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宝
海口网3月10日消息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李宏透露,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省部级官员提升职务后,也不能换车,“车随人走”,省部级以下单位车辆不固定到人。“当年南京车改曾面临很多困难和压力,但是结果证明南京的车改方向是正确的。”南京公车改革的见证者及引领者、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宝昨日在江苏代表团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南京搞出一道闻名全国的“测算公式”
今年两会,公车改革首次写进总理工作报告,而在7年前,全国上下就曾掀起一股“公车改革”热潮,南京就是其中的一个先行者。与其他城市不同,南京的公车改革自下而上,“农村包围城市”,并且搞出了一道闻名全国的“测算公式”。由于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公务人员交通费用的差别,南京这种以数学模型方式测算货币化公务交通费的探索受到中纪委的高度赞同,也因此成就了公车改革的“南京样本”一说,一时间许多城市蜂拥来宁学习经验。
“2004年,当时有不少城市都在做公务车改革,有的按职务发补贴,有的是从机关往下做,总之赞成与反对的声音都很多,也有人担心车改会引发新的腐败,我们那时候也面临很大压力。”时任南京市常务副市长的陈家宝力主南京的公车一定要改,也正是在他的极力倡导下,南京人创造出了一道数学测算公式:公车交通费补贴=车辆消费基数×公务活动占用量×(1+地理因素系数+经济因素系数+购车因素系数)。
2004年,南京市筹备成立公车改革领导小组;2005年4月,从一些涉农街道开始,公车改革“破冰”,街道的车集中起来向社会拍卖,而街道的公务人员按活动频率计发现金补贴,出门办事的交通工具自行解决;2006年,公车改革进入区县这一层次;一直到2007年,南京所有区县都完成了公车改革。
昨天,陈家宝给记者列出了一串数据:南京市车改前年交通费用支出总额为21216.59万元,车改后年发放交通补贴12142.39万元,行政费用中交通费用为2572.14万元,两项合计为14714.53万元,比车改前一年减少6502.06万元。另一笔账是,按平均每年购置、更新车辆的增长率11%,每辆车20万元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开支3800万元。这两项合并计算,公车改革后,一年可以为南京市节省交通公务开支逾1亿元。
逐步深入
用IC卡形式保证公务交通费的专款专用
伴随着南京公车改革的步步深入,各方面的争论也此起彼伏。最大的争议就是针对公务用车制度货币化改革中以现金形式发放个人交通费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面向公务员的变相加薪。
2006年到2007年,经广泛调研,南京市采取了变通的方法,借助市公用事业IC卡现有平台,开发应用了公务交通卡作为公车改革后的支付载体,凡属于公务交通方面发生的费用,均可使用公务交通卡支付,不能变现提现。同时,IC卡实时信息传递,实现了对个人公务交通费使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公务交通费的专款专用,实现公共财政效益最大化。
这一变通的确收到了较好的反响。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各城区已经进行过车改的单位,公职人员拿到的公务补贴已有50%打进了IC卡里。由于一些公交车、出租车、加油站还无法方便实现刷卡功能,不便全部采取IC卡补贴,待硬件设备配套完善后,将逐步取消现金发放公务交通费的方式。
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公车改革提到了全国的层面上,这也意味着一场全国上下的公务用车制度变革即将掀开大幕。如何体现公务活动厉行节约的原则,如何使公车改革能平稳推进,这些问题都到了需要尽快决断的时刻。
在这一点上,陈家宝也向记者介绍了南京的经验。他说,当年南京的公车改革是一种货币化改革,其难度和复杂性高于其他模式。这里面,特别是交通费补贴标准如何确立是改革成功与否的最关键、最敏感的问题。
“实践证明,我们走出了一条可行之道,”陈家宝认为,有三个要素首先要考虑到:一是切实降低财政支出,有效地控制政府运行成本;二是确保公务人员履行公务活动的实际需要;三是堵塞公务用车使用中的各种漏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