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报道家住金华镇篙芝村王勇四兄妹困苦遭遇后,连日来,一直有好心市民在不断关注的同时,还向记者打听:现在孩子们怎么样了?房子是否得以解决?然而,带着大家的关心,昨日(14日),记者再次来到王勇家看望孩子们的现状,结果却让人很是意外。
工地上 孩子带病背砖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昨日中午,记者带着好心市民的关心,再次前往金华镇篙芝村王勇家看望孩子们的现状。
11点多,当记者一行人路过山脚下一在建工地时,一位看着身体单薄的男孩正背着砖吃力地往山上运,走近一看,背砖的孩子确实是王勇。
“叔,你们来了,等我背好砖后,再带你们回家。”见到记者时,王勇笑着说,他背的砖不多,最多也才能背12块。为此,他必须得多跑几趟,才能赶上其他的人。
记者发现王勇左手背上,还贴着医用纱布。“王勇,生病了为什么不在家呆一呆,还要来工地干活?”有人问了一句。“叔,我不干活,弟弟妹妹们就没钱吃饭了。”话毕,大家久久不语。
学校里 老师不太清楚孩子困境
然而,王勇的这句话无意中也提醒了大家。既然王勇这么关心弟妹们,那么,弟妹们是否仍在学校挨饿?带着不安,大家又赶往篙芝小学看望了正在念小学的弟弟王君和妹妹王宇。
到了学校后,记者发现小朋友们都穿得整整齐齐的,唯独王勇的妹妹王宇穿得很破旧,但是,她小脸上的笑容依然灿烂。
王宇的班主任康老师告诉记者,王宇学习成绩很不错,平时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和同学们也相处得很融洽。而至于孩子家里的困境,他哥哥并没有向学校反映过,大家都是听同学们及家长说的。
“为什么没有向学校反映家里的困境?”面对大家的疑问,王勇说,他怕伤到弟弟妹妹们的自尊心,同时,也怕其他的孩子笑他们没爹没妈。所以,才没有把家里的情况告诉学校老师,现在他只希望自己好好干活,尽量把弟妹们拉扯长大。
好心人来探望 “孩子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记者得知,3月13日下午,好心市民龚爷爷、“好人老兵”两兄弟因放心不下四个娃娃,也一起相约赶到王勇家看望。
到了王勇家后,大家看到孩子们住处实在是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大家建议王勇在新村先租一间房子,让弟弟妹妹们先暂时搬下来住,而至于房租的事,龚爷爷表示,他愿意资助孩子们,直到孩子们的房子有了着落。
而“好人老兵”见到王勇在工地上背砖头后,心里一直酸酸的。临走时,他对王勇说,由于自己的夜市摊也需要人手帮忙,看王勇是否愿意去,一个月一千多元的工资,如果愿意的话,随时都可以来上班。另外,在离开时,龚爷爷、“好人老兵”还将之前承诺的每月资助孩子们的600元现金交到了王勇的手里。
14日晚上,“好人老兵”给记者打来电话,“孩子的事,其实就是我们哥俩的事。不能让孩子再次受到伤害了。”
一线希望 给孩子们办低保
近日,本报报道《18岁,当爹又当妈》一文后,除了好心市民热心帮助外,就连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驻贵阳站)3位记者也高度关注。
昨日下午,记者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李林记者一行5人,一起前往篙芝村村委会采访。据该村童主任说,关于王勇家的危房,由于村里财政十分有限,村委会也无能为力。而前任村支书则解释说:由于王勇家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不能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另外,2003年搬迁的时候,当时只按房主搬迁,并不按户主搬迁。再说,王勇家父亲是织金人,并不是篙芝村的人。所以,王勇家根本就没有名额。“但是,现在唯一能帮孩子的,就是帮孩子们向民政部门申请低保。”张村长说。
随后,记者一行又来到金华镇政府办公室,但镇长及书记等人均在外办事。一名洪姓工作人员得知记者来意后,将问题认真作了记录,告知会及时向镇长汇报。而至于帮孩子们办低保一事,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将马上给相关部门反映,去王勇家调查,如果符合办低保,第一时间给孩子们办好低保,好保障他们的生活问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