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4月22日消息 它的体重只有30公斤,长仅3.6米、宽1.6米、高0.2米。它就是“新型便携式冰上(水面、沼泽)救援平台”。在历时三年和200余次的试验后,昨天终于在世人面前亮相了。昨天晚上7时50分,石家庄市公安消防支队第十中队的官兵们应记者邀请,在天山海世界对它进行了一番试验。
记者探营
蒙料、填料、龙骨组成救援平台
昨天10时55分,石家庄市公安消防支队第十中队综合活动室内,在中队消防官兵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它——新型便携式冰上(水面、沼泽)救援平台。此时的它,宛如“一叶方舟”,正安静地躺在地上。“这银灰色和绿色相间的是蒙料,是由高强度耐磨芳纶纤维做的,极其耐磨。”在消防官兵的指引下,记者发现蒙料内装有密密麻麻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大都是由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做成的,使用起来不仅质量可靠,且拿起来也十分轻巧。
“舟”的四周是鼓起的海绵状物体。“海绵状物体其实是填料,主要成分为自充气材料。为防止漏气,我们在自充气材料外还敷了双层防水纤维。”消防官兵说。
翻过“舟”体记者发现,有两根长为3.6米的黑色龙骨从“舟”身穿了过来。“龙骨主要是起固定平台的作用,使整个平台形成合力。”
至此,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冰上(沼泽、水面)救援平台已芳容初现。
记者采访中发现,整个安装过程,两名消防官兵们仅用了1.5分钟。
水上测试
1分钟内平台鼓起,2分钟溺水者获救
-在接到“有人溺水”的报警后,消防官兵们携带着新型便携式冰上(沼泽、水面)救援平台火速赶到现场。
-“下水!”伴随现场指挥员一声令下,新型便携式冰上(沼泽、水面)救援平台被稳稳地抛下水面。四名消防官兵随即跳上平台,双手飞快地划向“溺水者”。
-2分钟后,伴随热烈的掌声,溺水者被成功救上平台。至此救援演练结束。为了进一步验证新型便携式冰上(水面、沼泽)救援平台的威力,记者请求另外两名工作人员一起跳上平台。记者发现,在水面上,救援平台竟能承载七个年轻小伙。任凭如何蹦跳,救援平台依旧浮起,没有半点下沉迹象。
“80后”消防战士3年试验200余次
1983年出生的樊振兴是石家庄市公安消防支队第十中队一名普通的消防警官,更是新型便携式冰上救援平台的研发人。昨天下午,记者与他进行了一番对话。
记者:你是哪一年萌生研究这套设备想法的?
樊振兴:我在2008年就开始琢磨这个东西了。当时我还没大学毕业。不过,平时我就爱搞小发明、小创造。
记者:从2008年到现在,有三年多的时间了。
樊振兴:是啊。其间,我们进行的试验就达到了200多次。不瞒你说,这已是第三个模型了。
记者:为什么会萌生研制新型便携式冰上救援平台的想法?
樊振兴:这和我的工作有密切关系。到现在,关于水面、冰上、沼泽地救援的器材依旧是空白的。我们在日常救援工作中,一旦遇有上述情况,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是等待橡皮艇,然后展开救援;第二则是我们的消防官兵直接下水,对受害者展开救援。前者需要时间,由此浪费了对受害者的抢救时间,后者对我们的消防官兵个人安危有着巨大的威胁。
记者:你发明这套设备,领导及上级部门是怎么看的?
樊振兴:非常支持。前不久,公安部专门为此立项,并拨给我们10万元,用于对该平台的开发、研究。目前,我们已经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
记者:新型便携式冰上救援平台是否还会进一步改进?
樊振兴:近期,我们将为其配备两个桨,作为平台的动力。
记者:能否谈一下该平台的社会效益?
樊振兴:该平台成型体积小,可在多种困难场所 (如沼泽、冰上、水灾、泥石流环境) 下实施救援,又具备特别好的抗刺破及耐破损性能,是其它救生船艇难以替代的多功能救援装备。
“救人利器”具有五大优势
1. 轻巧便携:平台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自重小,一个人即可实施操作;卷束起来后体积小,便于车辆携带;
2. 反应迅速:平台展开迅速,在数十秒内各个救援通道即可同时完成自动充气,在数分钟内即可搭建好通道投入救援;
3. 安全可靠:平台内嵌横纵向龙骨,可有效降低对冰面的压强,器材依靠自身的浮力也可漂浮在水面上;蒙料采用防割纤维,自充气方式更为安全可靠,浮体即使在被尖锐物体割破后,也不会很快失去浮力,安全系数更高。
4. 适用面广:平台除用于冰上救援外,还可以应用于沼泽救援,水面救援,可以用于搭设临时浮桥,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用作临时救援船只。
5.造价低:与同等功能的橡皮艇便宜5倍以上。(王凤伟 王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