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课时少缺场地课程不齐 海南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成难题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1-03-13 11:51

  海口网3月13日消息   3月5日,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3月8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吉林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他与全国人大代表、原国家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对话时说,“我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大家说,这么小的事还要写到政府工作报告。我觉得,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

  

  温家宝在与杨杨的对话中表示,“很多有志之士都说,身体强则民族强,则国家强。我觉得第一位的,还是大杨扬讲的,要为学校增加体育设备的投入。第二是体育教师缺口多,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孩子也不会有快乐的体育,不会有快乐的体育其实也不会有快乐的童年。”

  

  记者调查:体育课时少

  

  要求:海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严格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保证体育课时: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每周2课时。


  现象:绝大多数小学开不齐体育课

  

  据调查,包括优质学校在内,我省众多学校每周仅为小学生或初中生安排2节体育课,有的学校甚至把每周2节的体育课安排在一起上。而且,体育课质量不高,做个简单游戏就收场“乘凉”,达不到小学生通过体育课锻炼身体的目的。

  

  在走访中小学校的过程中,甚至还有校长对记者说,“我们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周开齐了2节体育课。”

  

  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处负责人认为,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不够体育课有人为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一些学校称课时紧张,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体育课,实际上,这与校领导是否重视体育有关。客观原因是,众多城区学校包括一些优质学校在内均因场地狭窄或没有运动场地,上体育课成了难题。农村学校不缺乏体育场地,却又因经济条件制约,普遍缺乏体育器材。

 

  体育场地小

  

  要求:《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对学校体育场地有明确标准:小学运动场地必须拥有200-300米的跑道,2-3块篮球场、1-2块排球场、器械体操加游戏区要达200-300平方米;中学必须有300-400米的跑道。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现象:城区学校普遍缺乏运动场所

  

  据调查,海口、三亚市区内,有运动场地的中小学校非常少。特别是一些位于居民区中的学校,教学楼之间所留的夹缝就是出口。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下了课只能在楼梯口站一站,在教学楼下的走廊里玩游戏。

  

  海口二十小是一所承担义务教育划片招生任务的公办学校,该校有1700名学生,占地面积只有3800多平方米。这是一所半环形的学校,教学楼下有一块空地,是走路的通道,也是学校的操场。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学生上体育课,坐在楼上的教室内,可清晰地听见楼下学生的脚步声。记者在现场看到,因为担心影响楼上同学学习,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练队列时脚步轻轻的,连老师发号施令的声音都是小小的。该校校长说,为减少体育课对别的班级的干扰,一楼已经不设教室了。

  

  由于场地有限,海口二十小每天早上只能安排一个年级做早操,一年级不参加,二、三、四、五、六年级刚好轮上每天做一次早操。

  

  海口八中是一所初中学校,教学楼下只有几块小小的空地,比普遍的庭院大不了多少。这么小的校园内,很难得地建了一块篮球场。记者在现场看到,体育课上,学生们有打篮球的、有打羽毛球的、有跳绳的。“在现有环境下,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几乎是不可能的。”该校体育老师说,这里共有12个班级,连下楼做课间操都不能够实现。学校在制作课程表时总是颇费思量,尽量避免两个班同时上体育课,以免校园过于拥挤。

  

  在海口人民广场周围有近20所中小学校,这些学校大都没有体育运动场地,学生们只好到广场来上体育课。由于体育器材无法带去,体育锻炼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海口十一中位于新华南路,该校学生告诉记者,每周上体育课时,都要穿过小巷,走一段路到海口人民广场去上。到那里就是跑跑步而已,令人乏味。


  体育器材少

 

    要求: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是保证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须提供的基本设施。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的小学所配备的体育器材应有:接力棒6-8支、小栏架或钻圈架8-10付、发令枪1支、标志杆(筒)4根、秒表2块、跳高架1付、跳高横竿2根、山羊或跳箱1台、助跳板1块、小沙包20只、垒球20只、实心球20只、投掷靶1只、小体操垫20块、低单杠1付、毽子40只、短跳绳40根、长跳绳8根、小篮球20只、小篮球架1付、小足球或软式排球20只、小足球门或排球架1付、乒乓球台1张、乒乓球拍或板羽球或羽毛球拍20付、乒乓球或羽毛球网架2付、乒乓球或羽毛球20只等。


  现象:小学生不知跳箱为何物

  

  记者走访海口一些城区学校,教学楼下的空地上空空如也。没有篮球架、没有乒乓球台、没有单杠……在其体育器材室,常见体育器材只有篮球、乒乓球、跳绳、接力棒等。

  

  “跳山羊?没听说过。”记者随机采访一些小学生,他们说自己从来没见过跳箱,也不知道“跳山羊”是一种什么样的游戏。一些体育老师感叹,在七八十年代,校园里还有跳箱等体育设施,小学生们最喜欢下课之后“跳山羊”,而今,因为学校担心发生安全事故,这种体育设施几乎在校园绝迹了。

  

  学校缺乏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现状引起了省政协委员的高度重视。2008年,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曾组织体育界别的政协委员,深入到海口、三亚、万宁、定安、乐东等市县进行专题调研。政协委员们在调研报告中称,体育场地严重不足是全省中小学的“常见病”。比如,万宁市206所中小学,有体育操场仅20所。一些学校的教学楼很气派,可是体育场地“捉襟见肘”,体育课只能“见空插课”。乐东千家镇中心小学有1000多名学生,不足6平方米的体育器材室内,存放了十几个破烂不堪的篮球、排球、足球,还有一个老师用木板改做的“土木马”。学校有六、七个土乒乓球水泥台子,用竹杆、砖头代替球网,尽管中午已放学,但仍有一大群孩子还在捉对厮杀,打得难解难分,孩子们这种活泼、好动的天性和快乐运动的精神令人感动,令人震撼。


  体育教师缺

  

  要求: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体育老师配备比例是: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现象:体育教师缺口大

  

  根据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专题调研后所提供的数字,我省有体育专职教师3591人,按照体育课时计算,专职体育教师缺口约1500人,其中农村中小学缺编达1100人。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曾对体育教师的数量、性别等基本情况作过调查,专职体育教师中男性占绝大多数,男女教师人数比为6.76:1。这种状况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女生少和女体育教师年龄大后改行有关。专家认为,体育教师男多女少,与中学生性别构成极不协调。女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她们在生理、心理、行为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部分男教师对此不甚了解,不便具体指导,影响保健和锻炼指导的效果。而兼职体育教师中大多数为非体育专业学历,他们或是班主任,或是文化课教师。

[来源:南国都市报] [作者:许欣 陈康康 李小岗] [编辑:李昕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