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欧债危机就像一个反复发作的病人,折腾得整个世界都不得安宁。近日,欧债这出悬疑惊悚大戏再次震惊了全球市场,不过这次的主角临时换成了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意大利俨然已成为继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之后又一个将要感染债务危机的国家,有分析人士表示,意大利一旦爆发债务危机,或将导致欧元区瓦解。
6月10日,希腊财长帕帕康斯坦季努(中)在雅典向媒体介绍希腊政府即将出台的新的紧缩措施。为应对严重的债务危机,希腊政府将进一步增加税收、削减工资、加快私有化进程。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希腊日前获得资金援助,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没有传出更坏消息,欧债危机本来似乎出现喘息之机。然而,市场近日突然聚焦意大利主权债务风险,意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暴跌,导致欧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明显震荡。
欧洲高级官员们11日紧急开会讨论二次援助希腊的方案,欧美媒体分析说,希腊危机不消反涨的势头正在恶化欧元区经济前景,眼下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正在跳过其他欧元区成员国,成为下一个债务危机的“火药桶”。来自欧洲央行的消息说,欧元区救助基金规模可能要扩大一倍,至1.5万亿欧元,如果消息确凿,早前欧盟关于“欧债危机与庞大欧盟经济总量相比只是小问题”的说法,只能被看作是一句安慰市场的话了。
周一欧股和美股主要指数均有下跌,截至11日北京时间23时,英法德三大股指分别下跌1.31%、2.89%、2.63%,意大利、希腊股市分别下跌4.36%、2.58%;美股也大幅低开,道指开盘大跌超百点。欧盟“一把手”,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11日召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以及欧元集团主席容克等高级官员在布鲁塞尔紧急磋商二次援助希腊的方案。英国《金融时报》11日说,有参与谈判的欧盟官员向媒体透露,欧盟眼下已经被逼急了,甚至不惜允许希腊部分国债违约以促成各方达成救援方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8日批准发放一笔约32亿欧元的贷款,以帮助希腊偿付本月到期债务,并实现经济在2012年向前发展。路透社11日说,IMF新任总裁拉加德表示,债务负担沉重的希腊已取得进展,但离“喘口气,休息一下”还差得远。拉加德说,由于仍然需要实施大量重要结构性改革,因此希腊依然要面对重大政策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是持续的财政调整,避免国家财政赤字始终处于无法维持的高水准。此外,希腊必须加速进行提高生产力的改革,否则经济复苏始终是一句空话。报道也同时援引市场分析人士的话说,要按照IMF和欧盟的要求,让希腊的民营部门负担300亿欧元的还债目标,希望不大。
IMF迄今已经向希腊拨出174亿欧元的贷款金额,不过,彭博社11日分析说,市场担心这笔钱加上欧盟援助,只能让希腊眼下残局维持到2014年。德国《商报》11日报道说,德国当地的多家银行在当天已经开始抛售希腊主权债券。虽然各大银行抛售都在低调进行中,但据估算,德国金融业已削减的希腊债务敞口规模在1/3到一半之间。
欧债危机如果进一步恶化将不可遏制,如需救助需输血千亿欧元。
正当欧元区还在为希腊主权债务问题焦头烂额之时,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亚平宁半岛悄悄酝酿。上周,穆迪下调希腊以及葡萄牙债务评级,并表示在秋季之前作出是否下调意大利评级的决定;受此影响12日欧盟紧急磋商欧债危机应对方案,意大利“危机”成为会议三大探讨主题之一。
由于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一直被认为是“大到救不了”,市场普遍担心,该国一旦爆发债务危机,或将导致欧元区瓦解。一时间,意大利成为众矢之的。受此影响,意大利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暴跌,并导致欧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引发明显震荡。为了防范意大利引发金融动荡,有消息称,欧元区救助基金规模可能要扩大一倍,至1.5万亿欧元。
意大利债务缠身难自救
自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希腊、爱尔兰一直就处于风暴眼位置,紧随其后的当属西班牙和葡萄牙。然而,意大利这个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的债务问题却提前引爆,成为最有可能陷入危机的“火药桶”。
为了应对新的紧张局势,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11日召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以及欧元集团主席容克等高级官员在布鲁塞尔紧急磋商二次援助希腊的方案。有参与谈判的欧盟官员向媒体透露,欧盟眼下已经被逼急了,甚至不惜允许希腊部分国债违约以促成各方达成救援方案,从而避免危机传导到意大利。
截止目前,意大利基准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已经上涨至5.88%,与同期德国国债收益率之差扩大至330个基点的新高。而意大利5年期信贷违约掉期(CDS)指数也上升25个基点,至325点的纪录高位。
标准普尔本月初表示,尽管意大利提出新的减赤计划,但由于经济前景疲弱,该国仍面临债务风险。该国在未来24个月中主权评级遭遇下调的可能性为三分之一;上周,穆迪也表示在秋季之前作出是否下调意大利评级的决定;美林银行也加入唱衰意大利的行列之中。
由于投资者担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外溢至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欧洲主要股市11日普遍暴跌,多数资金都流向收益性和安全性更高的资产。
当天,意大利米兰MIB指数收盘时比前一交易日下跌754.69点,跌幅达3.96%;西班牙IBEX35指数下跌267.60点,跌幅达2.69%。欧洲其他主要股市情况也不妙,法国巴黎股市CAC40股指跌幅达2.71%,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30指数跌幅达2.33%,英国伦敦《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幅为1.03%,葡萄牙PSI20指数跌幅达4.28%。
欧元兑美元汇率也大幅下挫,并一度跌至1比1.4042的水平,盘中跌幅超过1%。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意大利被迫接受援助,将引发投资者大量抛售欧元资产。
法国兴业银行投资主管樊尚·谢里奥说,交易市场上弥漫着不信任的氛围,交易员抛售有风险的资产。在欧洲,资金都流向瑞士法郎、黄金和德国债券。
欧洲债券市场气氛也非常紧张,投资者都在盘算各国的偿还能力。西班牙和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冲高至6%和5.5%,创下欧元问世以来最高水平。从中长期来看,这样的收益率是不可持续的,它将使这些国家的偿还能力遭到质疑。
受到欧债危机可能扩散的影响,港股等亚太股市周一尾盘跳水,欧洲股市和美股指数期货纷纷大跌1%左右。纽约油价盘中下挫超过1%。欧元兑美元汇价则一度大跌近1%。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上周末的紧急呼吁,令全球投资人的神经再度紧绷。范龙佩的发言人上周日透露,应主席的呼吁,原定于周一举行的一次例行高官会议将被临时扩大,包括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欧元集团主席容克以及欧盟经济事务专员雷恩在内的重要官员也将出席。
据悉,上述会议将在原先安排的欧元区17国财长会议前夕举行。在此次财长会议上,各方将商讨如何确保民间部门投资者参与第二轮的希腊援助计划,并会涉及91家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的结果。
尽管范龙佩的发言人强调,周一的会议“是一场协调会议,而非危机会议”,并称意大利问题不在会议议程上,但考虑到该国国内金融局势近日急剧恶化,外界仍认定意大利将是这次紧急会议的头号议题,而一些官方消息人士也对此予以了证实。
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债务形势近日陡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鉴于该国经济增长疲软、债务高企且政局产生变数,市场对于该国可能被传染“希腊病”的忧虑显著升温。
上周五,意大利股市债市双双暴跌。在银行股拖累下,意大利股市当天重挫3.5%,创下近五个月来最大跌幅。投资人担心,持有大量本国国债的意大利银行业可能蒙受较大损失。而在债市,对偿债能力的疑虑明显推高了意大利的举债成本,该国国债收益率较可比德国国债的收益率溢价达到历史新高。
考虑到市场短期波动剧烈,意大利金融监管部门上周末召开紧急会议,并随即出台措施限制股市卖空行为。
而鉴于意大利在欧元区的重要性,欧盟当局也不敢轻视。“我们不能再接受更多类似的‘黑色星期五’,”欧洲央行的一位高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他表示,当局对意大利的局势“非常担忧”。
意大利经济形势恶化 美欧股市惨遇“黑色星期一”
欧洲债务危机的阴影11日再次笼罩全球金融市场,特别是意大利的经济形势恶化,令外界对该国的担忧急剧上升。受此影响,美欧股市惨遇“黑色星期一”。
这次全球股市暴跌的“导火索”——意大利的股市11日继续重挫,主要股指米兰富时MIB指数当天竟然比前一交易日狂泻4%。持续的暴跌已经令该国企业和投资者损失惨重。意大利金融监管机构11日推行的预防投机行为规定未见明显效果。
与此同时,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5.28%,创下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外界普遍担忧,这会给目前意大利吃紧的债务状况“雪上加霜”。
意大利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在欧洲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力远非希腊等国可比。尽管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否认,但欧盟官员11日透露,“救助意大利”的计划已经“列入议程”。
近期,在欧盟第二轮援助希腊计划呼之欲出之际,国际评级机构多次警告,假如欧盟以债务延期为基础制定第二轮援助方案,则将视希腊为“选择性违约”。7月5日,穆迪突又调转“枪口”对准葡萄牙。评级机构对欧元区狂轰滥炸貌似突然,实则具有其内在逻辑性,同时反映出欧债危机正在不断扩散,“多米诺骨牌”大有接连倒下之势。
评级机构本轮下调欧元区成员国评级,祸起欧盟正在紧锣密鼓商讨的第二轮援助希腊方案。7月2日,欧元区成员国财长会决定,向希腊发放下一笔总额为12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更重要的是,会议宣布,各方正针对第二轮援助希腊方案进行磋商。法国等欧元区核心成员国银行业已表示,自愿延长希腊债券期限。
上述消息本可让希腊松一口气,凭借7月到手的120亿欧元援款及新一轮援助,有望安全渡过7月和9月两波偿债高峰期。然而,评级机构并不买账。标普立即警告称,假如欧盟以债务延期为基础制定第二轮援助方案,则该机构将视其为“选择性违约”。
可以预见,假如希腊最终得以进行债务“软重组”,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均将被评级机构认定为实质性债务违约。一方面,这将大幅提高欧元区外围成员国国债收益率,使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融资更加艰难;另一方面,届时这些捉襟见肘的国家步希腊后尘,同样寻求新一轮援助,甚至要求效仿希腊进行债务软重组的可能性极大。正因如此,穆迪宣布,鉴于葡萄牙未来很可能需要第二轮资金援助,将该国政府长期债券评级由Baa1降至垃圾级。
新华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谢鹏 金旼旼 许多)有人形容,欧洲大陆再次成为世界经济领域“复活的地震带”。
希腊日前获得资金援助,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没有传出更坏消息,欧债危机本来似乎出现喘息之机。然而,市场近日突然聚焦意大利主权债务风险,意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暴跌,导致欧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明显震荡。
金融震荡
由于投资者担心欧债风险进一步蔓延至意大利、西班牙等经济规模更大的欧元区国家,部分市场上周已现震荡苗头。
意大利银行股领先跳水。本周开市,这一趋势延续并蔓延至大盘。米兰MIB指数11日下跌754.69点,跌幅达3.96%。同日,西班牙IBEX35指数下跌267.60点,跌幅达2.69%。葡萄牙PSI20指数也下跌4.28%。同样,欧洲的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三大股市也应声下跌。
【英国《金融时报》7月4日文章】题:美国与欧洲一起沉没(作者该报国际事务首席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
在华盛顿,人们在讨论债务限额;在布鲁塞尔,人们面对着债务深渊。但是,根本问题是相同的:美国和欧盟的公共财政都失去了控制,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的机能障碍,以致无法解决问题。美国和欧洲同乘着一条正在下沉的船。
美国和欧盟的债务争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大张旗鼓,竟然没有人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关联。然而,这种关联使之成为了西方的普遍危机,而关联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大西洋两岸的形势都表明,危机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不可持续且十分危险的信贷繁荣推动的。在美国,处于危机中心的是房产业主;在欧洲,则是利用低利率无休止借贷的希腊和意大利等国家。
意大利或将成为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最后战场
近日,金融时报发表纽约大学金融学爱德华教授与一位金融机构创始人就欧元区债务危机问题共同撰写的文章,现将有关内容摘编如下:
近两年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金融界对欧洲南部几个外围国家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性评估,随后是投资评级大幅下挫,这些国家的国债利息飙升。在欧盟、欧洲央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提供援救方案之际,很多人正在寻找下一个将遭受金融袭击的国家,甚至在揣测欧元本身能否生存。一些分析师认为,西班牙是欧元的最后一个堡垒。
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认为,欧元的最后一战将在风景如画的意大利海滨展开。意大利将为欧元生死存亡起到关键作用。
多数欧洲政客非常希望救助计划能够恢复信心,但这一梦想很可能破灭,因为下一张多米诺骨牌――西班牙正受到偿付能力分析的严密审查。西班牙的未偿付国债规模几乎是希腊的两倍,该国有着众所周知的弱点――即经济死气沉沉,失业率超过20%,房地产市场毁灭性崩盘以及由此导致的银行业危机。即便实力更强的欧元区伙伴国、西班牙央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做出的总债务假设不断上升,但对西班牙进行纾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控的。
事实上意大利形势最为严峻。该国的未偿付主权债务高得多,达到近2万亿美元,超过其它任何一个面临问题的政府。尽管从根本上说,欧元的生存将取决于政治利益能否实现,但我们觉得,欧元的金融市场“战役”将围绕意大利的困境展开。该国的债务如果添加到欧盟和IMF本已十分沉重的负担上,可能会导致欧元将崩溃。
近日,金融时报发表纽约大学金融学爱德华教授与一位金融机构创始人就欧元区债务危机问题共同撰写的文章,现将有关内容摘编如下:
近两年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金融界对欧洲南部几个外围国家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性评估,随后是投资评级大幅下挫,这些国家的国债利息飙升。在欧盟、欧洲央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提供援救方案之际,很多人正在寻找下一个将遭受金融袭击的国家,甚至在揣测欧元本身能否生存。一些分析师认为,西班牙是欧元的最后一个堡垒。
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认为,欧元的最后一战将在风景如画的意大利海滨展开。意大利将为欧元生死存亡起到关键作用。
多数欧洲政客非常希望救助计划能够恢复信心,但这一梦想很可能破灭,因为下一张多米诺骨牌――西班牙正受到偿付能力分析的严密审查。西班牙的未偿付国债规模几乎是希腊的两倍,该国有着众所周知的弱点――即经济死气沉沉,失业率超过20%,房地产市场毁灭性崩盘以及由此导致的银行业危机。即便实力更强的欧元区伙伴国、西班牙央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做出的总债务假设不断上升,但对西班牙进行纾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控的。
事实上意大利形势最为严峻。该国的未偿付主权债务高得多,达到近2万亿美元,超过其它任何一个面临问题的政府。尽管从根本上说,欧元的生存将取决于政治利益能否实现,但我们觉得,欧元的金融市场“战役”将围绕意大利的困境展开。该国的债务如果添加到欧盟和IMF本已十分沉重的负担上,可能会导致欧元将崩溃。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4日发表题为《向欧元告别?》的文章:
截至2010年末,主要源于德国央行的欧洲央行贷款总数为3400亿欧元。这一数字包括了过去3年来为解决爱尔兰资本外逃问题提供的总数达1300亿欧元的信贷。欧洲央行的援助计划,让欧元区外围国家人民得以继续享受超出其支付能力的优渥生活,手握重金的资产持有者则可以把财富转移到其他地方。这一政策持续实施的空间已经快要告罄了。
“告急的不是欧元,而是个别欧洲国家的公共财政。”最近,这样的说法听得人耳朵都起老茧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欧元本身正面临威胁,因为陷入危机的国家近年来一直在迫使欧洲央行开足马力印欧元。
“欧猪国家”(PIGS-葡萄牙、爱尔兰、希腊及西班牙)商业银行90%左右的再融资债务是经各自国家央行点头的,发债的目的是从其他欧元区国家购买商品和资产净流入。欧元区内部再融资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二来自“欧猪国家”,而它们的GDP只占欧元区的18%。事实上,这四个国家过去3年来经常项目赤字的88%,是通过欧元体系内部的信贷扩张融资的。
欧元区信贷扩张政策难以为继
截至2010年末,主要源于德国央行的欧洲央行贷款总数为3400亿欧元。这一数字包括了过去3年来为解决爱尔兰资本外逃问题提供的总数达1300亿欧元的信贷。欧洲央行的援助计划,让欧元区外围国家人民得以继续享受超出其支付能力的优渥生活,手握重金的资产持有者则可以把财富转移到其他地方。
这一政策持续实施的空间已经快要告罄了。因为从“欧猪国家”流向欧元区核心国的欧洲央行货币流,正在挤出通过在这些核心国家进行的再融资操作所创造的货币。这一状况已持续了3年,如果再持续2年,那德国的再融资贷款存量将消耗殆尽。
事实上,德意志银行已经停止参与再融资活动。如果德资银行退出再融资业务,那欧洲央行将失去其向来通过利率政策对德国经济的直接控制。主要再融资利率将因此变为外围国家从中心国家获得欧洲央行货币(以用于在欧洲中心进行购买行动)的利率,而这笔货币最终将成为欧元区内所有流通货币的源泉。
“欧猪国家”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还有和尤其是爱尔兰的资本大逃亡——在没有欧洲央行融资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的。没有“欧猪国家”央行所创造的超出国内流通要求的过剩货币,贸易赤字也无法持续,它们的商业银行也无法支撑资产价格(通常就是各自的国债)。
去年,由于欧洲央行已没有工具能防止欧洲受困银行带来一场金融危机,欧洲各国达成了后续融资协议。从2013年开始,欧洲稳定机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 )将承担这一责任。这或许纾解了一些压力,但只是把问题从欧洲央行援助基金转移到了欧元区国家身上。这个机制必将严重拖累欧洲,因为援助贷款持续时间越长,“欧猪国家”的经常项目赤字问题就越顽固,它们也会积累更多外部债务。最终,这些债务将无法持续。
6月29日,在成千上万示威者重重包围下,希腊国会通过新的开支缩减方案,以求满足欧元区各国资金救助的条件。那么,希腊是怎么沦落到这等地步的?这为欧元区的前景提供了何种启示呢?
希腊债务危机的罪魁祸首是无能的经济、财政政策。在欧元区诸国中,希腊的经济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工业制造业落后,旅游、船运、侨汇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2009年,希腊的经济自由度排在世界第81位,在欧洲仅高于波兰。同时,希腊的行政机构效率低下,政治、经济领域的腐败比较严重,提高了经济运行成本,进一步削弱了全球竞争力,落后于欧元区其他国家。虽如此,可希腊人的生活水平却一点也不输给富有的邻国,与欧洲其他国家一样享受着“奢华”的高福利生活。2010年希腊的人类发展指数处在世界第22位,甚至高于卢森堡和英国等国。
可惜,烈火烹油,终不长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主要产业受国外影响很大的希腊经济开始陷入困境。希腊国内失业率不断攀升,到2011年3月已经达到16.2%,较2009年上升57.28%,其中青年人的失业率达到了触目惊心的36.1%。过度消费的恶果也开始显现,作为这些年过度借贷的一个表现,2009年上半年,希腊的债务与储蓄的比例超过了100%。从某种程度上说,希腊人是寅吃卯粮,透支了未来的经济前景。祸不单行,就在此时,逃税猖獗状况下的薄弱财政能力也被暴露出来。2009年10月的大选中,社会党新政府上台,发现前政府为满足欧元区财政纪律,掩盖巨额财政赤字,希腊经济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扯下。新政府预计,当年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为15.4%而不是前政府提出的6%到8%,为欧盟最高。此消息一出,国际投资者对希腊经济的信心跌到了谷底。希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因此飙升,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戏终于玩不下去了,只好向欧元区伸出了求援之手。
美元与欧元之间的关系,更多反映的是两个经济主体基本面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长期弱势的美元与长期受到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的欧元之间的“比丑”,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有望延续。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作为全球三大货币中的两个,投资者对于美元与欧元的信赖度就开始发生实质性改变。次贷危机爆发后疲弱的经济基本面、美联储至今尚未结束的注水行动以及非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美元指数从2009年年初最高的90点附近,一路下跌至今年5月初最低的72.70点。而欧元方面,尽管次贷危机爆发时欧洲央行的救市行动尚能够令投资者容忍,但欧元区内部各国财政和经济的复杂性,却蓄积出多个国家的严重债务危机。从货币基本面的角度而言,美元与欧元之间的汇率平衡完全可以归结为两个难兄难弟之间的“双熊会”。
回顾2009年以来美元与欧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表现,每一次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变化、欧洲债务危机的演变,以及各自实体经济元气的修复,毫无例外地都能牵动全球投资者的神经。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所期待的,只是希望事情不会“更坏”。因此,从各自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汇率表现来看,基本面的状况似乎更起到决定性作用。可以说,美元与欧元之间一直是在进行一场“比丑”表演。
欧债危机表征是经济,实质是政治问题
石田护(日本伊藤忠商事理事):理解欧债危机,也要从全球来看。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又称半发达国家)超越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发达国家,这一历史不断重复。发达国家不仅受到来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威胁,其自身还存在内需不足及因出口竞争力下降造成的外需疲软等问题。在欧元区内,财政健全的德国与陷入债务危机的希腊及西班牙等国唇齿相依。一旦希腊国债违约,不仅西班牙及意大利等国的国债信用可能被调为垃圾级,持有希腊国债的其他欧洲银行信用也将受到牵连。最严重的后果可能导致目前第二大国际通用货币——欧元的信用度遭到质疑。
马凯硕(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所有欧元区国家共同使用一种货币,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国家财政预算。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必须并行不悖,而欧元区国家不允许有很大的预算赤字。遗憾的是,法国和德国首先破坏了这个规定,他们的预算赤字超过了3%,这对其他欧元区国家造成了不好的示范效应,这也是欧元区国家的预算赤字越来越大的原因。
刘迪(日本早稻田大学学者):这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反映出欧元金融货币功能统合与财政政策分权之间的矛盾。本来,欧元区内希腊等国债务规模并非巨大,如与欧元区GDP相比,其数额微不足道,因此有人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一场“杯中风暴”。但是,为何这“杯中风暴”持续发展并酿成轩然大波?这其中主要还在于其欧元圈内政治主导力量缺失。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欧盟的层级高于主权体,却不是一个主权政府,在涉及各成员国利益的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一旦欧盟做出一个决定,欧元区的单个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又都不能改变,这事实上就削弱了德国、法国等国的领导能力,阻碍了欧洲主要国家扮演领导角色。
刘迪:危机的表征虽是经济问题,实际却反映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失衡。其实欧洲人很早就懂得,“没有政治统一,就没有货币统一”,但现实是,欧盟货币统合走在政治统合之前,欧洲政治依然停留在民族国家框架内踏步不前。面对这次危机,尽管德国经济界认为应该对希腊等国家施援,但德国民意拒绝。这让人们怀疑欧元区是否已经失去欧盟创建之初的那种紧迫感。欧盟建设来自欧洲久远的理想,同时也来自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教训,因此,创立者均有推进欧洲联邦的使命感、紧迫感。冷战之后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内部各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种力量严重消磨欧盟建设动力。在这种内部环境下,德、法两国政治家是不愿为解救这次危机牺牲个人政治生命的。(《环球时报》)
欧洲国家福利太好 政府太弱?
郑永年:欧元区国家是建立在民主制度上的福利国家,民主政体搞福利“过了头”是重大原因。西方政府要赢得选票主要依靠对选民做出更多承诺,尤其是福利上的承诺。而一个国家要经济发展得好,才能为高福利政策提供支撑,而福利一旦有了就很难再减少,只好财政赤字。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强政府,能削减开支的政府,但是民主产生不了强政府,这是一个困境。在民主政体的国家,每一件事都会有既得利益者去捍卫或反对,因此,民主很难产生强政府,这是西方民主发展的逻辑。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了200多年,都是精英政治,能够达成共识,而现在则是消极民主。欧洲民主国家当前面临很大的问题是:怎么产生一个很强的政府?显然,主要根据公众舆论制定政策,很难有真理。
石田护:由于发达国家掌权者无止境地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政策层面上就表现为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谋求经济发展。即使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增速趋缓的成熟期,同时还面临来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挑战,掌权者也拒绝牺牲其生活品质。
在此情况下,经济学家通常会顺水推舟,向执政者进言说只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政策力度就可以刺激经济继续发展。多数主流经济学家都不肯承认一个事实:在发达国家,即使实施宽松政策,也无法拉动消费和投资增长。
马凯硕:欧债危机和政治体制有部分关系,因为民主很难告诉民众严酷的事实。民主国家的政客都希望自己是受欢迎的,如果你告诉民众严酷的事实,就会变得不受欢迎。
所以德国在民意的压力之下,决定关闭所有核电站。你认为这是合理的吗?我认为,德国关闭所有核电站的唯一理由是,他们能够从邻国法国进口更多的核电。民主国家会更多重视公众舆论,有时候,公众舆论是对的,有时候公众舆论是错的。但是没有一个民主选举政府会承认说“公众舆论是错误的”。所以,有时候民主选举出的政府必须对民意做出妥协,尽管这种民意并不是正确的。现在,欧洲国家的政府都在“顺应民意”和“制定有利于国家的长期政策”之间寻求平衡,但这很难。(《环球时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