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网络曝出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的医药“回扣门”之后,杭州又曝业界丑闻。25日下午,一名自称“杭州海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前业务员”的网友在多家网站发帖,称因不满拖欠工资,将公司今年1月的医疗回扣统计详单公布。网帖罗列了杭州、宁波5家浙江知名医院200余名医务工作者“收取临床费”情况。记者先后联系几家医院,发现名单中部分医生的姓名、科室、医院与网帖基本相符。据了解,针对网帖所反映的情况,浙江省卫生厅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2月27日《中国青年报》)
什么叫“收取临床费”?其实就是收取药物回扣。如此大面积的医务人员被举报,我们应该感到触目惊心吧?虽然此事还在调查阶段,但这种医生一窝蜂吃药物回扣的集体腐败早已经多次被媒体曝光。这样大大小小的事件频频发生,公众会怀着什么样的复杂心情来看待?
人们会很容易将当下抗生素的疯狂滥用与回扣联系起来,这样的想象也是有现实依据的。我们是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般在15%到30%。当下多数医院的药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一半左右,而抗生素又占药物收入的一半左右。而卫生部曾公布的一份统计年报显示,住院患者中,需要用抗生素治疗的比例在30%左右,但临床已经达到70%。
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将看病贵、大处方与药品回扣挂钩起来。为什么不少医生喜欢开贵药,喜欢给普通的病人开一大堆药物?为什么有医生在诸如感冒等一般疾病上,极力推荐病人选择输液在内的一切药物治疗?这其中有没有可能甚至就是回扣在作怪?
人们会很容易将之与医生们的职业素质与医德联系起来看。医者一旦抵御不了回扣这种“黑金”诱惑,迷失在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社会浪潮下,他们手中的“处方权”就成了套现的工具。这样的医生即使医术再精湛,恐怕都很难赢得社会的公信与尊重。看病会成为一种冰冷无情的金钱交易,人文的光辉与医德的温暖将不复存在。
“医生收回扣”一旦泛滥,除了催生更多腐败,大大加重患者负担外,还会削弱整个医疗机构的公信力,危害医生队伍的职业声望,降低医疗服务的质量标准。所以,为什么在很多发达国家,卫生管理部门会对这种行为持零容忍的态度,通过严格的法律规范与一丝不苟的执法,通过“明规则”提高医生们的待遇等办法,来治理与杜绝这种行为,决不容许其泛滥起来,主要原因也正是源于政府管理者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下,“医生收回扣”各种丑闻频出,像一种恶性癌症一样不断在侵袭着我们医疗系统大大小小的枝干与细节,吞噬着医疗服务的公平与正义,还有社会公信力。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逐渐迫在眉睫,不容回避。对管理者而言,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我们希望职能部门能够拿出更多的决心与标本兼治的应对措施出来。
相关链接
浙江200余名医生被曝拿回扣 省卫生厅介入调查网贴再曝浙江200医生拿回扣 自称是药企业务员
网爆武汉协和医院“回扣门” 涉及数十名医生
放纵医疗回扣就是把患者当“羔羊”
多起医疗回扣丑闻集中曝光 被质疑处罚太轻
网络又曝医疗“回扣门” 涉及浙江近20家医院
医院回扣成行业潜规则 专家呼吁加强法律监管
卫生部回应杭州医院"回扣清单"事件:将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