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务局
污染数据仅12.5%
“污染肯定没有那么多。”5月31日,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戴育华,给出了一份今年3月北京地表水水质信息公开,其中河道水质情况显示,在全市监测的104个河段,2545.6公里河长中,符合Ⅱ、Ⅲ类标准的河长共占52.4%;Ⅳ类占2.0%;Ⅴ类占5.2%;劣Ⅴ类共40.4%,其中水质最差的Ⅴ4类占12.5%。
“一半水质优良、四成明显改善,一成不尽人意。”戴育华介绍,只有Ⅴ4类标准的河流河长,才可认为是污染。
这份信息公开还提到,北京达标河长为1087.7公里,占有水河长的51.9%。“不达标并不代表河流存在污染。”戴育华解释,河流水质监测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每条河会按水域功能设置不同标准。他举例,“假设北护城河标准为Ⅱ类,但水质符合Ⅲ类标准,即不达标,但Ⅲ类水同样水质优良。”
标准之争
河流长度PK条数
水务局的河流污染数据,与“乐水行”的数据几乎天壤之别。张俊峰对此并不感到奇怪,在他看来,是双方评判标准不一,造成这种差别。
张俊峰表示,水务局统计的是全北京的河流长度,而“乐水行”记录的是城区河流条数。北京的河流长度近半没有水,有水的河长中,北部山区的河流水质优良,且长度远长于城区的河流。“这也是造成双方数据差异的原因。”
自然状态下河水干净,达到Ⅱ、Ⅲ类标准,可做饮用水水源,是张俊峰及“乐水行”,对水是否污染的评价尺度。
张俊峰说,在走河之初,他们曾进行简单水质检测。后来发现,北京的一些河流仅凭感官,就能判断出是否被污染。“闻着臭,水带色,你能说没有污染吗?”
“按水务局说法,清河为Ⅴ3并未达到污染,但清河又臭又黄,能没被污染吗?”一名乐水行志愿者对官方标准提出质疑。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文来,长期从事水资源、水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研究。他介绍,几类水未污染,几类水被污染并无明文规定,但行业惯例认为,Ⅳ类以上水(含)为受到污染。根据北京提供的数字,北京被污染水占监测河长的47.6%,其中严重污染的占40.4%(劣Ⅴ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