残联反映了情况,当即获得固定的救助金。陈丽说,这就像天上掉下来月亮,开始把她家照亮了。
区残联已连续三年给予专项补助金支持,小海先被送到国贸的“天翼”,后转到南大桥附近的“雨润”参加培训矫正,最后又转到海口特殊学校,如今已是该校二年级学生。每早7点半,陈丽骑自行车把小海送到学校,天黑时又接回来,一天四趟往返,骑行近50公里。
陈丽说,最初她上网查,有人说自闭症治不了。后来听说青岛有户人家将自闭症孩子“唤醒”,并上了大学,家里办了一所全国有名的培训学校,海口也有一些人将此类孩子送去,但一年要3万元培训费,她只好摇头叹气。到孩子进了本地的民办培训机构后,她作为家长也被残联组织邀请去培训,学会了怎么教孩子,又看到儿子开始“咿呀”学语,她才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陈丽弄了一个专门的小凳子,每天都和儿子面对面不停说话,这使她的嗓子一直哑着。让她高兴的是,儿子越长越可爱,已和她一般高了,语言方面也有进步,但闹心的事情还是很多。小海先是心里有话不说,火起来不是尖叫打自己,就是随意拿东西打别人,而且没有时间概念,出去不打招呼,也不知道回来,先后有四次自己开门跑丢了,总是陈丽跑几条街一路哭着给找回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