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2月9日消息 昨日,央行宣布提高基准利率,其中,存贷款利率各提高0.25个百分点。此次加息是自去年年底以来的第三次加息。
分析认为,鉴于经济增长依然强劲、1月份CPI可能再创新高、房地产环比继续上涨、政策对稳定物价的高度重视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央行本次加息符合预期。
央行已发出明确的紧缩信号,分析师认为,本次加息对股市影响偏负面,但开门红并非完全没机会。
本报讯 昨日,央行宣布提高基准利率,其中,存贷款利率各提高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为3%,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调整为6.06%。此次加息是自去年年底以来的第三次加息。
分析认为,鉴于经济增长依然强劲、1月份CPI可能再创新高、房地产环比继续上涨、政策对稳定物价的高度重视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央行本次加息符合预期。央行已发出明确的紧缩信号,通过价格工具与数量工具进一步管理市场流动性,从而遏制通货膨胀与控制资金成本价格。
加息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本报记者表示,在2011年春节后央行将存、贷款利率等幅上调符合预期。
鲁政委表示,“央行的紧缩信号已经相当明确了。本次加息主要有两方面考虑,首先是今年1月份的通货膨胀可能继续走高,其次是央行需要进一步提高信贷资金成本价格来解决资产泡沫恶化问题。”
鲁政委认为,数据显示,今年1月信贷资金可能超额增长达到1万亿元。央行本次加息有利于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抑制原本不缺钱的大中型企业对廉价信贷资源的过度占用,使得宝贵的信贷额度能够用来更多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鲁政委补充表示,目前加息无法替代准备金率的上调,该行预计,2月份央行仍可能继续上调1次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连平对本报记者表示,根据该行金融中心研究报告指出,今年内可能加息2~3次,每次0.25个百分点。连平同时认为,我国利率连续、大幅上调会受到中美利差扩大可能导致资本加快流入等因素的制约。
对银行业影响:
加息后银行
利息差收入扩大
对于本次加息对银行业影响,分析认为加息后银行业利差收入将扩大,影响较为正面。
“目前银行也得靠利差收入拉动增长,加息后利差收入增速将加大。”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华对本报记者表示。据了解,目前部分股份制银行的开发贷款利率已上浮五成,这对抑制信贷增长已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银行贷款资金价格将上升,这将促使银行对增大利差收入。
预测
通胀如高企
央行或继续加息
分析认为,预计今年上半年通货膨胀会触及5%以上的高点。如果通货膨胀继续高企,不排除央行会在上半年继续加息。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就指出,此番加息将不会是终点。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频打组合拳的概率很大。然而,加息后央行也面临热钱进一步流入等风险。
交通银行预测,1月份CPI同比增幅为5%左右。国家信息中心最新预测称,今年一季度物价上升压力仍然偏大,预计CPI将上涨5%左右。
分析师:
加息节点会更利于股市
对于昨日的加息,市场普遍认为符合此前预期。银行证券分析师董思毅指出加息对于股市而言“偏负面”,反映出了监管层对1月份通胀的担心和银行突击放款之后造成的流动性加剧的现实状况。
股市的反应上,董思毅认为短期市场可能会解读成利空出尽,但是中期市场已经变弱,应逢高减仓。“在节后交易日之前选择加息,节点会更利于股市”,董思毅说,“股市低开的可能性很大,而低开之后的走势将较为关键”。他分析,如果股市低开之后反弹,说明市场对短期利空因素已进行消化,股市仍有望迎来“开门红”,不过如果低开之后加速下跌,“这是我比较担心的”,加上前期反弹已到一定点位,不排除市场借此次加息再次探底。
而从中期来看,不少分析师认为,由于加息通道已得到确认,今年股市的机会不会特别大,“主要是结构性的机会吧”,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地产板块受压的状况会一直存在,银行股板则定性中性偏多,受政策支持的高铁、水利板块是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操作建议上,投资者还是宜以控制风险为主,不宜轻易抄底。
乐观的分析师则认为,没必要对此加息恐慌,加息并不会改变今年股市“整体逐渐恢复”的格局。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就认为,在全球经济回暖的整体趋势下,后市大局不会有太大影响。
全球股市春节假期暴涨
A股春节休市期间,外围股市年报行情集中爆发,欧美市场主要股指区间涨幅均超过1%,日经225指数在当周的涨幅达到3.52%。另外,作为全球股市风向标的道琼斯指数最近一周也上涨了1.01%,7日收盘并创下29个月新高,达到12161.55点,并创出了近两个多月来表现最好的一周。
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在所有公布了业绩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中,有70%以上的业绩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更多的公司财报陆续公布,市场对于余下来的企业表现预期良好。
此外,市场对埃及动荡的担心情绪也有所平息,该国银行业也在一周多以来首次开业。 (王亮 刘新宇 张忠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