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记者韩洁)记者28日从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有关部门获悉,全国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近两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已在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共发现“小金库”逾4万个,涉及金额超过200亿元。
“小金库”治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牵头实施的专项治理工作。
四部门最新通报的全国“小金库”治理情况显示,自2009年4月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率先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以来,截至2010年12月10日,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共发现“小金库”25738个,涉及金额127.86亿元。因设立和使用“小金库”受到行政处罚842人,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827人。
此外,在继续深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治理工作的基础上,2010年中国还启动了全国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的“小金库”治理工作。
截至2010年12月10日,全国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共发现“小金库”19855个,涉及金额88.49亿元。其中,175163个社会团体和305471个国有企业,通过自查自纠共发现11822个单位存在“小金库”18042个,涉及金额71.92亿元。目前,中央和地方组织的重点检查正在进行中,根据初步认定的结果统计,检查发现“小金库”1813个,涉及金额16.57亿元。
四部门还通报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工作中查处的部分典型案例,从这些案例来看,违规设立的“小金库”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如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畜牧局被查出通过转移收入、套取专项资金等形式设立“小金库”,涉及金额122万元,个别局领导班子成员还存在受贿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查处的“小金库”资金来源还包括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或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等多种形式。
此外,从通报的案例看,“小金库”资金在使用上多表现为发放福利、公务接待、弥补机关经费以及个人贪污挪用等形式。
“小金库”的存在,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诱发和滋生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四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中央决定继续深化“小金库”治理工作,要巩固治理成果,加强整改落实,推动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同时,对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也要加大治理力度,努力取得成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