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铁路博物馆沧桑记忆
海口网3月28日消息 随着海南东环铁路的投入运营,海南西环高铁也将全面开工,海南环岛铁路将梦圆今朝。近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访了位于海南西部东方市的海南铁路博物馆,透过馆藏文物与史料,海南铁路建设的沧桑记忆被一段段开启。
馆中史料显示,中国近代名人张之洞、孙中山、宋子文都曾提出过在海南修筑铁路的计划,这几位历史名人对海南铁路建设的设想和贡献,其推动意义不可估量。
1942年3月通车的海南首条铁路,伴随着侵琼日军掠夺海南矿产资源的屈辱历史:1942年3月从石碌开出第一列试运矿车抵达八所,长约52公里的“石八线”,成为海南岛第一条干线铁路。其间日寇先后在海南西线修建起全长240.9公里的铁路,这是一条浸满四万余名中国劳工血与泪的铁路。
位于东方市八所镇毗邻八所港的海南铁路博物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由原海南铁路总公司办公楼改建,室内馆区分三个展馆。3月22日,记者来到的海南铁路博物馆,这里依旧静悄悄,没有一丝尘世的喧嚣,倒是从石碌方向驶往八所港的运矿车之汽笛声,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海南铁路的沧桑。
海南铁路梦折戟于战争局势
1号展馆左侧走廊墙壁上,挂着影响近代中国发展方向的三位名人的画像,分别是张之洞、孙中山、宋子文,尽管他们提出在海南修筑铁路的计划最终囿于局势受阻,但他们对海南铁路建设的设想和贡献,都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1908年清政府决定将全国铁路收归国有,张之洞受任督办粤汉铁路大臣。史料显示,张之洞是最早提出要筑铁路至海南腹地之人,他在其修铁路的方案中规划了海南铁路方案。
长期研究民国历史的文史学者伍立杨说,张之洞很重视铁路建设,他认为铁路是启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阀门。可惜的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洋务派的亲力亲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局势,内忧外患的满清政府也根本无暇顾及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之开发建设。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其著名的《建国方略》中明文记载要修建海南铁路。
伍立杨说,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先生的铁路计划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海南铁路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全国铁路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
1912年春,孙中山在清帝退位后,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希望致力于实业建设,决心要在十年内建设铁路二十万里。他先后到各地视察,并于1913年初赴日本访问。他信心百倍,葆有一个庞大而细密的计划。
伍立杨说,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是一个全国性的网状铁路系统,勾勒出当时中国网状铁路蓝图,这个蓝图共有六大系统,分别是中部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和西南铁路系统,它们将全国铁路结成网状。其中,西南铁路系统当中共有八大条干线,其中广州-钦州干线里,海南属于其中一条支线。
查阅史料,我们得知《建国方略》中讲到广州—钦州线部分详细谈到:“此线从西江铁路桥西首起算,约长四百英里。自广州起,西行至于太平墟之西江铁路,与己线同轨。过江始分支,向开平、恩平,经阳春,至高州及化州。于化州须引一支线,至遂溪、雷州,达于琼州海峡之海安,约长一百英里。于海安再以渡船与琼州岛联络。其本线,仍自化州西行,过石城、廉州、钦州,达于与安南交界之东兴为止。”
然而时势囿人。真正开始着手修筑海南铁路的是文昌籍国民党要员宋子文。
1936年12月2日,国民政府中央经济委员会常委宋子文与广东省军政要员余汉谋、陈策等抵琼,考察海南岛的交通建设,决定3年时间投资3000万元修建环岛铁路。宋子文计划成立琼崖铁路工程局,以临高县马袅港为起点,经澄迈、琼山抵海口,再出文昌经嘉积、陵水而至榆林作为首期东线道路,全长361公里;二期西岸线经福山、和舍而至那大,全长67.2公里,统称环岛铁路。4个测量队随后奔赴现场,对马袅港至海口段进行了初步勘测。
当时,宋子文希望南京政府增强对海南岛的控制,以阻止日本入侵该地区,当然同时也希望开发海南岛的经济。1937年6月,他到海南岛开始执行这一计划,但很快就因抗战爆发而中止了。
伍立杨认为,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诸多先贤的海南铁路梦在当时没有实现,主要原因是受时局所限,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当时中国面临着“五千年之未有之大变局”,历史学家将这段时期称为“历史的三峡”,寓意当时的局势犹如山势之险恶、水流之湍急、暗礁之重重,包括修铁路在内的建设大事根本无法达成,只有过了这个关卡,进入盛世方能实现,这也是改革开放后包括粤海铁路、青藏铁路都能顺利建成通车的重要原因,孙中山当年提出的全国铁路网状结构设想才能变成现实。
伴随着日军侵琼屈辱的“石八线”
博物馆内有一栋始建于1941年的深灰色三层楼,原为侵华日军修建的驻军指挥部,后改为海南铁路总公司办公楼,现为1号馆展楼。陈放在1号馆的珍贵史料,突出反映了日寇为掠夺海南资源而在海南犯下的滔天罪行。
长期研究海南近代史的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张兴吉在其著作《民国时期的海南》中说,铁路、火车是近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在海南出现铁路和火车是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即日本侵占海南时期。
日本国内紧迫的铁矿石需求使日寇加快了对海南铁矿石资源的掠夺步伐,而火车是运输岛内铁矿石至八所港的最佳交通工具。
1939年7月,日军随军地质勘探人员首先发现了田独铁矿,立即组织进行开采,并修建了田独至河口10公里轨距为610毫米的轻便轨铁路。尽管铁路很简陋,但它是当时日寇掠夺海南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托。
1941年1月,日军开始在昌江石碌和东方八所间进行勘测,在昌江县石碌岭上发现了大型优质铁矿,且矿体裸露易于采掘。1941年日窒素肥料株式会社海南事务所成立,同年12月改名为海南兴业株式会社,投资开发石碌铁矿。
1941年,日寇以八所、宝桥(叉河)、石碌为基点全线开工,当时日本当局要求石八线早日建成运矿,经铁道省和日本军部磋商,决定速办建成石八线,作为战时突击工程,并于1942年3月草率完成了铺轨,3月23日从石碌开出第一列试运矿车抵达八所,整段路线简称石八线,长约52公里,成为海南岛第一条干线铁路。由于线路质量差,时值5月海南台风雨季,大部分便桥被水冲毁,路基严重损坏无法运输,于是历时10个月重新修复,1943年石八全线恢复通车。
海南铁路博馆物提供的资料显示,1940年至1943年间,日寇先后在海南西线修建了全长240.9公里的铁路,“石八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借助这条铁路,日寇共从田独铁矿开采出铁矿石269万多吨,掠夺回国268.8万吨,在石碌铁矿则掠夺近70万吨。
劳工血泪筑成海南首条铁路
史料无声,却是如此沉重。海南首条铁路的建成,浸满了中国劳工的血与泪。
“老铁路”何大忠年逾古稀,1960年至1991年在海南铁路系统工作,现居广东肇庆的他接受海南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回忆道,日寇侵占海南岛后,为掠夺矿石资源,日本当局决定修建石(碌)八(所)线、榆(林)北(黎)线铁路,以便于将田独和石碌开采的矿石集中于八所港装船回国。为了实施这一掠夺计划,日寇从香港、广州、汕头、南京、上海及海南各地抓来了4万多名劳工,到最后完工时劳工只存活4000余人。
籍贯广东清远的向全是当年被日寇诱骗过来的劳工之一,2006年他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曾回忆,1942年春节刚过,日寇在占领地香港打着“招工”的幌子广发传单,招募劳工到海南铁矿工作,并允诺合同期1年,期满护送回原籍。25岁的向全不幸被日寇诱骗到海南,被分配到叉河35公里处铁路工地当伙夫,这条铁路专门用来运送铁矿石。
据向老回忆,包括他在内,当年铁路工地共有4名伙夫。一次,其他3名伙夫因突然生病,日寇就将这三人送进卫生房,向老目送三人走进卫生房,却再未见他们从那里走出来。
日寇及其走狗对待劳工的罪行令人发指。工人们一边干着苦力活,还经常遭到日寇虐待,许多工人不堪折磨相继死去。向老说:“日寇处理尸体的方式起初是用汽油烧尸体,后来因为汽油紧缺,他们就改用掩埋的方式处理尸体,开始时一个坑埋一具尸体,后来死去的劳工越来越多,就七八具尸体一个坑。”
“一颗石渣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全长240.9公里的海南西部铁路,是海南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一条浸满中国劳工血与泪的铁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