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外教汶川大地震时救出8人 3年后同事才得知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1-05-12 15:26

  MattRyan

  海口网5月12日消息  三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后,英国《太阳报》评论他是救援英雄,报道他一次性救了8个人。三年后,他成都的同事才得知这件事,感叹这位身材清瘦的外教太低调。

  日前,这位名叫Matt的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办学老师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专访,谈起三年前那次壮举,他说:“我不是英雄,我有救援技能和救援经验,有能力就该去帮助别人。”

  网上搜出个英雄

  “我对妻子说,我要去救援了,我就告诉你一声,你别告诉别人。”

  MattRyan的中文名叫马强,学生们叫他强哥。强哥2002年从英国纽卡斯尔来到成都后,一直在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机构任教。“外国音”普通话和“四川音”普通话都能说。

  前不久,Matt的同事用搜索引擎搜MattRyan的名字,偶然看到英国《太阳报》上有关他的信息:“BRIT HEROES SAVE QUAKEVICTIMS”(不列颠英雄营救地震受困者)。标题下还有一张大照片,一名满身泥浆的外国人正在为绳索打结,实施救援。

  发现了他的“秘密”,同事们又顺藤摸瓜找到了凤凰卫视《鲁豫有约》对MattRyan所在救援组的采访,节目中Matt的言辞很少,非常低调,“我走前对妻子说,我要和邓肯他们去救援了,我就告诉你一声,你别告诉别人。”

  “他是四川人的恩人,我们需要共同感谢他。”同事们都认为,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和他的队友在三年前的营救壮举。但当Matt面对本报的采访时,他并不认同《太阳报》的标题,“我从小就喜欢探洞、有15年的登山经历,与其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不如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别人。”

  最早抵达回龙沟

  “迄今为止,那可能是我爬过的最恐怖的山。”

  2008年5月13日,Matt在成都,接到了北京朋友的电话:“中国政府需要身体健康、有救援经验和技能的志愿者,参加救援行动。”他毫不犹豫地答应并火速出发。Matt所在的救援队,是第一批进入彭州白水河回龙沟的救援队。

  到了彭州大宝镇,因道路中断车辆无法继续前行,救援队便开始徒步挺进山区。其间,大小余震不断,随时可能发生危险。5月16日夜晚,他们得到消息:回龙沟矿区有人被困,但那里有仓库和水,很可能有人生还。时间就是生命,第二天凌晨5点,Matt和37岁的搜救队长挪亚、另一位英国人邓肯,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背着40多斤的设备和补给,上路了。

  “对于有经验的队员来说,一般在平地上1个多小时能走11公里。但那天,我们每个小时才走了不过2公里。”Matt回忆,由于地震后回龙沟一线天消失,从U形谷变成了V形谷,中间有很多巨大的碎石,余震不断,不时有滑坡、塌方发生。“迄今为止,那可能是我爬过的最恐怖的山。”最后,救援队只好沿着山脊行走,希望翻过整座山到达目的地。

  原有道路都被地震破坏了,救援队员每走一步都必须用刀砍掉前方的树枝,甚至是“凿洞”前行,他们的手、胳膊不时被树枝划伤。“有时候就像走在煎饼上。”而且如果不慎跌下山崖,几乎没有生还可能。

  身绑绳索下降1800米施救

  “我们当时并不确定被困者是否还活着。”当GPS显示离目的地只有两三公里时,连续翻山11小时的他们干着嗓子,开始大声呼喊了许久,幸而,最后终于得到了回应,那时已经是傍晚六七点。

  不过,由于山石倒压,幸存者都被困在山谷下面。只有到达被困者上方,通过滑轮、绳索和上升器等工具下降救人,才能让他们出来。救援队员在身上绑上了绳索,用刀、凿

  子在洞穴两边的墙上凿出能够固定自己的口子,再一点点向下挪。

  下降过程中,40多斤重的背包和从岩洞透出的热气让队员们汗流浃背。“记不得凿了多少次,只知道降了1800米左右时见到了他们。”Matt回忆,那里有已经被困了6天的8位受困群众和一只小狗,其中一位受困者已经64岁了。看见绝大多数受困者没有受伤,Matt舒了一口气。虽然长途跋

  涉体力消耗巨大,队员们还是马上就把食物和水分给受困者。

  6天时间,被困者在等待中一度绝望,如今获救十分激动,大家迫切地希望赶快离开受困地点。但是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而且上山容易下山难,Matt他们现在还肩负着保护受困者的重任……终于,在一次次摔倒一次次刮蹭划伤后,经过连夜赶路,救援队在晚上11点左右回到大本营。

  人物经历

  受过4年专业训练

  参与土耳其地震救援

  地震后一周年,他回白水河去看过,想看看还能否找到那些救援的矿工,但是因为他们工作迁徙的原因,却再也没有遇见。不过,灾后重建的步伐加快,他看到了彭州的新貌。

  “现在周末如果有时间,我还会到彭州山区、到重庆武隆去探洞。”Matt不认为大山给他带来了威胁,他把大山看做他的朋友。还在上高中时,Matt在老师的影响下就爱上探洞。在英国读大学期间曾加入学校探洞俱乐部,后来接受过4年专业山洞救援训练。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他也到那里参加了一周救援工作。

  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组织能力让Matt印象深刻,“感觉超过了土耳其那次,中国政府对人力、物力的调配十分迅速,准备也很充分。”今年春节后,Matt又回到彭州北部的一些村庄。“一些路和桥已经修好了。现在肯定更好了吧!以后等不那么忙了,我还要回去看看那里的人们。”

 

   相关新闻

汶川地震三周年:三年立川 蕴蓄中国成长力量
信念!祭5.12汶川地震三周年
汶川地震被埋139小时生还者的三年:救一个赚一个
汶川地震三周年:青川县长“难以想象”的三年
汶川地震三周年:中国交出重建答卷 汶川期待振兴
汶川地震三周年:“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开馆
汶川地震三周年:成都地震女孩晒心愿走红网络
汶川地震善款达4.8亿 9000多张捐赠票据寻主人
汶川地震三周年: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航拍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新貌

 

相关链接:
航拍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新貌
汶川地震三周年: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汶川地震善款达4.8亿 9000多张捐赠票据寻主人
汶川地震三周年:成都地震女孩晒心愿走红网络
汶川地震三周年:“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开馆
汶川地震三周年:中国交出重建答卷 汶川期待振兴
汶川地震三周年:青川县长“难以想象”的三年
汶川地震被埋139小时生还者的三年:救一个赚一个
信念!祭5.12汶川地震三周年
汶川地震三周年:三年立川 蕴蓄中国成长力量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曹越 肖笛 杨舒斐 陈羽啸] [编辑:胡世福]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