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2月18日消息 近日,有网友报料称,位于文昌市铺前镇七星岭、建于明代的省级重点文物斗柄塔周边土地被人非法占用,建起一座占地约6、7亩的祭祖墓园,与周边景观很不协调,显得十分突兀。
记者随后赶赴文昌展开采访,证实了网友反映的上述情况。文昌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有关负责人称,该墓园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属于违法占地。文昌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健则表示,已向省级文物保护部门反映该情况,等待相关部门的决定。
斗柄塔下耗资百万元建祭祖墓园
接到网友报料后,记者于2月15日前往位于文昌市铺前镇七星岭上的斗柄塔探访。这天,下着朦朦阴雨,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前往斗柄塔的唯一路径,上山的土路因连日阴雨泥泞而非常湿滑泥泞,十分难走,经过十五分钟的路程,薄雾环绕中的斗柄塔映入记者眼帘,同时,一座尚未完工的大型墓园出现在眼前,墓园依山而建,修建了长长的台阶,边上随地摆放着建筑用的瓷砖及沙土,施工用的插线板被随意裸露在长廊阶梯上。
登回旋梯而上,一片平地上竖着几座大型墓碑,墓碑后是一片墓地,不远处还有一座未凉亭,地砖和栏杆用料全部为大理石。尽管墓园尚未完工,但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都已颇具气势。
据引路的群众介绍,附近村庄居住的都是X姓人家,此地应该为他们集资建设的X氏祭祖陵园,占地面积大约有6、7亩的样子,从陵园规模和用料来看,耗资或超百万元之巨。另一知情者则称,X氏祖坟原来并不是很大,但后来可能是有人倡议建造墓园,才修建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由于未能在现场找到负责修建墓园的负责人,附近村民也未提供相关联系方式,因此记者没有能够了解到有关这座墓园的更多情况。
墓园距离明代文物仅200米
从墓园旁的山路再行走不过五分钟便来到了斗柄塔,据资料记载,该塔始建于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是明代尚书王宏告老还乡时筹资建造,以航标和镇妖为目的,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悠久历史。
塔记者注意到,虽然斗柄塔在去年5月已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塔前镌刻的指示碑仍是文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走进塔内,无照明设施,塔心空圆,一缕光从塔顶射下十分微弱,沿壁有狭长的阶梯,仅可供一人行走,阶梯陡峭,螺旋直上可通塔顶,每层皆有相通用于采光和通风的拱门。
登上塔顶,可清楚看到不远处的大型墓园,据记者目测,塔顶至墓园的直线距离大概仅有200米左右。据了解,国家颁布的《文物保护法》有规定,在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那么这座墓园的建设是否违反了《文物保护法》?墓园建设是否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呢?
国土部门称未经批准属违法占地
对于叶氏墓园的种种疑问,记者随即前往有关部门了解详细情况。文昌市铺前镇委符书记对该情况表示诧异,“并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一座墓园,而且这样的墓园也绝对不可能的批准”。该镇邢镇长则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墓园建设情况,也没接受过该项目建设的审批申请。
随后,记者又来到文昌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进行采访。“我们没有接到过在斗柄塔下建设墓园的审批申请。”该局土地利用股叶奋股长说,同时,他表示,类似于墓园这类的特殊用地建设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否则就属于违法占地,将由管理监察土地违法的监察大队出面进行查处。
负责文昌市文物管理的文昌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健告诉记者,他已经知道叶氏墓园建设的情况,并及时向省一级文物部门作了反映,“虽然斗柄塔是省级重点文物,但是由于没有划定保护范围,我们也不好进行管理工作。”
“去年我们就曾向市政府递交了请求划定斗柄塔保护范围的申请文件,但至今并未收到相关批示”。文昌市文体局文化股谢股长向记者出示了当时的书面申请报告,报告中拟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以该塔中心位置为起点,分别是四周半径50米内及300米以内。
在文昌市铺前镇七星岭主峰上,巍然耸立着一座百年古塔——斗柄塔。
据资料记载,该塔始建于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是明代尚书王宏告老还乡时筹资建造,以航标和镇妖为目的,距今已有300余年的悠久历史。塔呈八角形,共7层,高20米,可惜塔顶原有的宝珠形塔刹已被毁坏,现仅存覆盆。晴日登塔,近可俯视苍翠林海,远可眺望雷州半岛。
1986年,该塔被确定为文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5月,被确定为海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申报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申报材料中,有专家认为,斗柄塔保存较好,符合力学原理,是海南省较有代表性的风水塔。置于塔顶可远眺大陆,对航行和军事上都有重要的航标意义,同时,也为研究海南古塔的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