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2月10日消息(记者 杨杰)从海口市交警部门获悉,近年来我市发生的各类交通事故当中,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争道抢行、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翻越护栏所引发的占30%以上。在这些违章行为中,驾驶人员和行人的主观安全意识缺乏是重要的一方面,同时,缺乏一套符合交通现状且行之有效的“人车”、“机非”分隔系统,也是影响我市交通秩序的一大因素。因此,合理规范的交通护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多数路段护栏难阻马路“刘翔”
在我市各主要街道上,行人跨越护栏、横穿马路的现象屡见不鲜。罗牛山出租车公司的周师傅对记者说,每天他开车经过大同路、海秀路等路段时,都能看到不少行人在车流中跨越护栏横穿马路,由于这些路段路窄人多,驾驶员视线容易受到影响,很容易发生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
9日上午,记者在和平北路上观察了近30分钟,发现该路段1公里长度内竟有20余人直接翻越护栏闯过车流不息的马路,而此处的护栏有100厘米以上,当属我市所有护栏中最高的,却依然难以阻挡诸多胆大无惧的马路“刘翔”们。
一些市民说:“这条路全长有1公里左右,却只在位于路尾处的省中医院门前设置唯一的斑马线,很多人懒得走那么远,图省事就翻过去了。”
而在大同路、人民大道等路段上,马路“刘翔”们更是比比皆是。由于上述路段的护栏普遍偏低,多在30厘米左右,对横穿马路的行人产生不了任何“阻拦”效果,很多心急的路人总是不按交通指引好好走斑马线,常常两腿轻盈一跨似“刘翔”。
不少驾驶员对记者表示,那些青壮年“刘翔”还不是最危险的,真正隐患是那些风风火火的中小学生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些学校的学生为图方便,常常会抱着一种“从众”的侥幸心理跨护栏过马路。14路公交车司机符先生告诉记者,平时最担心上下学时段驶经海口四中附近,很多学生为了赶时间跨越护栏,而天桥距校门不过百米,他们却不走天桥。
与学生们“风风火火”相比,有个别行动不便的老人也“不服老”,颤颤巍巍地也要跨护栏,很多驾驶员不得不停下来让其先过。这些老人不少是单独行动,既无儿女相伴,也无老伴搀扶,极容易发生交通意外。
护栏设置不合理,影响驾驶和出行安全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交通护栏的统一颜色、高度、外型等标准,一般都是由各省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布设。这一现状看似灵活,事实上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不少:如果加高护栏,虽然可以有效防止行人跨越,但道路中间长距离树立一条高高的人造隔离带,给人感觉过于生硬,不易与道路周边环境和谐搭配,而且护栏太高,在护栏开口处则容易阻碍驾驶员的视线,从而看不清从道路另一侧横过马路的行人。
此外,护栏的五颜六色也给广大驾驶员带来了影响。“海秀东路、长堤路等的护栏大多以深绿色为主,颜色太深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驾驶疲劳;而大同路、龙华路上多以白色为主,看起来很清爽整洁,但是夏天光线过强时可能会反光刺眼,同样不利于安全驾驶。”很多驾驶员向记者表达了上述看法。
“海口交通护栏设置存在安全隐患,我是吃过亏的。”市民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大腿上一道长约7厘米的疤痕。“海秀东路上多数交通护栏顶部居然制成尖状而非普遍采用的圆弧状,像把刀一样立着。上次图省事翻跨时不小心被顶尖处划破,去医院缝了十多针。”李先生回忆起这段“血的教训”仍心有余悸,“行人违法跨越护栏确实不该,但是交警部门也不应该‘以暴制暴’,设立如此危险的交通设施,如果一些不遵守规则的人,翻越时不小心伤到头部或者腹部不是更危险吗?”
海口交通护栏“三级跳”现状何时可改观
记者了解到,海口的交通护栏尽管“历久”却鲜有“弥新”:从2005年开始,海口开始安装新的交通护栏,当时的高度是从30厘米到100厘米。近年来,随着我市交通压力的增加,海口的交通护栏大致有三种固定样式:30厘米左右、60厘米左右和100厘米以上。不少市民反映:在解放西、海秀东等路段,3种高度的护栏经常并列摆放在路中央,看上去颇像“三级跨栏”,既影响了城市环境,也起不到护栏固有的“安全”和“隔离”功能。
不少市民认为,我市交通护栏不规范等现象,让人看着有点闹心。“灰绿灰绿的,看起来没精神。而且经过风吹日晒,不少护栏已经变得锈迹斑斑,有些地方还被撞得扭曲变形,确实有点影响市容。”市民林先生认为,建设国际旅游岛,一些公共设施标志、路名地名等“软件”设施正在逐步统一规范,而作为交通安全“硬件”的护栏仍迟迟不能跟上城市发展,难道实施标准化很难吗?
记者了解到,广州、北京等很多城市,绝大多数的交通护栏设施已经统一了标准规格。那么,海口什么时候可以有统一、规范、合理的交通设施呢?
上个月25日召开的海口市城市道路交通协调联席会上,海口交警部门明确表示将对全市交通护栏进行统一规范改造,今年内首先将18条主要道路的40985米交通护栏统一更换为高度1米、铁质、弯管样式,随后再按该标准逐步规范全市所有交通护栏。
9日,海口市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市交通护栏规范改造工作将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具体细则目前正处于研究和制订阶段,成熟后便第一时间通过媒体予以公布并落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