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两市大盘低开高走,然而刘明康的表态值得市场密切关注,一旦此话成真,短线市场又将如何演绎呢?
刘明康称各国被迫进入加息通道 市场预期本周末加息
加强有效监管推动银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答本报记者问
记者:刘主席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学习时报的采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刘明康:当前全球经济已经初显复苏迹象,但金融危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美国经济复苏进展缓慢,且呈无就业增长态势;欧洲陷入债务危机恶化、失业率高企、通胀抬头等多重压力交织的困境;日本遭受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大灾难,全世界电子、电器和汽车等重要行业部分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出现断裂;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造成粮食供应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进一步加剧了粮食、食用油等价格飙升;西亚北非地区社会动荡,且其溢出效应正在逐步影响海湾地区政局的稳定,对世界能源供应影响巨大,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总之,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溢出效应凸显。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均采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给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抬高资产价格,以帮助修复政府、金融机构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压低利率,以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压低汇率,以拉动出口,但量化宽松政策在国际上的负溢出效应十分明显。
第一,大量流动性流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经济体逐利,推高了资产泡沫。4月份以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最高涨至126美元/桶,并且波动十分剧烈;纽约黄金交易价格一度达到 1573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位;小麦、玉米等商品价格从去年上半年的低点到现在涨幅均超过50%,有的甚至翻了一番多。
第二,流动性泛滥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目前,欧洲、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较此前低点上升了一倍左右,发展中国家也普遍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3月份,巴西、印度、俄罗斯、阿根廷、越南等国CPI涨至6.3%-13.9%的区间,远远超过5%的温和通胀警戒线。
第三,如果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继续加大,为应对滞胀局面,可能被迫进入加息通道。这极有可能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发生逆转,使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暴露出来,进而拖累实体经济复苏,并再次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国内经济形势?
刘明康: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2.1%;1月、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6%、15.8%,是自2009年11月份用电增速快速下降以后连续两个月明显回升;3月份PMI为53.4%,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自2009年3月以来已连续25个月位于50%临界点以上。
相关新闻:
收评:大盘谨慎上涨 加息靴子不落地 市场担忧难解除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称美联储最早2012年第三季度加息
本周末加息可能性大A股“阴转晴”条件尚不成熟
五月CPI料创新高 市场预期本周末加息可能性大
端午加息预期落空 专家称经济进入“平台期”
数千亿银行存款大搬家再次上演 或致加息重启
多家外资机构预计月内加息
中证报:加息再度“叩门” 政策走向微妙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还处于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
当前,消费需求走软苗头值得关注;企业效益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经营压力更为显现;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保障市场平稳运行难度加大;节能减排出现反复势头,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更大压力。这需要我们对成绩保持高度的冷静,对问题保持高度的警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记者:现在"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最大的是房子、车子,但我们现在的政策,对房子、车子采取了很大的限制措施,限房令、限购令,现在有钱买不到,或不能买,这个政策与扩大内需的矛盾应该怎么理解?
刘明康:首先,我们要从动态和长远角度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应该充分看到前几年量价飙升的情况既不平衡,也不可持久。
从汽车市场看,近几年我们的汽车市场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增速世界罕见,而不理性的增长带来的是节能减排目标难以落实和交通拥堵严重等问题。
从房地产市场看,部分地区价格上涨过快,已经引起多方面高度关注。这种扩大内需模式不可持续,难见久效,必须采取主动调控措施,引导市场回归合理水平,主动消除资产价格"泡沫",实现协调均衡发展。从目前的实践看,调控政策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其次,我们应该坚持辩证法,充分注意到宏观调控并没有让消费热点消失,而是让消费热点科学转移。比如公租房、廉租房搞起来以后,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有了保障以后,家庭增加的收入(工资、社会福利)就会主要用于消费,而投机的人买房,只会将房子闲置再伺机出售,不会引致其他方面的消费,并不能真正拉动内需。
此外,还有很多消费领域的潜力值得挖掘,比如文化产业、旅游消费等等。我坚信,随着相关领域的调控取得成效,扩大内需政策得以贯彻落实,低端、中端和高端消费市场将呈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局面。
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新的消费增长点,并着力捕捉这种机遇。当然,高铁、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根据货流量和客流量等实际需求科学规划,要避免太过超前导致大规模浪费。
记者:200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您认为取得该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明康:近年来,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下,金融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经过八年多的审慎引导,我国银行业从内在机制到外在形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多项指标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2010年末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均跻身全球银行总市值前10位,特别是运营机制和管理效率方面出现的可喜转变尤为难得。
一是经营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比2003年增加了3倍,但资产利润率增加了10倍,利润总额增加近28倍,达到了国际良好银行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利润来源之一是对成本的有效管控。
二是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从2002年末的2.28万亿元和 23.61%(四 级 分 类口径),下降到2010年末的3646亿元和1.15%(更为严格的五级分类口径)。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末的-2.98%上升至2010年末的12.2%,所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的监管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已经有了资本约束意识和持续补充资本的内在动力。所有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已从 2002年末的6.7%提高到2010年末的218.25%,贷款拨备率达2.41%,并且提足拨备抵御风险已经开始成为银行股东、董事、高管的普遍共识。
三是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2010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增长超过30%,增幅比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建设银行等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从2002年的4%上升到20%,银行业主要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正在悄然转变。
令人欣喜的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业务领域的良好拓展。截至2010年末,商业银行信用卡有效发卡量超过2亿张,相当于全国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一张信用卡,而且卡均透支额度比上年增长近 40%;理财产品发行额度大幅增长,仅工商银行2010年对公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就达到4.5万亿元。
四是银行业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支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银行业从 2008年5月到2010年底,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主动地科学调整信贷投放节奏与结构,有力支持了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并平稳较快发展。
与此同时,在商业可持续原则下,不断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截至2010年末,连续两年实现小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当年贷款平均增速,并比原定"三年规划"提前一年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全覆盖,基础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当然,我国银行业也还面临多方面挑战。今年货币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银行负债管理面临重大挑战;房地产市场贷款风险需要高度关注,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部分集中度较高的行业贷款风险和产业结构调整暴露的信贷风险不容忽视。
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逐步加快,银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巨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体制、激励约束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培育等多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
记者: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我国银行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是什么?
刘明康:针对当前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特殊形势和突出问题,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持续提高监管有效性,推动银行业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并以此促进银行业客户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具体而言,银行业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是要继续推进业务创新。2010年国内非金融部门在股市和债市上的直接融资已经占到融资总量的1/4,融资结构多元化发展大势所趋。
在银行传统业务模式发展潜力逐步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必须从现在起就着手做好三门功课:一要更加注重对小企业和微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小企业金融服务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分散和边际效应增加等好处,特别是灵活的风险定价往往使服务小企业能力较强的银行在竞争中更胜一筹。
近年来,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但还要改进服务模式、机制与流程,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向成本管理要效益,向风险管控要效益,向高附加值服务创新要效益,不断提高持续服务小企业的内生动力,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准确把握中小企业破产概率和失败风险的基础上,坚持大力支持、科学支持、综合支持原则,为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推动力,逐步从"傍大款"、"垒大户"的传统发展模式中走出来。
二要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适应个性化需求的个人金融服务,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值得期许的服务领域包括因应老龄化趋势,提供简单方便、值得信赖、长期具有正的风险调整收益率的金融理财产品;也包括因应国内中产阶层壮大趋势,增加全球资产管理组合多元化产品;更包括因应拉动消费的需要,在丰富金融产品以支持物质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创新金融产品以支持文化、旅游等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银行要加强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做好传统个人金融服务的同时,大量开展符合我国国情、文化传统和市场特点的理财、私人银行等新型个人金融服务。
三要科学把握直接融资市场大发展中的战略机遇。"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今年一季度,在贷款增幅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增长幅度明显提高。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利用遍布全国的物理网络和便捷的电子网络等资源优势,全面发挥专业人才相对丰富等优势,努力做好境内外结算、清算和托管等领域的配套服务,努力实现银行业市场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发展。
二是要坚持精选战略。我国经济发展机会和挑战并存,尤其是在应对通胀和对全社会融资规模有所控制的今天,银行业要有认真严谨的作风,学习和借鉴现代化的客户精选方法,做好尽职调查,有所为、有所不为,凭借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和专业水平,发掘、识别和选择市场上那些有真正还本付息能力的客户,去支持和服务那些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竞争优势较强、盈利能力较好的项目,从而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这种精选战略是发展之必须,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重要体现。
面对挑战,银行业必须不断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把自己的成本、费用和风险算清楚,做到"算了再做,而不是做了再算"。要抓紧建立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制度(FTP)和系统,结合中长期风险成本计算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准确计算上存资金成本率和借出资金收益率,提高银行对贷款和中间业务的科学定价和约束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特别重要的是,要抓紧进行全面风险数据收集与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完善风险数据跟踪分析与科学评判的系统平台和动态模块,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科学测算,并通过加成定价方式确保收益能够覆盖成本和与期限等匹配的风险,以定价能力的建设促进提高应对市场发生变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四是要必须持续推进"问题到我为止"的银行文化建设。没有良好文化的支撑,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要严格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次序,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有序地谋发展。在对客户服务上,要注重培育"问题到我为止"的责任文化和行为取向。
我们必须加强横贯型管理,对内切实做到政策制度紧密衔接,上下左右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防患于未然;对外给客户一个严谨优质的印象。其实,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横贯型管理,门第之见和低协调效率形成了内耗,银行业也不例外。
因此,这种加强横贯型管理的努力不但必须,而且需要不懈地培育,以增强我国软实力的竞争能力。
记者:加强顶层设计是"十二五"规划的亮点之一。请问,在营造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银行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方面,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并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刘明康:为推动银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当前要积极推进深化财税、投融资机制和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科学把握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强化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支撑功能。
一是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明晰地方政府资产负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土地财政"和过度依赖外资特征仍然突出。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巨大的。对此,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地方财税体系,同时建立地方财政资产负债表,推动政府负债的显性化和财政的公开化,提高债务信息透明度,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问责机制。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地方政府治理改革。对基础设施投资加强统筹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速度。对于政府和准政府主体发起的投资项目,可通过区分为经营性和公益性项目,实施分类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应治理机制。对于经营性项目,实施商业化运作,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对于公益性项目,落实显性财政补贴制度,根据财政预算资金来源合理安排建设规模。要积极探索基建项目建设的市场化直接融资机制,积极有序拓展融资渠道。要建立投融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切实杜绝"只管决策、不管收益"、"只顾眼前政绩、不顾长远发展"的现象。
三是加强国民经济需求侧的管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受国际国内因素等影响,国内发展中的不少环节都绷得很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都需要关注如何抓好需求侧管理优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不是在区域之间简单转移。发展快而不好,不是我们的方向,有量无质且带来一大堆国际国内隐患与纷争是难以为继、绝不可取的。
另外,对需求侧提高科技含量的说法也要科学化,关键是附加值的比例能否得到突破性上升,我们的效率能否得到大幅提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将始终会遇到结构上的困扰。
四是大力推进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科学把握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进程。近年来,银监会十分重视在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不断提高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
银行业已经在 2010年底实现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全覆盖,并连续两年顺利完成了涉农和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的"两个不低于"目标。今年,争取在全国再解决500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机构覆盖问题。
至关重要的是,所有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必须在基层同步推进,即除基础金融服务之外,更要统筹推进安居工程、就业和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诸多领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并设计好制度和机制,明确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一以贯之地执行。
五是银行业发展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相互促进,不断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银行业科学发展和认真精细的管理工作,可以促进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深化,促进宏微观经济社会发展的质的进步。
而经济社会的宏微观层面上的实质性进步,又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当前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还在于如何淡化企业属性和规模大小,按照发展又好又快,好字当头的精神,共同努力,确保通过公平竞争获取包括银行信贷在内的各种资源,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是加快培育诚信和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持续推进社会主义信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信用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内涵之一,也是银行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推进信用文化建设需要远见,需要系统性建设,需要坚持德法并举。重点是切实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加大力度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树立严格的道德标准和正确的舆论导向,降低各行各业的道德风险,依法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现代化国家。
议息潮又至 欧洲央行7月加息信号预期增强
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将于9日公布最新利率决定。分析人士预计,欧英央行届时均将维持利率不变,但欧洲央行可能发出7月加息信号,英国央行最早可能年底加息。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储将于本周议息,预计均将维持利率不变。
欧盟统计局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9%,同比上升6.7%。欧洲央行加息压力增大。
欧盟统计局此前公布,欧元区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按年率计算上涨2.7%,较4月的2.8%小幅回落,低于市场预期的2.9%,但仍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目标2%。在5月货币政策会议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放弃此前使用的对通胀“强烈警戒”和“高度警惕”字眼,换之以“密切关注”通胀风险。分析人士认为,鉴于欧元区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欧债危机尚未平息,预计欧洲央行将于6月继续维持1.25%的利率不变。
不过,莱斯银行预计,欧洲央行将提高2011年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并在本月重拾对通胀“高度警惕”的措辞,释放7月加息信号的可能性较大。还有分析师预计,欧洲央行今年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到年底将把利率升至1.75%,并于2012年底进一步加息至2.5%。
相比之下,由于经济表现疲软,市场对英国央行短期内加息的预期已弱化,预计该行9日将宣布维持0.5%的低利率不变。
一季度,英国经济仅环比增长0.5%。数据提供商Markit预计,二季度英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慢至0.3%。英国统计局数据显示,英国5月通胀率升至4.5%,为央行目标的两倍多。分析人士预计,该行最早可能于11月加息,甚至可能将超低利率保持至2012年。
澳大利亚联储将于7日公布最新利率决定。分析师预计,澳联储将连续第7个月维持利率4.75%不变。澳大利亚第一季度GDP环比大幅萎缩1.2%。花旗集团经济学家威廉森预计,澳洲联储或于8月加息。
新西兰联储将于9日公布利率决定。高盛集团认为,新西兰经济正从2月22日地震中复苏,但不确定性仍较大,预计新西兰联储本月将维持现有2.5%的利率不变,直到2012年3月才可能采取加息行动。
鉴于希腊无法如期于2012年重返市场自行融资,欧元区已于上周末原则性通过新一轮援助希腊方案。预计新方案援助规模可能超过1000亿欧元,援助期限有望延长至2014年。
截至北京时间6日22时20分,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4%至12103点,标普500指数下跌0.54%至1293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2%至2727点;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37%至5877点,德国DAX指数下跌0.12%至7101点,法国CAC40指数下跌0.60%至3867点。
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91%至每桶99.28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0.66%至每盎司1552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价格上涨2.66%至每盎司37.18美元。(中国证券报)
端午加息预期落空 本周处于加息敏感期
端午节已过,市场在平静的消息面中迎来新的一周。虽然加息预期落空,但警报并未解除,随着5月份经济数据将出炉,本周将又是一个敏感加息窗口。
市场强烈预期落空
今年前两次加息分别选在春节和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市场担心在通胀高位运行形势下,央行或许再选端午节作为加息时点。
法兴银行中国经济师姚炜1日在PMI数据发布后指出,稳定的增长势头和持续的通胀或迫使央行6月份再度出手。
上周,股市、债券市场都表现出强烈的观望情绪。上周四沪指盘中曾创下3月份以来新低2676点,全周微涨0.67%。上交所国债市场冲高回落,成交量维持低位。
据外媒报道,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近日表示,中国利率"必须得提高",实际利率为负"很多东西的价格会被扭曲"。不过,他也认为,加息会提高借贷成本,挤压企业盈利。
昨日,市场预期当日央行会宣布再次加息,但央行在端午节期间未发布任何信息。
专家称经济进入"平台期"
端午节虽未见加息靴子,但并未解除警报。5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本周出炉,多家机构预测5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创年内新高。作为抑制通胀的常用手段,加息预期依然强烈。
但央行近期在公开市场"温和地放水"似乎透露出另一个信号。截至上周末,央行已连续三周在公开市场进行资金净投放操作,累计净投放资金达2070亿元。
6月1日,官方公布的5月PMI指数为52%,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滑。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PMI数据显示当前经济可能正进入不温不火的"平台期"。这种变化意味着,前期的紧缩政策正在收到成效,未来经济可能温和减速。
中国银行此前发布的第二季度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出现"滞胀"的风险较大,宏观调控既要防止调控不到位,又要防止"超调"。如果紧缩性货币政策收得太快、太紧,很可能伤及实体经济,导致经济硬着陆。(新京报)
五月CPI料创新高 市场预期本周末加息可能性大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届时包括CPI、投资和消费等在内的重要经济数据将被披露。在此前的6月10日,海关总署将发布5月份进出口数据。按照惯例,在每月的12日前后,央行也将公布上一月的金融数据。
尽管已公布的5月份P M I数据显示,各分项指数均有所回落预示通胀压力减轻,但机构对5月份的C P I数据仍较为恐惧,W IND统计的25家机构的预测均值达5.4%,更有不少机构预期C P I有望达到5 .5%,刷新34个月以来新高。分析师预期,本周末央行或将加息25个基点,在下周数据公布后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
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下半年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锐减,此前每月一次的准备金率调整节奏将明显放缓。但对于利率工具的强度,机构之间存在一定分歧。有机构认为,在6、7月份加息1次以后,后续的政策取向将更灵活。但也有机构预期,6月份CPI将超过6%,在6月份加息25个基点后,3季度还将加息一次。
数据
CPI或创新高 加息压力增大
"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影响,5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开始结束小幅回落的过程,重回小幅上涨。同时非食品价格仍维持高位,我们初步判断5月份CPI同比涨幅将可能达到5.5%,创出年内新高。"交行金研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银河证券预测,5月份的翘尾因素为5 .4左右,经测算5月份新涨价因素维持稳定,因此,5月份CPI同比增长5 .4个百分点左右。考虑到非食品新涨价因素中有一部分很难做出准确估算,以及考虑到统计局与其他部门统计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预计新增因素影响范围为-0 .1至0.1个百分点,从而CPI的同比波动区间值为5.3%至5.5%。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由于政策的累积效应和食品价格季节性因素的影响,C PI的环比已经开始出现回落,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环比和物价环比均将处于回落之中 . 可是由于翘尾因素的影响 ,G D P增长的同比和C PI同比的变化并不会显现。预计二季度全季度的C PI同比仍将维持在5 .0至5 .5之间。
银行证券判断,物价运行在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不低"的态势。在政策持续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二季度环比增速的下降,那么三季度的翘尾因素对C PI同比的影响将会显现,从而使C PI同比增速在第三季度缓慢下降,预计三季度全季CPI同比增速将下降到4 .5至5 .0左右。在四季度,尽管翘尾的影响会延续三季度的弱趋势,但由于新涨价因素的回升,同时,由于季节性因素在下半年会推高真实CPI运行效果,第四季度CPI同比将依然在高位运行。
相关新闻:
收评:大盘谨慎上涨 加息靴子不落地 市场担忧难解除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称美联储最早2012年第三季度加息
本周末加息可能性大A股“阴转晴”条件尚不成熟
五月CPI料创新高 市场预期本周末加息可能性大
端午加息预期落空 专家称经济进入“平台期”
数千亿银行存款大搬家再次上演 或致加息重启
多家外资机构预计月内加息
中证报:加息再度“叩门” 政策走向微妙
机构预测5月CPI将攀高至5.5%
国家统计局将于6月14日公布5月宏观经济数据,因旱情肆虐、猪肉价格上涨以及房价因素,众多机构对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预测值普遍较高,主要集中在5.5%的高位,如果这一预测成真,CPI将创下34个月新高。业内专家认为,未来仍将通过“三率齐升”来抑制通胀,加息窗口或将本月开启。
记者综合13家机构对5月CPI的预测值来看,预测值出奇地一致,均集中在5.5%的高位,包括兴业银行(601166)、宏远证券、交通银行(601328)、安信证券、华创证券等。最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国家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相关研究负责人也认为5月CPI会维持在5.5%。其余机构的预测值也全部“破5”,保持在5.2%-5.4%之间,民生银行(600016)则表示“或创年内新高”。
综合机构观点,5月CPI或再创高位的原因主要是旱情推高了食品价格上涨。据国家气象局资料显示,今年3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无降水日达60.5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0.2%。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旱情严重的省份是湖北、湖南和江西,是早稻主产区,约占全国早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早稻受旱可能导致夏粮减产。虽然对全年粮食生产的绝对量影响较小,但是可能会推高居民的通胀预期,抬高粮价。
事实上,旱情不仅影响了粮食价格,也影响了其他食品价格上涨。就蔬菜价格来看,一方面旱情影响了蔬菜生长,另一方面一些蔬菜水运不得不改为陆运,运输成本上涨。商务部的监测数据显示,5月下旬,原本应季节回落的蔬菜价格调转风头逆势上涨。就猪肉价格来看,粮食价格的上升进一步推高养猪成本;就水产品价格来看,因旱情部分水域休渔,水产品价格亦会上涨。
此外,居住价格未见回落,翘尾因素达到年内高点是5月CPI预测走高的又一重要原因。李慧勇认为,CPI中的居住价格涨幅与房地产景气指数密切相关。尽管房地产调控政策一直在持续,但是截至今年4月,房地产景气指数仍然维持上升趋势。银河证券测算,5月的翘尾因素将高达5.4%,也是5月CPI预测值冲高的重要参照。
李慧勇认为,控通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应该继续保持“三率齐升”来抑制通胀。并认为未来仍将有一次加息,并且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至3.5%,时间之窗是六七月。
此间,业界质疑,连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对物价上涨起到明显效果,相反,却使一些实体经济因资金匮乏而发展受制,经济增速放缓,或有“滞胀”风险或经济“硬着陆”。“紧缩起效,温和减速,不是‘滞胀’不会‘硬着陆’。”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当前经济增长即便减速也仍在景气区间,尚且谈不上“滞胀”。目前的经济的确在减速,但是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和需要,有利于未来物价水平回落。一些企业在此过程中感觉压力不断增大,也是控制通胀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则认为,虽然抑制通胀需要以经济增速为代价,但是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应该保护实体经济的发展。希望可以优化配置抑制通胀的政策手段,减少货币政策,多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北京商报)
5月下旬食品价格涨多跌少 专家称CPI或再创新高
记者昨天从国家统计局获悉,“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5月下旬主要食品价格上涨范围较此前扩大,综合5月连续三期食品价格变化而言,5月食品价格全面上涨,且涨幅和范围扩大,此前连续下降的蔬菜价格,5月也出现了部分上涨,尤其是5月下旬,涨幅前三名的食品均为蔬菜。
数据显示,5月下旬(5月21日-30日),在受监控的29个规格品当中,有19种规格品价格较5月中旬有所上涨,占比66%,比上期扩大14个百分点;另有2种食品——大米和豆制品价格持平于上期。此外,有8种规格品价格较5月中旬有所下降,占比28%,比上期收窄6个百分点。此前数据显示,5月上旬(5月1日-10日),有59%的食品价格上涨;5月中旬(5月11日-20日),有52%的食品价格上涨。
记者综合多位经济学家的预测获悉,5月CPI或将达到5.5%,创下新高。在预测的机构和专家中,中信建投对5月CPI预测值较高,达到6%,而招商证券(600999)给出的预测值较小,为5.2%,其余则多在5.5%左右。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虽然PPI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但CPI则可能在翘尾因素和食品价格的共同推动下,再度突破前期高点,达到5.5%左右,CPI的环比也将连续两个月高于历史同期环比水平。非食品环比涨幅可能回落。
基于CPI或将创出新高,近期也有不少机构相继上调全年物价涨幅预期,分析人士预计,央行可能再度祭出加息利器,不排除6月加息的可能。(京华时报)
航天证券:注意!2650点或是下一个破位点
在经历了34天的见顶回落后,底部的呼声渐渐高涨,上周笔者做了预测,但是核心观点就是最后一段,底在底下,到底了就不必妄测。
纵观上周四阳一阴,应该说多头占据了上风,不过仅仅是多头阳线数量上的优势,实际量能的萎缩表现出多方的力量并未能支撑起足够的反弹。笔者的判断是六月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已经大幅降低,不过就此判断货币政策的方向转向为时过早,变化的仅是双率齐动还是仅仅是动准备金或是加息而已。先见政策底,才有市场底。现在政策底未现,何来调整结束,底部探明之说?
技术上,上周最为惊险的一幕发生在上周四下午1点15分,当时沪市在银行股的杀跌下一度打穿了前低2689点,在一个重要的点位2676点戛然而止。对于多方来说下一个重要的位置除了2661点和此次下跌的理论最低目标位2651点以及估值底2649点重合外,另一个就是2008年低点1664点与去年低点2319点的连线。经过计算,上周五该线位于2673.95点,真的好险。而始自3067点的下降通道的下轨在上周四也同时在2700点以下,上周五拉出缩量阳线后市场的多头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双针探底成功,底部已在2676点探明的判断不绝于耳。不过笔者以为现在就断言底部为时尚早。理由如下:
1、双针探底确实是底部形态形成的技术特征之一,不过就上周一与上周四的时间上太短,尚不构成双底所形成的时间要求,只能说空方试探性的进攻受到一定的阻碍。
2、周线上一根长黑后在边上靠一根缩量的下影线略长的小阳星,只能是观望而非底部信号。更令多方难以释怀的是2676点已经切入了大型双顶下档支撑的位置。由于该形态的最后支撑就在2661点,上周四在沪指到达2676点时,市场的恐慌心态骤起,成交量也同步放大。这个点位的击破会把市场推向深渊:2661-(3067-2661)=2255点,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计算。银行股利用消息的影响出现下跌就是很好地试盘震慑市场的动作,2650点将是市场下跌的第一个目标。
3、有人说社保、保险等大主力资金正在进场和中石油等产业资金在增持这就是市场底部来临的现象。小规模进场只能说是大资金左侧交易的开始,一般来说大资金考虑到冲击成本进行左侧进场的容忍度在5%~10%。市场从4月份来调整了只有11%多一点,中小投资者千万不要为了买最低点去尝试左侧交易。
从月线看,3478点以来有个规律还没变过,那就是月线收阴的天数没有超过3个月,而且后面的行情至少在500点(沪市)以上,而4月和5月的月线都是阴线,如果6月份也是阴线的话,那么7月份以后的走势会非常理想。而相对于下档的绝对点位来说,我以为在2319点~2650点的空间内任何一个点位都有可能成为此次低点。
在历史上唯有第一波1558点到325点后的走势与目前相似,而当时的524点和512点也特别像现在的2319点与未来探明这个低点,不但时间上相似,形态上也有类似,而512点就是1996年牛市的起点。探明这个低点是不是也能成为未来行情的起点所在?我觉得概率很大。笔者不确定这个起点是高于2319点还是低于2319点(当时512点起点低于524点的,但2319点是肯定能守住的。
相关新闻:
收评:大盘谨慎上涨 加息靴子不落地 市场担忧难解除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称美联储最早2012年第三季度加息
本周末加息可能性大A股“阴转晴”条件尚不成熟
五月CPI料创新高 市场预期本周末加息可能性大
端午加息预期落空 专家称经济进入“平台期”
数千亿银行存款大搬家再次上演 或致加息重启
多家外资机构预计月内加息
中证报:加息再度“叩门” 政策走向微妙
长城证券:A股阴转晴条件尚不成熟
大盘端午节前弱势震荡,股指暂时在2661点前后止跌企稳,个股行情有所活跃,恐慌性抛售基本告一段落。随着旱情趋于全面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有所改善,大盘有望展开一轮技术反弹。但从反弹高度看,预计仍将较为有限,至多是对前期暴跌之后的修复。鉴于通胀压力仍然处于高位,加息利剑高悬,整个6月份影响市场运行的负面因素仍然占据上风,反弹之后大盘仍将震荡寻底,考验估值底,博弈政策底,探明市场底。
加息可能性仍大
长江中下游大范围干旱得到有效缓解,通胀压力减轻,但是整体通胀形势仍不乐观,加息可能性较大。4日以来,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六省出现较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此次南方降雨过程具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雨量相对均匀、降雨区正好覆盖旱区大部的特点,对当地旱情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夏粮丰收、秋粮受干旱影响减弱,有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从而减缓通胀压力。
但是,针对即将公布的5月份宏观数据,市场普遍预测CPI在5.4%左右,央行在公布数据前后加息的可能性仍较大。对于市场反应而言,我们觉得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如果公布数据前后央行加息,短期利空靴子落地,大盘有望展开一波较有力度的反弹;如果央行并未加息,则市场潜在忧虑仍然无法消除,大盘仍将维持弱势探底走势。
资金压力短期缓解
6月2日,央行招标发行230亿元三年期央票,中标利率持平于3.80%;同时招标的150亿元三个月期央票中标利率亦持平于2.9168%。央行当日未进行正回购操作,因此上周公开市场净投放810亿元,为连续第三周净投放,过去三周累计净投放资金达到2070亿元。上周银行间市场隔夜和七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继续震荡下行,其中隔夜利率在2.8%附近,七天期利率也回落至3%左右,较5月底均有200基点以上的回落。
进入6月后,市场资金面再次宽松。数据显示,6月央票和正回购到期量合计将达6010亿元,较5月份增加近10%。以上数据表明,6月份市场资金面整体相对宽松,如果央行采取加息而非上调存准率措施,则有利于市场展开阶段性反弹。
股市供求不平衡
A股扩容压力仍是困扰大盘反弹的直接原因,供求失衡以及潜在扩容压力导致A股上涨动力不足。今年以来,IPO、上市公司再融资等各种形式的融资需求大幅上扬。
首先,截至5月26日,两市共有143只新股过会,新上市的135家公司募集资金达1457.45亿元,平均每家融资额达10.8亿元。其次,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需求仍然旺盛,据统计,今年已有77家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等方式,在A股市场合计募集资金超过2045.16亿元,另外还有163家上市公司提出了拟增发计划,拟融资金额4167.32亿元。如果再考虑未来潜在的新三板、国际板影响,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融资压力,都将导致资金供求严重失衡,并制约股市反弹。
“补缺”任务终将完成
展望整个6月份,市场技术反弹之后仍将维持震荡探底格局,可以概括为考验估值底、博弈政策底、探明市场底。2600点一线作为估值底,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也会受到业绩预期变化的影响。从政策底信号看,虽然出现了中石油、中国神华等国家队增持现象,但是政策护盘信号依然不够强烈。从市场底角度看,大盘首先仍然需要回补去年国庆长假缺口(2656-2677点),今年1月25日大盘曾下探至2661点,将缺口大部分回补,但是仍然留下5个点尚未回补。本轮调整回补缺口完毕之后,市场将围绕2500点一线构筑市场底,从时间点看,大底可能将会出现在四季度,届时通胀见顶、经济见底,市场可能出现真正的底部。
在操作策略上,依据行业景气度、寻找错杀股是短期投资的主要依据。行业景气度较高,而股价出现显著下跌的错杀板块主要集中在化工、煤炭、水泥、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投资者可以适度关注,波段操作。
中金公司:控通胀需要控房价
要点:房价上升增加CPI通胀压力。房价上升从成本和需求两方面推动CPI。首先,房租作为CPI居住项目直接影响CPI。间接来讲,地价和房价上涨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住居成本上涨增加工资上升压力。从总需求角度看,房价上升刺激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物价水平。高地价、高房价对整体经济运行成本的推动,构成对消费物价的长期压力,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已逐渐显现。
近几年两个结构性因素推动房价快速上涨。供给方面,土地供给垄断和土地出让以收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导致土地价格大幅上升。需求方面,高储蓄推动投资需求,而资本管制限制民间对外投资,加剧了对国内资产的需求。
CPI和房价的上涨离不开货币环境。2009年以来的货币扩张大幅超过正常水平,开始体现为经济增长复苏,然后出现CPI上升。过去1年多的政策调控通过控制信贷降低流动性增量,和提高利率降低M2的流动性存量,逐渐显现效果。货币增速已经大幅回落至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尽管货币增速已经下降,货币存量还是很大,过去几个月存款利率上升降低了存量流动性,但是否已经足够,仍有不确定性。
有一个流行的观点,就是房产交易上升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吸收了超发的货币,抑制了其对一般消费物价的拉动。这种解读的言下之意是房价下跌或房产交易下跌,沉淀的货币又会流回到商品交易领域,增加CPI通胀的压力。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观点。
从资产配置考虑,人们愿意配置一定比例的货币资产,理想的货币资产比例受利率和其他资产价格的预期影响。当人们对房地产有升值预期时,配置货币资产的意愿下降。
反之,当房价下跌时,配置货币资产的意愿增加,也即货币需求相对供给增加,流动性降低,不存在所谓沉淀在房地产市场的货币流回商品市场。
总之,控制CPI通胀和房地产泡沫需要综合治理,有些是周期性的,比如货币政策的紧缩,与此同时也需要结构性改革。建设保障房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通过降低地价来增加住房供给。增加投资渠道,尤其是增加民间对外投资则有利于分流高储蓄,降低对国内房地产的投资需求压力。
量能萎缩 谨慎追高
沪深股指早盘冲高之后,量能明显萎缩。从盘面看,有色、外贸、环保、黄金等板块涨幅居前,水泥板块跌幅居前。
从消息面来看,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称,各国可能被迫进入加息通道,6月14日(下周二),国家统计局将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25家机构的预测均值达5 .4%,更有不少机构预期CPI有望达到5.5%,刷新34个月以来新高,市场预期本周末加息的可能比较大。
从30分钟K线来看,沪指刚刚创出最近两个交易日的反弹新高,但是KDJ指标没有同步创出新高,出现了顶背离,估计短线横盘之后,可能仍有震荡,因此建议投资者不要轻易追高。(山东神光)
大盘有望继续维持温和回升走势
股指延续节前的反弹态势温和反弹,但由于加息利空未释放,市场对近期加息和上调存准的担忧有增无减,导致早盘股指走势疲弱,但连续下跌之后的杀跌动能衰竭,惜售心态引发股指缓慢回升,盘中仅建材、水利、酿酒食品等少数板块有小幅下挫,个股普涨推升股指温和走高,两市指数均已站在5日、10日两条短期均线上方,温和的回升也避免了减仓盘的冲击,大盘有望继续维持温和回升的走势,涨幅过快的个股不必追涨。(广发证券)
短线反弹取决于量能放大
节前市场担忧中的加息原来是虚惊一场,甩开这一包袱,A股今日延续了上周的企稳反弹,两市均已将5日线和10日线双双收复。不过在外围金融环境不利和下周即将公布的5月份CPI的内外压力,多头力量显然有所收缩,导致股指的反弹高度和力度都受到压制,这一点从成交量上反映的非常直观,近期萎缩的量能状况迟迟不见改观,在上周笔者强调是下跌末期,止跌初期,空方力量大幅宣泄完毕的结果,但今天这种形势可能又有所改观,连续几日的底部拉锯后,多头已逐渐占据上方,但始终难以放量,表明的是多头力量有限的事实和总体偏谨慎的态度。
盘面上热点继续呈现,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板块分化,德国大肠菌引发的恐慌刺激抗细菌概念的部分医药股走势活跃,稀土、有色、黄金等资源品种也涨幅居前,地产、环保、钢铁等都有不错表现。而随着近日南方地区雨季到来,持续的干旱得到大幅缓解,热炒过的抗旱概念,如农业、水泥、水泥等快速退潮,多陷入整理,金融也走势不佳,整体涨幅滞后。
从技术形态来分析,持续多日的震荡筑底初见成效,各项指标、均线均得到较好修复,大盘走势逐渐趋好,预计短期这一反弹趋势有望延续,深跌的品种将普遍迎来超跌反弹,但还是要密切关注成交量,量能将决定短期反弹力度和高度。(世基投资)
相关新闻:
收评:大盘谨慎上涨 加息靴子不落地 市场担忧难解除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称美联储最早2012年第三季度加息
本周末加息可能性大 A股“阴转晴”条件尚不成熟
五月CPI料创新高 市场预期本周末加息可能性大
端午加息预期落空 专家称经济进入“平台期”
数千亿银行存款大搬家再次上演 或致加息重启
多家外资机构预计月内加息
中证报:加息再度“叩门” 政策走向微妙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