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活儿我接”
1984年,21岁的王庆煌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毕业分配到热科院香科饮料作物研究所。
“你知道‘食品香料之王’——香草兰吗?我们国家1961年从国外将它引进,现在20多年过去了,这香草兰既不开花,也不结荚,更谈不上产品开发,眼下国际价格香草兰豆荚是一公斤100多美元……”刚到所里报到,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黄根深书记冲着王庆煌说。
“现在需要有人填补这项科研空白,但这活很艰苦,也不是一年半载能见成效的。”黄根深又说道。
“这活儿我接!”王庆煌爽快地答应了。黄根深被眼前这个小伙子所吸引,不禁仔细地打量起来,只见他个不高,文文弱弱,一双眼睛透着质朴和刚毅。就这样,王庆煌勇敢地闯进了和着泥土芬香的香草兰世界。
香饮所坐落在海南万宁兴隆,说是研究所,其实就是立在田地里的几栋小房,没水没电,四周杂草丛生。只见一个个一米来高的石柱上爬满了绿色的香草兰,石柱与石柱之间搭着铁丝,从香草兰上伸出的细藤,懒懒地趴在铁丝上。领他来的人指着香草兰说:就是因为研究不出来这香草兰的授粉技术,所以无法种植。
“在学校还真没学过!”王庆煌查遍了所学的书籍,心里犯了难。“找国外资料,怎么也要把它开发出来!”他暗下决心。终于找出症结了,原来香草兰花朵结构特殊,昆虫和风媒都无法为它授粉,在自然状态下,授粉成功率不到1%,只能靠人工授粉,而人工授粉的关键要掌握花开时间,怎么办?只有日夜盯着。王庆煌索性搬到基地住,在泥土地上扎了个帐篷,这一大片香草兰得一棵棵观察记录,他一排一排一个一个编上号。白天烈日炎炎,晒得他皮肤火辣辣地疼;太阳落了蚊虫又出来,咬得他满身满脸是又红又肿的大疙瘩。赶上下大雨,他没地躲没地藏,帐篷里和起了泥,地铺都成了泥饼子,这个21岁的小伙子哭了。打退堂鼓?不行!拍胸脯接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咬牙坚持!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