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5月28日消息 5月采购经理人指数创10个月来新低,经济是否会超速下滑?A股跌跌不休,底部何时出现?屈宏斌认为,目前经济并没有出现超速下滑,仍保持合适的增速,未来出现滞胀的可能性较小;刘湘宁判断,A股近期下跌已反映市场大部分担忧,市场底部并不遥远;厉磊认为,5·23暴跌之后,市场有可能重演去年6月大跌后所走出的周期股行情。
汇丰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屈宏斌
屈宏斌:
出现滞胀可能性较小
5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为51.1,较4月下降0.7个百分点,创10个月来新低。这反映出信贷紧缩政策效用开始显现,信贷增速从比较高的水平向正常水平靠近,同时也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为了控制通胀,把过多的流动性或超速增长的信贷控制到正常水平,必然会导致经济的放缓,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的。
从控通胀的角度来说,经济增速必须调整到一个更可持续的、通胀压力更小的水平。对于目前出现的增速放缓,我觉得不需要太担心,因为现在的放缓是相对于过去较高的增长水平而言,并没有出现超速下滑。比如,我们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大概在13%左右,那么其对应的GDP的增速也在9%左右,这仍然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经济增速。现在经济增速所呈现的一定程度的回落正是抗通胀作用的显现,我们不能一方面担心通胀,另一方面又对经济稍微出现一点放缓而忧虑,这是不恰当的。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通胀,不仅仅是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非食品价格的通胀也进入了一个上升通道。我认为,缓解食品价格的通胀不能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而应该采取财政补贴、农业政策支持、降低流通环节费用以及国家储备粮供给调整等一系列措施。而对于非食品价格的通胀是否继续上升,这主要取决于总体信贷什么时候能控制到一个比较合理、正常的增速,即经济不再过热。
我认为未来发生滞胀的可能性较小。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虽然有货币因素如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但我认为主要是需求因素造成的。从贡献度来讲,需求因素占了2/3。这些需求并不是由西方经济带来的,而主要是来自于经济高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需求因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国的铁矿石需求约占全球供应量的70%,铜需求约占全球的40%,原油需求虽占全球供应量20%不到,但是相对增量很大。所以只要中国的紧缩政策开始见效,只要中国经济出现降温,那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也会相应地出现调整,所以说,出现滞胀的可能性不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