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质疑 “便民工程”为何屡屡变成“扰民工程”?
修路、排污等市政工程,出发点就是便民利民,但是工程反反复复,一拖再拖,进展缓慢,导致市民的生活、出行都受到极大影响,如此一来,便民工程沦为了“扰民工程”。
“封路快、挖路快、返修快;铺路慢、配套慢、交付慢。”这是海口网友总结的“三快三慢定律”,从中不难看出,海口市民对满城的“开膛破肚”诸多抱怨。一位海口市民甚至在网上直言:“海口的道路已经伤不起了!”
刚从外地来海口的刘先生说,他曾在很多省会城市工作生活过,一般市政工程都会在围栏上标上工程的起止时间、施工方等,市民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在海口很多施工路段,他很少看到这样做的。“我倒是经常看到,围挡里面有几台机器摆着,却没有人在施工。”刘先生戏言称,这是海口有别于其他省会城市的“独特之处”。
不过,老市民吴大妈对此倒是“习以为常”。“市中心的这几条路,都是经常‘动手术’的。这个部门刚施工回填完,另一个部门又接着开挖再施工,这样的道路,使用寿命能长久吗?”
惊人内幕 市政工程竟然无证施工
昨天,记者向相关部门了解这些施工路段的情况时,却得到了惊人的答复。
相关部门的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位于钟楼的排水设施工程并没有向相关部门报批,一直处于“无证施工”状态。海秀中路的“市中心污水截流并网工程”南北两侧也都未申报施工,但由于是市政重点工程,相关部门也不好作声。为此,海口市政府曾多次出面召开会议协调,催促施工单位尽快完工。至于海甸岛六西路的工程,也是市政工程,但暂时无法得知是否属于有证开挖。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