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户”称收获的是“成就感”
昨天下午5时许,记者联系了成都市物价局综合法规处,听到记者提起网帖晒“成都听证专业户”一事,法规处袁处长表示尚不知情,并要求记者先和宣传部门联系征得同意才能接受采访。记者于是打通成都市委宣传部熊艳副部长的电话,对于记者关于网友对听证会“内定”代表的质疑,熊副部长说:“价格听证会是很严肃的事,按道理应该不可能吧?”熊副部长表示自己不大清楚情况,会向有关部门了解一下,并交代同事跟记者联系。
过了约半个小时,成都市委宣传部一位姓吴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告诉记者成都市物价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出差了,需等到下周再了解相关情况。
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去年以前,坊间对胡丽天等“听证专业户”的质疑声便不绝于耳。2010年上半年,成都市举行了地铁票价听证会、水价上涨听证、机动车停车听证等多场价格听证会,当时人们便对听证会上频频出现的胡丽天等“熟面孔”提出质疑,由于听证会“逢听必涨”,人们怀疑听证会代表“被收买”,当了“托儿”。2010年6月,有成都当地的媒体曾同时采访了胡丽天、廖冰虹、张见远、唐厚义四人。对于人们的质疑,唐厚义声称他们很清白:“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讨论过自己的观点,发言之前都不知道对方的观点是什么,而且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我们爱成都,是主人翁精神鼓励我们继续前行。”
“大老远去报名,反复填资料,若遇抽签还得去一下,取听证会材料,打车来回折腾……”参加听证会能收获什么?胡丽天说,她受益匪浅,收获的不是钱,不是一顿午饭,而是成就感。
“逢听必涨”加深公众质疑
我国引入价格听证制度,实施至今不过十余年时间,这一新潮事物日渐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从2002年的铁路票价听证会、2008年的手机漫游资费听证会,再到2009年的哈尔滨水价听证会等,每次听证会的召开即意味着价格的上涨,以至于有人戏称逢听必涨,凸显出我国价格听证制度存在的种种不足,包括听证代表不够广泛、听证缺乏透明、流于形式等。
胡丽天、廖冰虹等四人因为多次参加听证会,并对涨价投赞成票,于是被网友质疑“被收买”、“听证会托儿”。对于胡丽天等人“长期代表”听证有悖抽签“随机性”的常理,也有网友提出不同看法,博友“瑞尔立”认为,中国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了“听证代表由抽签随机选出”,中国法律只有针对行政处罚当事人的听证制度,没有其他严格的听证制度法律规定。(王漫琪)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