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际新闻>

纪念切尔诺贝利25周年:那些被核伤害的人们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1-04-26 09:58

  4月25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举行的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活动上,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前右)与当年参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抢险的老兵交谈。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新华社/法新

 

   4月26日,一名乌克兰儿童手捧点燃的蜡烛站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设立的纪念碑前参加纪念活动。当天,乌克兰民众在这里举行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活动。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  新华社/法新

 

   4月26日,乌克兰民众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设立的纪念碑前点燃蜡烛,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哀悼事故遇难者。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新华社/路透

 

   4月26日,一名乌克兰男子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设立的纪念碑前点燃蜡烛,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哀悼事故遇难者。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新华社/路透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这是2006年4月3日,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罹难的儿童的照片悬挂在乌克兰基辅的切尔诺贝利博物馆内。 新华社/路透 

 

 

  这是2006年2月27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乌克兰小镇普里皮亚季拍摄的已经废弃的幼儿园。 新华社/法新 

 

     2006年4月18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儿童肿瘤及血液病中心,一个患儿戴着口罩。这家儿童肿瘤及血液病中心是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为帮助核事故中受害的患儿所建立的。新华社/法新

 

   2006年4月26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切尔诺贝利死难者纪念碑前,核事故死难者的家属手捧亲人遗像参加祭奠活动。新华社记者宋宗利摄

 

   2011年3月23日,在乌克兰顿涅茨克,白血病患儿戴着口罩。在顿涅茨克的肿瘤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有许多是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患病的。新华社/法新

 

     2011年4月4日,78岁的乌克兰老人加娜走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0公里隔离区以内的村中小路上。乌克兰政府规定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为“禁入区”,不准人居住,但一些老人想在故土安度晚年,便偷偷返回居住地。他们在“禁入区”内种菜、捕鱼和饲养家畜,但产品只能供自己食用。新华社/路透

 

 

    2006年4月6日,在距切尔诺贝利“死亡区”不远的白俄罗斯小城科依尼基的一个康复中心,孩子们正在玩耍。新华社/法新

 

    2006年4月25日,在乌克兰顿涅茨克的一家肿瘤医院,一个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 新华社/路透

 

  这是2010年10月23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郊外的一家医院拍摄的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而罹患癌症的乌克兰少女。新华社/法新

 

   2011年4月22日,在乌克兰基辅,尼娜离开自家厨房。尼娜曾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负责救援的人员之一,也曾居住在如今已成死城的乌克兰小镇普里皮亚季。新华社/路透

 

    这是2007年4月20日,在白俄罗斯小城维斯诺瓦的一家残障儿童孤儿院,来自爱尔兰的志愿者和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的残障儿童交流。新华社/路透

 

     2006年4月6日,在距切尔诺贝利“死亡区”不远的白俄罗斯小城科依尼基的一个康复中心,孩子们在窗前向外张望。新华社/法新

 

    2005年4月5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患有脱发症的乌克兰男孩巴格丹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郊外的儿童医院和朋友们玩耍。新华社/路透

 

 

    这是2011年2月24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外拍摄的倒映着核电站建筑的纪念碑。 新华社/法新

 

    这是2011年4月4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乌克兰小城普里皮亚季拍摄的画有涂鸦的墙壁。墙壁的远处就是发生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机组。新华社/法新

 

    这是2006年4月6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一家医院,一名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受到核辐射侵害的乌克兰女子接受了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新华社发

 

 

  这是2006年3月30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0公里隔离区内,6岁的小女孩玛丽亚从家中朝窗外挥手。玛丽亚是生活在30公里隔离区内的唯一一名儿童。新华社发

 

   4月22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演员表演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的现代话剧。当天,基辅为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举办现代话剧,悼念因切尔诺贝利事故而遇难的人们,并希望社会不要忘记核事故的教训。新华社发(拉什库尔摄)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陈肖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