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就像食品界的慢性病。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各级监管部门与之进行了长期斗争,然而每一次运动式的打击之后,“瘦肉精”总能死灰复燃。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央视揭露农业龙头企业“双汇”也用瘦肉精生猪,一时舆论哗然。国家和相关省市随即展开大规模的清查瘦肉精行动。
然而,这很可能又是一次堂吉诃德式的冲锋———过去多年里,瘦肉精屡屡制造食物中毒事件,但始终不能换来问题的彻底解决。
更引人深思的是,涉案的河南猪场在接受检查时,曾一度查不出瘦肉精残留。原来猪农使用的是新型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传统手法检测不出来。
2002年,农业部禁用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俗称“瘦肉精”)包含7种药物:盐酸克伦特罗(传统瘦肉精)、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盐酸多巴胺、西巴特罗、硫酸特布他林。如今,农业执法人员多检测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剩下5种极少抽检。
会不会有其他药物代替现有瘦肉精,得以逃避监管呢?专家认为,瘦肉精确实有进化的可能。
出身
美国舶来品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一家公司将其混入猪饲料进行饲养实验。1987年,国内科研界首次接触“瘦肉精”
2009年2月,广州70余位市民食用猪肉后,出现中毒症状。随后查明,这批生猪来自天河生猪交易市场,猪肉中含有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随着媒体的深挖,瘦肉精进入中国的历史路径渐渐清晰。
盐酸克伦特罗原是一种哮喘药,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一家公司将其混入猪饲料进行饲养实验,意外地发现它能促进猪的生长速度、提高瘦肉率,同时使肉色鲜红,卖相更好。
1987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佟建明翻译美国饲料杂志的论文《使猪多长瘦肉的新营养分配剂》,这是国内科研界首次接触“瘦肉精”。
发展
科研界推动
南京农大、东北农大在此研究方向下开设课题,引发科研界热潮,但实验均以测定药物效率为导向,而忽视副作用
“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对当时生产力低下的中国养猪业有巨大诱惑,于是各高校纷纷投入研究:198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进行饲养实验,证实盐酸克伦特罗确实能提高瘦肉率。由于只检查猪肉而未检查内脏,他们认为该药物没有副作用;南京农大、东北农大在此研究方向下开设课题,引发科研界热潮,但实验均以测定药物效率为导向,而忽视副作用。
实际上,当时的科研界对瘦肉精的副作用还不仅仅是“忽视”。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梓荣也是“瘦肉精”推动者之一,他向媒体回忆,当年其实也发现了瘦肉精的副作用,但不宜和行政部门唱反调,所以论文中没有提到。
行政指导与经济利益的挟裹下,科研界放弃了严谨、中立的原则。1988年至1991年,欧共体和美国FDA相继禁用盐酸克伦特罗,西班牙、法国、美国均出现中毒事件,但这并没有引起国内科研人员的警惕。甚至到了1997年,中国农业部明确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但学界仍有人想继续推广。
进化
新型瘦肉精
莱克多巴胺同样能提高猪的瘦肉率,且号称“代谢更快、残留更少”,成为“新型瘦肉精”
1997年后,各地农业部门开始建起检测网,对盐酸克伦特罗作抽检。然而,另一股潜流正在涌动———与传统瘦肉精同属“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莱克多巴胺,同样能提高猪的瘦肉率,且号称“代谢更快、残留更少”,成为“新型瘦肉精”。
莱克多巴胺进入中国的路径,与盐酸克伦特罗如出一辙:1987年美国公司研制成功,并经过饲养实验;中国科研界迅速投入研究,成都化学所最早合成该化学品。随后中国农业部将其列为禁药,但FDA批准美国猪农限量使用,国内饲料企业怀着“将会解禁”的侥幸心态,偷偷发展生产技术。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瘦肉精进入中国的每一个环节,贪婪都战胜了理智。
1998年,香港17人中毒;2006年,上海300多人中毒;2009年,广州70余人中毒……瘦肉精进入中国以来,报载的受害者就有数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