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军坡民俗文化风情资料图

海南军坡民俗文化风情资料图
海口网2月28日消息 在海南乡村,从农历二月开始,村镇中常会传出阵阵喧天震耳的锣鼓声和鞭炮声。此时村里正在举行的军坡活动,也是海南人的重大节日之一。这个由民间自发兴起的传统节日相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海南人的狂欢节,起源一般都认为是以纪念冼夫人为主。近年来,军坡作为最具海南特色的地域文化习俗正在吸引着不少岛内外游客。为此,本报记者为您收集了几个较有特色的去处,如果有兴趣,不妨去瞧一瞧这久盛不衰的民俗文化盛会。
屯昌:乾隆年间就开始闹军坡 在海南公期中,屯昌县是军坡最多的地方之一,绝大多数村庄都有军坡,有的地方甚至有两个(公期、母期),时间延续也比较长,除大部分集中在农历二月外,农历三月、六月还有少量公期。其中以南典、屯城镇、南吕镇等几个地方的军坡最为热闹。
事实上,屯昌县军坡与一座叫南品岭的山岭有很大关系。南吕岭位于屯昌县东南部,海拔765米,与周围的九宛山、南典山等山组成一个山系,方圆几十里,挺拔凌峻,气宇轩昂。远望南吕岭,犹如巨人伸掌,直逼云天,摘星揽月。据传,不知什么时候,南吕岭有神仙居住后,方圆几十里,凡神仙能庇护的地方,百姓求福消灾取难,皆因上山祭祀而灵。于是,在南吕岭下的南典山坡上,许多村民开始祭祀。

海南军坡民俗文化风情资料图
屯昌“军坡”古老神秘 农历二月初六、初七是南方闪电火雷圣娘(中口婆)和南远峒主元皇大帝(南典公)的诞辰,于是当地百姓自发组织祭祀这两位神佛先祖并渐渐地成为当地风俗。大概在乾隆年间,有人将琼山新城的军坡活动中的祭祀等活动引进过来,再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形成屯昌最早的军坡。
近几十年来,南典山下,本地农民因流传南典公经常显灵,于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六、初七,在南典军坡节这两天,附近乡村的男女老少,甚至广东、上海、香港、台湾、新加坡的信奉者等纷纷前来朝拜。如今,南典军坡已成为屯昌乃至海南最有特色的军坡之一。
在屯昌民间,老百姓管军坡叫“吃军坡”和“闹军坡”。
所谓“吃军坡”就是军坡这天,家家户户全家出动,早早就准备丰盛的盛宴,迎接亲朋好友的到来,围在一家喝酒、聊天。大至国家大事,小至下期开奖开什么号码,大家都聊得特别起劲。如果你不认识这个地方的人,也不要紧。屯昌人非常好客,中午时分,只要你走进任何一家,他们都会热情地拿出碗筷,倒出美酒与他们一起品尝。而且,亲朋好友买来的饮料等各种礼品,主人只拿出一点,剩下的全部拿回去,有时甚至还将其他亲朋好友买来的其他礼品带回去。最让人难忘的就是“闹军坡”了。如今,屯昌县“军坡”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神秘与迷信的色彩,特别是那些被称为“童身”的“穿杖”表演,让许多人大为惊叹。

海南军坡民俗文化风情资料图
“穿杖”表演惊心动魄 刚开始,来自附近村庄的百姓会聚集在一起,敲锣打鼓、点香祈福、祭祀等。接着,惊心动魄的“穿杖”表演就开始了。一般情况下,表演者将一根五六米长、直径约0.5-1.5厘米的铁杖或者银杖从站在神台上的人右脸颊穿进,含在口中,有的甚至再从左脸颊穿出。时间长短不一,有的穿10多分钟就拨出来,有的时间长达几个小时。让人更为惊奇的是,“穿杖”表演者腮上并没有流血,有的即使流血,也只是一点点。随后,“穿杖”者以及舞狮、舞龙者沿着街道,到每家每户前祈福。
晚上,为庆祝军坡节,还要进行琼剧或者木偶戏表演。如今,随着屯昌百姓生活的提高,特别是有一些外出人员捐款,许多地方的琼剧或木偶戏一演就是3个晚上,让平时很少看琼剧或木偶戏的老百姓看个够。
行车线路:
1、自驾:海口出发经海榆中线,或者走东线高速从定安县城后拐入屯城镇,然后再开车到具体的镇、村庄;2、坐车:到海口南站坐车(有普通、快车、商务三种)到屯昌车站,然后在车站、水泵厂、东风路等坐中巴车到各个村庄。
时间:(时间均为农历)
1、二月:初六:屯城镇南典山;初九:西昌镇仁教村;初十:西昌镇、新兴镇蕴沃木头村、坡心镇南凯村、屯郊镇加茅村、屯城镇奇石村;十一:屯城镇竹头塘、罗村、邦溪、南吕镇;十二:石桥、兴诗军坡、坡心镇高朗、枫木镇;十三:下屯军坡、大同海军村、黄岭;十四:南吕镇里佳村;十五:坡心镇白石、屯城镇良史、南吕镇三岭村;十六:新兴镇岭前村、南吕镇东岭村、屯城镇水口村、西昌镇更丰美玉园村;十七:南吕镇鹿寨村、屯城镇长袋村、屯城镇新昌村、试场村、水金坡村;十八:南吕镇郭石村、新兴镇、坡心镇加买;十九:南吕镇落根村、屯城镇大洞村、深水村、槟郎园村;二十:屯城镇三发村、西昌镇大武村;二十五:屯城镇;二十七:藤寨镇周朝村
2、三月:十五:屯城镇大同墟、新兴镇土踢村;二十:新兴镇麻剑山村(海瑞祖居)
3、六月:十五:屯城镇吉安村

海南军坡民俗文化风情资料图
海口新坡:“梁沙婆期”规模最大 海口市的新坡镇是冼夫人的故事广为流传的地方,千百年来形成了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闹军坡“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新坡镇就热闹起来了。海内外感念信仰冼夫人的民众不辞跋涉之苦,从四面八方赶往新坡“闹军坡“。自古以来,海南闹军坡最为隆重的要算新坡镇梁沙婆期,梁沙婆指的便是冼夫人。新坡镇的闹军坡活动是岛内最大的民俗活动之一,影响遍及海内外。
在新坡,军坡节又称“梁沙婆期”。据说,冼夫人,当初来到海南时,就最先驻军在新坡镇的梁沙村,梁沙村人后来就将她供奉为自己的地方神,称为梁沙婆。1601年,该村进士梁云龙在村里建起梁沙婆庙,由于前来朝拜纪念者日益增多,1812年,当地民众集资,将梁沙婆庙扩大规模并迁址到新坡镇上,庙名也逐渐变为冼夫人庙。
据梁沙村老人介绍,凡是参加梁沙冼夫人庙会出师仪式的人和庙会管理者,从庙会开始那天至结束,要斋戎六日,凡是猪身上的东西都不能吃。农历二月初九是冼夫人的出征日,这天也是庙会的高潮,参加出征仪式的各村青年要到指定地点集合,进行检阅仪式。
行车路线:从东线高速新坡路口下

海南军坡民俗文化风情资料图
相关链接
起源:纪念冼夫人
军坡,海南民间称之为“闹军坡”、“吃军坡”、“行军期”等,是海南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为纪念六世纪中国岭南著名俚人首领冼夫人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每年从农历二月开始,海南各地乡村在各自固定的时间闹军坡,其时家家户户宾朋满座,喜宴丰盛。
海南岛各地闹军坡的日期差别很大,据说各地以冼夫人出兵到达本地的时间作为军坡节日期。一般集中在农历2—3月之间。但万宁市禄马苗乡闹军坡的时间则于农历1月就开始,而有些地方闹军坡最迟在农历10月。军坡节有“大军”“小军”之分,“小军”年年闹,“大军”五至十年闹一次。
冼夫人五上琼岛
冼夫人原籍并非海南,她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高凉郡(郡治在今日阳江县西)内越旗大姓冼氏人。冼夫人曾先后五次渡海过琼,为平定海南、发展海南立下丰功伟绩,也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卓越贡献。公元602年,冼夫人卒于海南,享年九十一岁。
公元569年,冼夫人率兵平定了广州刺史、轻车将军欧阳纥的叛乱后,广东的西南地方、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都是归她管辖之下。冼夫人在辖治海南期间,建置崖州,愎复海南与中原的联系,平定海南叛兵匪贼,使得海南地方安定,百姓乐业。
海南的民间对冼夫人的尊敬,缘于冼夫人对海南有两大杰出贡献。冼夫人力请梁朝于海南置崖州,使自汉元帝时起就脱离大陆656年之久的海南岛重新回归中央政权的统治。同时,冼夫人在海南教化民众,传播先进文化与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海南以往部族割据、茹毛饮血的原始落后局面,使海南社会得到了安定,经济得到了发展。由于冼夫人为海南及整个岭南的发展,周恩来总理称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军期”等,是海南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为纪念六世纪中国岭南著名俚人首领冼夫人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每年从农历二月开始,海南各地乡村在各自固定的时间闹军坡,其时家家户户宾朋满座,喜宴丰盛。
海南岛各地闹军坡的日期差别很大,据说各地以冼夫人出兵到达本地的时间作为军坡节日期。一般集中在农历2—3月之间。但万宁市禄马苗乡闹军坡的时间则于农历1月就开始,而有些地方闹军坡最迟在农历10月。军坡节有“大军”“小军”之分,“小军”年年闹,“大军”五至十年闹一次。
冼夫人五上琼岛
冼夫人原籍并非海南,她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高凉郡(郡治在今日阳江县西)内越旗大姓冼氏人。冼夫人曾先后五次渡海过琼,为平定海南、发展海南立下丰功伟绩,也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卓越贡献。公元602年,冼夫人卒于海南,享年九十一岁。
公元569年,冼夫人率兵平定了广州刺史、轻车将军欧阳纥的叛乱后,广东的西南地方、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都是归她管辖之下。冼夫人在辖治海南期间,建置崖州,愎复海南与中原的联系,平定海南叛兵匪贼,使得海南地方安定,百姓乐业。
海南的民间对冼夫人的尊敬,缘于冼夫人对海南有两大杰出贡献。冼夫人力请梁朝于海南置崖州,使自汉元帝时起就脱离大陆656年之久的海南岛重新回归中央政权的统治。同时,冼夫人在海南教化民众,传播先进文化与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海南以往部族割据、茹毛饮血的原始落后局面,使海南社会得到了安定,经济得到了发展。由于冼夫人为海南及整个岭南的发展,周恩来总理称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