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农妇带路助202名特警避开泥石流 被救者千里谢恩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1-05-27 15:16

  婆婆带路救特警一命

  2008 年5月15日凌晨,202名武汉特警,负重100多斤,沿着都汶公路向漩口镇急速挺进。急行军10个多小时,步行40多公里,他们赶到白云顶隧道口时,已是疲惫不堪。山脚的漩口镇就在眼前。

  时针指向凌晨零点,大雨刚过。正当队伍沿着都汶盘山公路,往一片废墟的漩口镇前行时。一名妇女从路边闪出,突然拦住了特警们,“前面有泥石流,在掉石头,我带你们走小路。”

  此时的特警,体能接近极限,不愿走崎岖山路。“前面的公路已出现泥石流,而且余震又多,非常危险。你们要相信我。”时任(武汉)特警支队纪委书记的秦树堂还清楚地记得,指路妇女执意劝阻,将他们带向了偏僻小路。

  正当特警们改变行军路线后不久,半山腰的盘山公路,传来阵阵“轰隆隆”的山体崩塌声音。巨大的石块,掩埋了他们准备前行的都汶公路。

  躲过了这场劫难,特警们无不惊出一身冷汗。事后,特警们发现,泥石流路段至少有100米,路面全部被掩埋。

  寻找魂牵梦绕的恩人

  “如果不是她,我们这202人可能就完了。”

  然而,让武汉特警懊悔的是,救灾心切的特警们,并未与带路妇女有过深入交流。她叫什么?住在哪里?没人询问过,“我们甚至未来得及说声感谢。”

  一个小时后,当特警们抵达山脚的漩口镇,带路妇女悄悄离开。秦树堂记得,朝着特警们离去的方向,这名妇女曾跪地叩谢。

  救命之恩,让武汉特警刻骨铭心。时任武汉特警支队政委、赴川救灾特警负责人杨明建说,他回到武汉的无数个夜里,都梦见了这位恩人。

  2009年,杨明建委托记者到漩口镇寻找这名救命恩人。“她个子不高,大概1.55米,皮肤黝黑,很瘦。”除此之外,特警们再也说不出任何特征。

  事实上,当年,古溪村许多妇女给救灾队伍带过路。2009年5月,记者访遍村子每一名带路妇女,最终找到了武汉特警的救命恩人杨树秋。她回忆,5月15日夜里,她在公路上遇到了一支穿黑衣服的队伍,“他们去漩口镇,我就告诉他们,大路上有泥石流,不能走,要走只能走小路。”杨树秋说,她把特警们送到了镇上的铝盐桥附近就回家了。

  武汉特警的救命恩人找到了!

  特警捐助4万多元

  3年的灾后重建,杨树秋原本残破的老房换了新颜。她和老伴住进了两层洋楼。她家的这一巨变,离不开武汉特警支队原政委杨明建的帮助。

  在和杨树秋的聊天中,记者意外获悉,一直对杨树秋心存感激的杨明建,先后给她捐助了4万多元。

  杨明建,现任武汉市公安局治安处处长。杨树秋告诉记者,前年,一名志愿者写信,把杨树秋的困难状况告诉了杨明建。“当时,她老伴患白内障,只筹到了3000元钱,只能治疗一只眼睛。”杨明建听说了这一状况后,当即给杨树秋汇去了5000元。杨树秋老伴的双眼视力现已基本恢复。

  去年10月1日,杨树秋和杨明建在电话中无意说起:她家的房子震后有垮塌危险。有心的杨明建再次私人捐助4万元,帮她重建了新家园。

  “她是我们的恩人,也是地震灾区的困难群众,我们帮助她理所应当。”去年12日,杨明建到成都出差,并专门赶到漩口镇,看望了杨树秋一家。这一幕,让古溪村村民感动落泪。

  武汉特警千里谢恩

  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一幕。2011年5月26日上午11点,武汉特警乘坐的小巴,沿着都汶公路,直奔漩口镇。

  “我们曾在这发口罩”,“这条隧道掉石头”……重走曾经的热血救灾路,12名特警队员们,回忆当年急行军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

  穿过记忆深刻的白云顶隧道,古溪村即在眼前。3年后,震后的疮痍废墟上,正经历沧桑巨变,崭新的小镇拔地而起。古溪村,这个在地震中坚韧保存的山村,家家户户都已竖起了洋楼,包括困难户杨树秋家。漩口镇副镇长、派出所长班永成说,山民全部住进了新房。

  “你们这么远过来看我,我很感动。”65岁的杨树秋,将12名特警迎进家中,端茶倒水。

  “其实,那晚,我心情不好,刚好碰到他们。”杨树秋说,汶川地震中,她的孙女在映秀中学遇难。十分悲痛,无法入眠,手拿佛珠,她深夜在家附近发呆。恰好,她遇见了武汉特警。“他们会遇到危险,我不能不管。”带路之后,杨树秋不曾想到,武汉特警一直惦记着她。

  临走前,武汉特警送上了慰问金。

  这是一次感恩之旅。

  5月26日,阳光明媚。重建后的汶川县漩口镇,生机盎然。都汶公路白云顶隧道口,65岁的古溪村村妇杨树秋,翘首以盼,“你们好啰!”看见武汉特警,她已泪眼婆娑。

  “要不是您,我们那晚损失就大了。”武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政委秦树堂,紧紧握住杨树秋的手,“我们专程来这感谢您!”(张勇军 夏洪波 董宏祥)

 

   相关新闻

汶川女孩地震掩埋104小时获救 3年后赴江西谢恩

 

[来源:长江日报 ] [作者:张勇军 夏洪波 董宏祥] [编辑:胡世福]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