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5月31日消息 5月30日,香港金管局公布香港人民币业务最新数据:截至4月底,人民币存款总额达5100亿元,其中2/3是企业存款,1/3是个人存款。今年第一季度,通过香港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量,占比超过全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八成。
香港人民币业务的飞速发展令人振奋,担忧也随之而来:有人提出,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过快,蕴含很多风险,包括发生“货币替代”,人民币取代港元的地位,使港元被“边缘化”。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30日对此做出回应:“香港人民币存款和其他金融中介业务大幅增加,反映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成果,并不会动摇或削弱港元的地位,大家对此不必担忧。”
香港市民对港元信心未动摇
货币替代和边缘化,一般指本地居民因种种原因对自己的货币失去信心,所以在当地的经济和商业活动中,例如日常支付、发薪金、物业买卖等,会弃本币而使用外地货币。
陈德霖说,巿民对港元的信心一直都没有动摇,这可以从港元钞票在过去10年的发行量变化看得出来。
香港巿民一般消费支付,除了使用信用卡外,会用港元钞票。据统计,在过去10年,港元钞票发行量从2001年底的1080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的8%)倍增至2010年底的2270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3%)。这表示港元钞票作为支付工具不但没有萎缩,而且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还要快。这正如伦敦多年来已发展为全球最重要的美元离岸中心,但并没有使英镑被替代或边缘化,而当地居民仍主要以英镑支付消费或其他商业活动。
人民币存款快速增加不能说明发生“货币替代”
有人认为,香港巿面上越来越多人民币流通,就是“货币替代”。陈德霖说,香港作为购物天堂,大量游客来港消费和购物,商户自然会为游客提供方便,不光是人民币,其他货币如美元、英镑、欧元、日元及澳元等,一般都会被接受作为支付之用。当然内地游客越多,人民币在巿面的使用和流通也就越普遍。但这是香港旅游业蓬勃的结果。香港的商户并没有对港元失去信心,也没有在与本地人交易时要求不用港币而以人民币作为支付。
目前,人民币存款约占香港总存款的8%。那么,如何看待香港人民币存款的快速增长呢?陈德霖分析,人民币存款的增长,大部分是企业存款增加,而企业人民币存款来源主要是内地企业为支付进口货品或服务而将人民币汇到香港的银行体系,并非香港企业将港元存款兑换成人民币而得来的。
至于个人客户的人民币存款,有部分是将港元兑换成为人民币作为支付、储蓄或投资之用。但陈德霖说,个人的兑换也不见得是全部使用港元来兑换。有很多巿民是以外币存款来兑换人民币,这是一个正常的资产配置的行为,并非是一般所指的本地人对本币失却信心而拒绝使用或持有本币。
外币存款占总存款1/2,体现香港金融中心吸引力
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的主要银行都在香港设点经营。除港元外,香港银行体系也吸收了大量外币存款。
香港的外币存款从1990年的7000亿港元,增至2010年的3.2万亿港元,20年间增加了三倍半。港元存款的增长大致相同,从1990年的5200亿港元,升至2010年的3.6万亿港元。在2010年,港元和外币存款均同时各增加约2400亿港元。换句话说,过去20年来,外币占香港总存款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0%左右。
陈德霖认为,香港银行的外币存款持续增加,而占全部存款的比例高达五成,正好印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成就,而不是港元被边缘化的现象。
同样道理,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大量在香港聚集,正表现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吸引力。全球很多企业都愿意选择将他们通过贸易、投资等渠道收取的人民币头寸存放在香港,使香港形成在中国内地巿场之外的一个最具规模的人民币资金池。虽然目前人民币资金投资出路还有局限,但香港已经发展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人民币融资中心。去年香港发行358亿元的人民币债券,而今年头4个月就已经发行了185亿元的人民币债券,这个良好势头应该仍然可持续。而且,发债体和债券投资者越来越多元化,遍及亚洲和欧美各地。
相关新闻:
肯德基母公司44亿港元收购小肥羊 欲推向全世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