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市6岁至25周岁(含)的在校学生,在24日前将接受一项全面排查。东莞团市委要求全市学校开展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排查摸底行动,全面摸清东莞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学生的底数和现状。(6月23日《新快报》)
全面开展排查青少年不良行为,既然是号称全面,可想而知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只是,从反馈来看可能会让相关部门觉得委屈:明明很好的初衷,为何吃力不讨好呢?
相关部门先别忙着叫屈,有时乱作为比不作为更让人伤不起。至少目前,从“被”排查者的反应来看,这项行动并不得人心:有人称“这样大张旗鼓地排查肯定让人难受”;还有人称“这是给学生贴标签”;还有人认为,此举会引来逆反心理,让有的学生破罐子破摔……无论怎样,但凡一项举措受到如此多非议,出台者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评估利弊得失。
经济学上有个里昂惕夫反论,大意为你所看到的现象有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反。东莞这项举措就是这样:仅从表面看,貌似积极作为,实则不然。且不论这种预设的荒谬之处,排查范围的人为扩大化,单就此行为看,其实就隐藏着相关部门的懒政思维,最终可能成为难以完成的任务。
众所周知,社会治安情况复杂而琐碎,青少年个体情况也千差万别。当地将排查者年龄定位在6岁至25周岁,而所谓不良行为包括“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等等,年龄跨度之大,被定性的不良行为之繁杂,恐怕当地青少年将被“一网打尽”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对上述人群和行为采取一刀切标准,来进行贴标签式区别对待时,要想让人说不是懒政和瞎折腾都难啊。
或许为了规避侵害青少年权益的指责,当地称“排查结果是保密的,向上级汇报的只是排查数字,摸查情况也不会对外公开”。但凡做过的事都有迹可循,当地到底采取怎样神秘和健全的方式,让这项排查可以神不知鬼不觉,让被排查者不会因此被人另眼看待。遗憾的是,任我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
人不轻狂枉少年,谁敢拍胸脯保证,年轻时没有干过荒唐事,没调皮捣蛋过?倘若将此上纲上线统称为不良,完全是臆想中的扩大化。不可否认,现在的青少年犯罪现象不少,确有必要将预防和教育相结合,加强防范和引导。但东莞的行为总给人“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之感。连引发犯罪的病灶都没搞清,就胡乱开了药方。如此乱作为,祸害更甚。(林小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