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6月29日消息(记者 李坤东)2001年初,在我市政府机构改革时,市政府将原属城建局管理的公共交通职能和其管理的公共汽车公司一并移交市交通局,结束我市公交管理政出多门的历史。2003年,利用琼山、海口区划调整的机遇,抓紧两市交通资源的整合,完成合并工作,顺利实现了“一城一交”管理体制,变多头管理为“一城一交”管理。2009年11月,海口交通事业再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海口市交通局更名为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真正实现了“一城一港一政”的格局。
“一城一港一政”实现了海口交通事业更加齐整的发展步伐和统一前进的目标:站在新的起点,海口交通又一次扬帆起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幅更加规范、绚丽的“交通地图”。
落实“公交优先” 市民享受更多便利
无论是豪华大巴的投放、乡镇公交线路的开通,还是解决公交盲点盲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海口市交通局以一个个具体举措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以一次次实际行动来解决民生问题,诠释了市委市政府“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3月29日,我市新增的4条旅游公交专线正式上线营运。这4条旅游公交专线开通后,我市旅游公交专线达到了6条,海口旅游公共交通网络初具雏形。
在落实解决民生问题上,市交通局历来敢为人先。为了提高公交保障能力,市交通局不断扩大公交覆盖面,2010年8月,海口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率先开通了我市两条真正意义上的夜班公交:夜班1线(万绿园—府城),2线(万绿园—海甸岛),填补了海口无夜班公交的空白。
据统计,2010年我市调整的线路就有45路、21路等11条;新开通线路有53路、46路等15条,包括开辟了市区至狮子岭光伏产业园、海马二期以及药谷二期工业园区的公交线路,开通了旅游公交和夜间公交,公交线路不断向新建道路、新建居民区、景区、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以及郊区延伸。通过拉直“弯线”、冷热搭配、延长线路等措施,覆盖新出现的公交盲点盲区。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市交通局再次征集民意,直面海口公交存在的种种不足,并适时优化10条公交线路、拟新开辟6条公交线路,进一步解决海口公交网络的盲点盲区,让海口公交体系更加流畅、完善。
为了落实好“公交优先”,市交通局今年全面推进公共交通行业建设,完成《海口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编制;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公交出租行业活动;加快公交车更新投放,更新投放200辆LNG公交车和投放一批新能源公交车,更新目前老旧柴油公交大巴等。
这些承诺正一步步得到落实:今年1月5日,我市首个“双语”报站系统在10路公交车率先试点启用。同时,12个双语站点也正式在我市的主干道海秀路上投入使用。市交通局还重点改造海秀中西路(北侧)的公交候车亭以及新建的一批公交候车亭。按照计划,今年将完成国兴大道、海秀东西路、龙昆路公交站亭内由政府投资建设的53个盲文公交站牌。
“通畅工程”提速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高度关注,我市的农村公路建设从“十一五”计划开始实施“三年滚动计划”,市政府出台了《海口市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管理办法》,提出了2006年开始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我市248个行政村全部道路硬化工程,提前两年完成省“通畅工程”计划任务。全市共完成753条2128.83公里农村道路硬化改造工程,总投资7.89亿元。
据最新的统计,海口市辖区有4个区、24个乡镇、248个行政村、2707个自然村。农村公路(包括县、乡、村道)通车里程2243条、4174.48公里,其中农村公路已经硬化753条、2128.83公里,分别占33.6%和51.56%。所有248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
据了解,2011年上半年市交通局主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有两项,即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公路项目和2010年水毁项目。目前,该局正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通畅工程”的提速,让百姓享受到了交通发展带来的更多实惠。这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但解决了当地百姓的出行难题,也直接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副产品运输需求,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必要保障。
创建行业文明 提倡行业优质服务
公交车的档次越来越好,公交服务却提升缓慢,公交服务一度为市民所诟病。为了解决这一顽症,我市交通部门提出了创建行业文明,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这一理念得到广大公交企业的响应。
去年底,全国劳模李素丽老师的海口之行,迅速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李素丽的高潮。在市交通局的大力推动下,海口公交行业也出现了自己的“李素丽”。从今年6月开始,海口市交通局组织的“小李素丽宣讲团”给全市公交、出租车行业代表宣讲文明服务。
海口公交行业司乘人员精神面貌的改变得到了各界的认可。今年4月27日,市交通局代表队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开文明车、走文明路、做文明人”道路交通安全电视知识竞赛总决赛并获得第一名的殊荣。据悉,自海口公共交通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以来,2010年海口公交出租行业共收到各类表扬电话、信函128件,文明健康的行业风气正在形成。其中,交通行业2名选手荣获海口十大文明礼仪之星。
针对拒载、随意拼客、超速等市民投诉集中的违规行为,市交通局要求企业对全体员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每周至少举办一次关于文明驾驶、交通安全等培训;对出租车驾驶员管理到位,公司要全面掌握每辆车正班、替班司机情况,驾驶员着装、文明用语要统一,公司定期对此进行评比排名;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实名制”,建立司机考核制度,必要时实施末位淘汰制;切实履行服务承诺,完善投诉渠道,高度重视乘客投诉建议,务必快速核实处理后给予反馈。
今年,我市将以整治公交出租车交通运营违章为重点,通过加强司乘人员培训教育,加快公交企业体制改革步伐,组建公交集团等措施,争取实现每季度公交出租车违规次数环比下降20%以上,全年公交出租车违规次数同比下降不少于50%,塑造文明驾驶、文明服务的海口公共交通形象。
整合港口资源 助推海口经济
担负公路和水上交通运输管理两大重任的市交通局,今后的一大战略核心将是港口的战略发展。
海口港自古以来就是进出海南客货运输中心和海南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素有“琼州门户”之美称。港口是地方经济的晴雨表,海南建省二十多年来,海口港的发展与其休戚相关,海口港对琼北,甚至整个海南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6年3月13日,海口港口发展迎来崭新一天。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正式移交海口市管理,这是海南推进事权下放、实行“一城一港”体制,进一步确立海口市作为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是琼北三港资源整合后又迈出的关键性一步。
2007年12月25日,海口市港口管理局挂牌成立,结束了海口市政府不管辖区域港口的历史。它的成立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各级政府对港口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深化国有港口企业改革,增强港口企业的活力和促进港口的发展。“一城一港一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协调发展港城,实现港城双赢。
港城结合,海口港站在新的起点上。2006年9月8日,《海口港总体规划》获评审通过。总规中描绘了未来海口港的蓝图:海口港定位为以集装箱运输、旅客客运运输和海峡轮渡运输为主要方向,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丰富的港口资源是海口发展的一大“王牌”,“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打好这张“王牌”,以港兴市带动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据悉,为满足今后5-10年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海口市政府加大对港航业的扶持力度,把港航经济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产业来培育扶持,加快建设马村港中心港区,提升海南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业的水平和行业的竞争力,搭建出新的产业平台。
按照我市港口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海口市港口将围绕把马村港区建设为海口港中心港区为目标,积极推动马村港二、三期扩建工程,争取到2015年,海口市港口(含港航控股和粤海铁)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万TEU,实现货物吞吐量9000万吨,实现旅客吞吐量2300万人次,滚装汽车300万辆,外贸货物吞吐量100万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