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4月21日消息 南通市日前出台全省首部公务员道德和诚信规范,明令禁止40种不良行为。“公务员的道德底线就该高于百姓”、“从严治官首先要从严管德”、“是不是管得太宽了”、“能不能落到实处”——消息一出,众说纷纭。
从严治“德”才能从严治官
近年来,一些官员在生活作风、个人品德等方面存在的婚外情等问题,引发人们对官员私德的忧虑和关注。官员私德的滑坡,不仅损害了官员的整体形象,降低了官员在百姓中的威信,而且还带动了整个社会道德的滑坡。一方面,一些官员贪污腐化在引领社会风气方面成为社会的反面教材;另一方面,官员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造成社会失信、造假等成风。提升社会总体道德水准,亟待首先提升官员的“官德”。
“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一言一行代表着政府形象,应该提出比普通群众更高的要求。很难想象,一个道德败坏、品行低下的人,能指望其在为官从政时会亲民爱民、鞠躬尽瘁。官是责任,不仅要管理好自己,还要管理好别人;要管好别人,先得要管住自己;只有私德上无瑕疵,才更能胜任公务员的职位。
相对于公德而言,私德关系到个体一己的安身立命、终极追求,侧重于个人理想、信仰等内容。道德维护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修好私德方能养好公德,私德失范,公德遭殃。以德治国不妨先“以德治官”。现实中,当谈到干部的私德问题,常常因涂抹上了一层厚厚的“隐私”色彩,而被忽略或放纵,致使一些干部“红黑”现象突出,成为“两面人”。重视干部的道德建设,通过对干部私德行为的褒奖和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让人们分清是非曲直,扬善抑恶,弘扬社会美德,净化干部队伍,提升干部形象,以此来看,南通出台公务员道德和诚信规范,有其积极意义。
道德标准,一视同仁,但对于不同人群,社会往往有不同的道德期望。人们对官员等特殊群众往往寄予更高的道德期望,对另外一些普通群体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降低道德要求,最终实际上形成道德底线的“一二三档现象”。公务员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他们是社会的精英,理应为全社会作为更高的道德示范,社会也对他们的道德操守与行为有更高的期望。
“越是谈什么,越是缺什么”。一些干部在个人私德问题上屡踩底线,以致连“忠于配偶”、“孝顺父母”、“不搭建违章”、“不得虐待老人”等一些作为一个普通公民都应该遵守和做到的道德规范,还得大张旗鼓地写进公务员行为规范中。南通的公务员道德标准之所以成为众议的焦点,这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对公务员“私德”重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公务员“私德”的滑坡,一些公务员不仅未能成为公民道德的标杆,反而道德败坏,连普通公民都不齿。
实际上,在道德自律上严于公众、高于普通公众,这是“不需要规定的规定”。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观看黄色录像、搞婚外情、违章搭建……”这些行为无论在哪个人身上其实都是失德行为,更何况是对一个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连这样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都写入规范,身为公务员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感到尴尬,受到警醒。
严管不要沦为“细管”
“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关于公务员道德的规定,这是最标准的“版本”。然而,近年来,这样的“版本”出现了“具体化”、“琐碎化”的倾向,“对配偶是否忠诚”、“有没有婚外情”等纷纷进入考核的视野,引发了人们的质疑。
画家黄苗子最近在央视说,做人要对得起自己所吃的饭。对公务员来说,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就是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严管公务员,固然要抓“小”,关注其“八小时”以外的问题,关注其“私德”问题,但更要抓“大”,抓好公务员的作风问题、廉政问题、亲民问题等。在“八小时外”看没看黄色录像等一些具体问题上“着墨过多”,而在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否等大事情上踌躇不前,这种“琐碎化”现象应该避免。
公务员该有什么样的职业标准,公务员法里说得很清楚。公务员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规范,上有党纪国法的要求,下有公序良俗的约束。再完备的法律法规条文,也不可能穷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以法规来规范人们的所有生活。事无巨细,处处立规,未必万事大吉。过于琐碎的“法治”,与过于粗放的法规一样,同样没有可操作性,难以取得实效。对于一些具体的道德问题,与其发个文件,搞几个规定,不如依靠情操和兴趣的培养、舆论的引领和民间传统中善良习俗浸染来解决。
道德标准莫成“道德绑架”
在对公务员的道德考核中,“不得罔顾群众安危,不见义勇为”、“夫妻关系不佳、邻里关系不睦不得提拔”等条款屡屡出现,“道德标准”沦为“道德绑架”,是各种规范陷入舆论漩涡的重要原因。
“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随着人本观念的发展,这种理念深入人心。身为公务员固然要有扶危助困之心,但在歹徒凶狠、情势凶险的场合下,要求公务员舍弃自己的生命见义勇为,显然有失武断。同样,夫妻关系不佳,邻里关系不睦,原因可能是双方的,只把责任系于公务员一方,显然有失公允。
这就告诉人们,严管公务员道德,也必须实事求是,既不能把道德底线当成“道德标杆”,把人人都要遵守的道德底线堂而皇之地作为公务员的道德标杆,更不能把道德标准变成“道德绑架”,以过高的标准和要求强加给公务员。实际上,过高或过低的标准,对公务员而言,就像过大或过小的皮鞋,再好看,也只能放在一边,成为摆设,难以坚持。(顾德宁 李扬 翟慎良 刘庆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