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啃老的无奈
啃老虽然发生在个体身上,却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缓解啃老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努力,需要政策联动机制
伴随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养老”相伴的“啃老”成了新热词。从最初的“啃吃啃穿”升级为“啃房啃车”,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不仅要分担成年子女的生活成本,透支养老金帮助孩子们买房、购车,有的甚至连孙辈的奶粉钱、教育费都要管。有人戏言,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养儿啃老”。笔者身边的中青年朋友也在议论:啃老风渐长,怎样才能“老有所依”?将来我们这一代老了,会不会被子女“啃”得更厉害?
客观看,除了极少数家境优越或好逸恶劳、不思上进的“啃老族”外,大多数人的啃老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啃老虽然发生在个体身上,却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成本急剧攀升,上涨的房价、物价给不少年轻人造成生活压力,只能向父母伸手。另一方面,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是导致啃老的重要原因。我国劳动力资源已经呈相对饱和趋势,总量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比例失衡,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先在家“啃”父母。
此外,啃老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养老模式有关。我国长期以来以家庭养老为主,沿袭着“反哺”式养老传统,父母与子女很难像西方国家那样分得清清楚楚。尤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都让“被啃”的父母和啃老的子女觉得啃老理所当然。而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421”的家庭结构使子女无暇顾及对老人的照顾,一些老人反而希望“被啃”,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与子女共同承担生活压力。
可以说,啃老是现阶段我国转型时期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缓解啃老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协作,需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建立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的联动机制。
解决啃老问题,应当整合社会资源,更加重视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高校专业设置,使年轻人的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还应在初、高中乃至大学阶段增加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增加对就业的认识,鼓励年轻人自强自立。政府可考虑成立专门机构帮助青壮年就业,建立“青壮年失业群体”的动态档案。
解决啃老难题,年轻人自身的努力必不可少。社会各界应关心引导“啃老族”,帮助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增强生活信心。比如,成立相关机构对“啃老族”进行职业教育、就业心理辅导等,让啃老群体以健康心态找准定位,掌握一技之长,尽快融入到社会中去。
就业乃民生之本。缓解啃老难题,还应改善就业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调整住房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规范房屋租赁市场,让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减轻住房压力。如果包括年轻人在内的中低收入群体腰包更鼓一些、生活负担更小一些,啃老问题,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冯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