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梯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继北京地铁扶梯事故后,7月10日晚21时左右,由香港地铁公司运营的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发生了一起扶梯逆行故障,导致多人受伤。而在西安含元路八府庄园小区,两天内6栋楼的电梯频出故障,或运行时突然停止,或猛然下滑。(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5版)
电梯事故,看来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重大隐忧。此番集中爆发,其中的一个重大背景是信息传播产生的辐射效应。也许电梯的安全问题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未能引起公众广泛的聚焦。如今,电梯的“倒行逆驶”不但在制造一起起“电梯惊魂”,还以生命的代价为这一公共安全领域敲响了警钟。
北京地铁“夺命电梯”事件之后,问责的矛头指向电梯生产企业,奥的斯品牌的相关型号扶梯被国家质检总局叫停。不过深圳此次发生故障的电梯并非被叫停的奥的斯电梯,由此可见,电梯安全问题频发,不仅仅只是问责叫停那么简单,该是到了给电梯这一事关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进行全面会诊的时候了。
作为公共场域的特种设备,无论是生产、安装、维护,都必须具有较高的准入标准。而据调查显示,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维修保养的比例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从我国的电梯维护机制而言,恐怕缺乏严格常态的标准,业内人士就曾揭露:检测维修粗糙、强制年检未能落实好、维修保障人员缺乏严格的认证考核制度……标准制定和安全监管的滞后,为电梯故障频发埋下了隐患。而随着电梯的利用率越来越高,隐患所造成的公共安全威胁也就日益显现。
事实上,电梯故障致死致伤的问题在国外也同样存在,只不过国外在减少故障出现上比我们做得似乎更周到:公共场所的电梯多部运行和检修交替、紧急制动专人看守……很显然,要做到周到细致意味着人力物力成本的增加,对于运营管理者而言,似乎有些不划算。可是,公共安全从来都容不得讨价还价,保障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是社会运行发展的底线。由此可见,电梯隐患能否得到极大程度的避免,关键看生产者、监管者、维修运营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此外,随着电梯事故的频发,媒体还通过调查揭露:不少电梯的维护还存在多次转包的现象。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去年发生的“上海静安大火”,58条生命的代价沉痛地揭露了工程层层转包的危害。事关公共安全的电梯如果也存在转包的乱象,那势必弱化责任和监管,公共安全的忧虑显而易见。
电梯成为“夺命凶器”,已经广泛地引发了民众“电梯惊魂”的恐惧情绪。要安抚甚至消解这种情绪,无论是生产企业、运营单位还是负责监管部门,都有待加强公共安全责任意识。以常态的监管和周到细致的维护为民众护航、消解其中的利益纠葛,“电梯惊魂”、“扶梯夺命”的悲剧才不至于频频上演。社会公共责任越发笃定,公共安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电梯惊魂”,祸根不只在电梯。故障频发,应该得到广泛重视,理应上升为公共安全的命题。因此,不但要对电梯进行全面的体检,更需要对生产、安装、维护、监管等公共安全的相关链条进行全面的检测。(时言平)
相关新闻
国内大量落后电梯超期服役 超20年平均使用寿命
北京地铁电梯事故源于设计缺陷 同款产品全国禁用
北京地铁257部事故品牌电梯停用 24名伤者已出院
京地铁扶梯事件敲警钟 海口将全面检查手扶电梯
北京地铁4号线电梯故障致1人死亡 市民送纸鹤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