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社会长焦>
公车改革不是“技术性难题”
公车改革不是“技术性难题”
来源: 新华网 作者:马致平 时间:2011-03-10 16:43

  据媒体3月8日报道,我国公车管理将出台新的规定:省部级官员升迁车随人走,省部级以下单位将不再配专车。月初,财政部也出台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从预决算关口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财政部今年将公开中央预算部门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情况。

  公务用车是否规范,不仅关系到政府形象,也关乎税收的合理使用。中央三令五申要规范公务用车,一方面表现出推进公车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车改革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虽然有一些地方启动了公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各地跟进者不多,公车滥用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推动公车改革的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或者表面上大张旗鼓,暗地里滥用不误,或者把公车改革描述为一项“技术性难题”而推诿拖延。比如,2009年杭州启动“取消专车、改发车贴”的公车改革,就有人出来说“打车不方便”,试图恢复局级干部专车;最近,广州市宣布将探索公务车有偿私用,公车上将统一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以加强监管,然而,光是第一年装GPS就得花费5.2亿元,此后每年管理费用更高达1.2亿元。

  如此“不方便”,如此大架势,似乎公车改革无比艰难。果真如此吗?如果没有高额度的补贴和投入,是不是公车改革就进行不下去?是不是公务用车就无法规范起来?显然不是!归根结底,公车改革能否推进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一些地方之所以对公车改革阳奉阴违,一是由于地方政府在公车改革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不愿意放弃公车的福利;二是有人借着公车改革的幌子,忙着上项目、发个人财。公车上依附着太多的利益而缺少监督和问责,必然会被扭曲和异化。

  其实,公车改革不是什么“技术性难题”,反而可以很环保、很低碳,只要做到令行禁止,并不需要高投入。关键是要既让地方政府有动力,又要让他们感受到压力。首先,公开透明是规范公务用车最好的药方。应当将公务车统一采用特殊标识,方便群众监督,同时,政府应定期公开公车购置和使用费用,具体到每台车每个人,绝不能言之不详。要做到这点不难,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在全国两会期间就曾表示,向社会公开公车数量不是难事,3月底后北京就将摸清全市公务用车数量并实现透明化。北京尚且能够如此,其他地方更应该不是问题。

  要规范公务用车,还须把“治车”提升到“治官”的高度。公车私用泛滥,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干部的特权意识作祟,认为没有专车就没有地位,或者喜好“钻空子”,认为用一用也没人知道,胆子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思想是违背公务员纪律和道德规范的。因此,规范公车管理最根本的在于管好干部,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以考虑将公车使用纳入公务员廉政考核指标,对公车私用和公车腐败行为要视作违反了公务员基本职业道德,实行一票否决式的准入资格审查。(马致平)

(编辑:胡世福)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